科學家發現隱藏地底的第五層金屬核心,也有助解析地球磁場的生成

改寫教科書 科學家發現隱藏地底的第五層金屬核心

教科書上寫:地球構造分四層,從外至內分別為地殼、地函、液態外核和固態內核。但最新研究發現,在內核的內部還一個650公里寬的固態金屬球。這個發現不僅可能改寫教科書,也有助解析地球磁場的生成。

在1936年以前,科學家所知的地球僅分為地殼、地函及地核三層。1936年丹麥地震學家雷曼(Inge Lehmann)透過地震波發現地核可再分成兩個部份──液態的外部地核和固態的內部地核,自此地球構造變為四層。約在20年前,研究人員推斷出第五層地核的存在,稱為最內層內核(The innermost inner core,IMIC),初估這層地核半徑約300公里,但具體資訊不足,留下許多疑問。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地震學家范清山(Thanh-Son Pham,音譯)和塔卡利奇(Hrvoje Tkalčić)2月發表最新研究發現更多內核的資訊。這個金屬球寬650公里,成份與地核相似,都是鐵、鎳,但晶體構造不同,因此地震波在球內震盪的速度跟角度也會改變。科學家就是藉此來找到這層內核。

研究報告說明,隨地質密度、溫度和組成的差異,地震波在每一層傳播的速度都不相同。地震波會在地球兩側來回反彈(稱為迴響波,reverberating waves)。過去的研究大多只記錄了反射一次的地震波,而這項研究分析了橫貫地球,且來回反射五次之多的地震波,因此能深入解析這層地球最內層內核。

塔卡利奇對《華盛頓郵報》說,通過地核最內部的地震波會在某個方向減速,通過外層的波會在另一個方向減速,代表兩者鐵的晶體排列方式不同。

兩位作者在《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撰文表示,內核會凝固來自液態外核的物質而逐步擴大。這個過程會釋放熱量並產生對流,進而形成地球磁場。磁場保護生物免受太空輻射的傷害,讓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續。研究內核對於認識地球演化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 對話(2023年2月21日),In a new study, we've observed clues that distinguish the very deepest part of Earth's core

- 華盛頓郵報(2023年2月24日),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new core at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 Up-to-fivefold reverberating waves through the Earth's center and distinctly anisotropic innermost inner core. Nat Commun 14, 754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074-2 延伸閱讀

- 震動地球

- 氣候變遷也增地震風險 專家:西部仍未釋放板塊擠壓能量 相關文章 小港拓路的毀樹危機 2023/03/08 國土治理中有泰雅傳統Gaga精神 政大座談會促原民知識正確理解 2023/03/07 環保署組改「山林水土」切出去 立委質疑保育工作多頭馬車 2023/03/02 土敘強震:衛星合作憲章與新科技如何協助救災 2023/03/01 大里夏田園區廢棄物流向不清 環評大會罕見「保留」再審 2023/02/23 上島為王 柬埔寨政商投機狂熱轉向原始島嶼 獨立媒體揭開發真相 2023/02/23 土地利用國際新聞地球科學地震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