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 Pro 傳規格大升級
蘋果在iPhone 14 Pro取得極佳銷售成績後,有意將更多新功能、新設計導入新一代高階機種,市場傳出,蘋果即將在今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15 Pro,首度將Wi-Fi 6E規格導入iPhone機種,讓新機具有更快的傳輸速度,此外,15 Pro邊框將更薄、更彎曲,相似於目前蘋果手表的外型設計。
法人看好,隨著蘋果今年下半年推出iPhone 15系列,相關供應鏈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光學鏡頭廠大立光、玉晶光,以及代工廠鴻海、和碩等可望受惠新機效益,為下半年營運增添柴火。
根據一份洩漏的文件顯示,iPhone 15將採用蘋果已經在iPad Pro及MacBook Pro中導入的Wi-Fi 6E,該文件曝光iPhone 15天線架構圖表設計,顯示iPhone 15高階機型Pro、Pro Max將支援Wi-Fi 6E,而一般的iPhone 15機型將持續使用Wi-Fi 6而非Wi-Fi 6E。
Wi-Fi 6E規格相比於Wi-Fi 6,可提供更大的帶寬,能提供設備更快的連接速度,以及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容量,Wi-Fi 6E除了能使用2.4GHz、5GHz頻段外,還能使用專用的6GHz頻段。
Wi-Fi 6E曾被傳出導入iPhone 13及iPhone 14機型,惟最終皆未實現,目前蘋果在iPad Pro、MacBook Pro及Mac mini部分機型導入Wi-Fi 6E,多數是搭配M2晶片,而所有iPhone 14系列仍僅支援Wi-Fi 6。
蘋果除了在傳輸技術升級外, iPhone 15 Pro預計外型也將進行更新。市場傳出,與前一代手機相比,15 Pro邊框將更薄、更彎曲,螢幕以弧型收尾,相似於目前蘋果手表的外型。
iPhone 15 Pro將沿用平面螢幕,不會改為曲面螢幕,惟邊框設計將採用彎曲收尾,這種作法將使iPhone邊框類似於Apple Watch Series 7、Series 8,而同樣的設計風格也將出現在iPhone 15、15 Plus;另外,除了邊框設計更動外,今年iPhone 15將採用鈦合金外框。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蘋果iPhone 15系列高階Pro機種將搭載A17仿生晶片,為台積電3奈米製程打造,基本款iPhone 15則採用A16仿生晶片。至於鏡頭方面,15 Pro Max長焦鏡頭將採用潛望鏡技術,增加光學變焦功能,至於iPhone 15、15 Plus後鏡頭畫素則將提升至4800萬畫素。
蘋果今年i15新機 有望三大升級
蘋果預料今年秋季將發表iPhone 15系列新機,分析師預測高階Pro機種可能有三大重大升級,包含首度搭載1,200萬畫素的潛望式鏡頭、首度採用Type C,並搭載觸覺引擎(Taptic Engine)進行驅動的音量按鍵與電源鍵。
法人認為,今年iPhone高階機種規格升級,有助催出新一波換機潮,主要鏡頭供應商大立光(3008)、玉晶光,組裝廠鴻海、連接器供應商正崴以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受惠大,為今年營運注入新動能。
MacRumor網站引述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蒲得宇報告指出,基本款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將搭載三層堆疊式影像感測器與4,800萬畫素的廣角鏡頭,與iPhone 14 Pro機款搭載的主鏡頭一樣。
依照慣例,基本款iPhone 15機型不會配備長焦鏡頭,也不會搭載LiDAR光達掃描儀。至於較高階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蒲得宇預期,將增添一種用來改善光學變焦的1,200萬畫素潛望式鏡頭。
潛望式鏡頭是指手機的長焦鏡頭藉由兩片稜鏡,讓光線可以直角方向折射,縮短相機鏡頭的長度,達到鏡頭內部光學變焦效果,並實現手機輕薄化可能性。由於多數手機鏡頭採用鏡片堆疊的直立式設計,以iPhone 14 Pro為例,長焦鏡頭已達7P設計(七片塑膠鏡片)設計,造成鏡頭過度凸出,若改用潛望式鏡頭,將可改善鏡頭凸出的狀況。
此外,蒲得宇認為,iPhone 15將首度採用Type C接頭,而非蘋果獨有的Lightning接頭。業界分析,以連接器顆數來看,原本隨iPhone盒附的充電線只有一顆Type C,預期在蘋果配合歐盟政策後,未來將變為兩顆,等於交貨數量倍增,包含鴻海集團、正崴等線材業務受惠大。
蒲得宇預測,iPhone 15 Pro機款將搭載觸覺引擎進行驅動的音量按鍵與電源鍵。
此外,iPhone 15 Pro和iPhone Pro Max預料都將搭載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的A17晶片、8GB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與新的鈦金屬邊框,大幅提升晶片功耗效率。
集邦科技指出,除了蘋果M系列晶片以及A17 Bionic為首發應用,包括超微、聯發科及高通已陸續規劃於2024年推出3奈米晶片,將挹注台積電3奈米2024年產能利用率及營收表現。
傳iPhone 15將有重大改革 分析師曝3大改變
蘋果很可能在今年秋季發表iPhone 15系列手機,有分析師表示,他預測新一代的pro機款很可能有不同改變,像是鈦金屬框架、帶有觸覺反饋的固態按鈕以及1,200萬畫素的潛望式鏡頭(Periscope Lens)。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Ming-Chi Kuo(郭明錤),他就曾預測高階 iPhone 15系列,會採用全新的固態按鍵設計,高階指的應該就是Pro型號,對此,分析師Jeff Pu則認為看起來蠻有機會的。
分析師Jeff Pu表示,iPhone 15 Pro機型將搭載採用台積電3nm製程製造的 A17 仿生晶片,而預計 iPhone 15和 iPhone 15 Plus將配備 A16 仿生晶片和6GB記憶體。所有四種型號都將配備 USB-C接口。如同先前傳聞,Jeff Pu預計iPhone 15 Pro Max上的長焦鏡頭將採用潛望鏡技術,以增加光學變焦。至於 iPhone 15和 iPhone 15預計後置攝像頭鏡頭將達到4800萬像素,就像iPhone 14 Pro型號一樣。
潛望式設計 躍旗艦機主流
蘋果今年下半年iPhone 15有望迎來久違升級,首度搭載潛望式鏡頭,即便潛望式鏡頭並非蘋果首創的規格,不過,一旦蘋果導入,市場看好,將引領成為未來旗艦手機的主流規格,尤其今年iPhone 15旗艦機破天荒採用混合鏡頭(G+P)設計,更讓外界高度期待。
潛望式鏡頭設計最早應用於華為P30 Pro。所謂潛望式鏡頭,是指手機的長焦鏡頭藉由兩片稜鏡,讓光線可以直角方向折射,縮短相機鏡頭的長度,達到鏡頭內部光學變焦效果,並實現手機輕薄化可能性。由於多數手機鏡頭採用鏡片堆疊的直立式設計,以iPhone 14 Pro為例,長焦鏡頭已達7P(七片塑膠鏡片)設計,造成鏡頭過度凸出。
據了解,三星旗艦手機早已導入潛望式鏡頭,但多為全P(塑膠鏡片)設計。
去年10月大立光(3008)法說會上,法人高度聚焦2023年潛望式鏡頭進展,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2023年新機種組裝比較困難,因為要再對芯一次,相較於一般傳統長焦鏡頭,因為有玻璃鏡頭也有稜鏡,所以(價格)會比較高。
林恩平雖未透露單一客戶訂單動態,外界解讀,今年iPhone 15旗艦機種將大升級,首度採用潛望式鏡頭設計,依其說法,顯見蘋果的潛望式鏡頭將捨棄全P(塑膠鏡片),破天荒採用混合鏡頭設計。
市場分析,蘋果新機發表後,一向成為引領手機鏡頭的主流規格,由於新機設計導入要一年,預料明年潛望式鏡頭將成為明年旗艦機的標準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