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算錯Omicron致死率?醫師重算驚爆死亡數據大漲8倍!100萬保險金,結果他們卻拿去還賓士車貸款

指揮中心算錯Omicron致死率?醫師重算驚爆死亡數據大漲8倍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今年起截至23日,已累計96名新冠肺炎中重症確診者。不過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於臉書認為,疫情指揮中心計算重症比率時弄錯了,原先的致死率僅0.015%,太少了不可能,應為0.12%才對。

潘建志解釋,計算中重症比率時,不應該把1月1日至4月23日累計的確診人數全部當成分母計算,分母要扣掉中重症狀出現需要的天數。算致死率時,也要扣掉病程演變成死亡所需要的天數。以Omicron BA.2病毒染疫後,症狀出現的時間估算,確診後到開始出現中重症需要6天,死亡需要13天。

潘建志建議,在計算中重症比率時,不能算近6天的累計確診的1萬7473人。計算致死率時,要扣掉近13天累計確診的2萬2920人。扣掉期間內被確診的人,經過6至13天才會出現中重症或死亡,不能拿來當做現在計算用的分母。因此,中重症比率應是1.07%,中症0.99%、重症0.08%,致死率則為0.12%才對,輕症及無症狀占比為98.93%,原先的致死率僅0.015%,太少了不可能。

潘建志:指數型上升曲線裡,後面數字占比很高,會造成很大偏差

潘建志警告,由於最近確診人數暴增,分母大量灌水好幾倍,若不做調整,中重症和死亡比率會失真,醫療量能的配置將出現重大誤差,政策制定也會誤判。重新計算後的數值比較可信,接近國外統計。在指數型上升曲線裡,後面的數字占比很高,會造成很大的偏差。在計算幾百萬人染疫時,差之毫里,失之千里。

潘建志表示,日本的Omicron BA.2病毒重症率是0.91%,韓國0.45%,台灣中重症1.07%是不是比較合理?致死率全世界平均0.75%,香港0.76%,而mRNA疫苗覆蓋率高的地方,日本0.18%,韓國0.09%,重新計算過後,台灣的0.12%已經算很低,和流感差不多。

潘建志:不能把Omicron BA.2病毒當成流感

不過,潘建志提醒,不能把Omicron BA.2病毒當成流感。流感傳染力R0也就2至5而已,Omicron BA.2病毒的R0可能高達10至16,人人戴口罩也擋不住,上海四級封城快1個月,每天確診還是破萬,太誇張的感染力,而且台灣打了2到3劑疫苗才能把致死率壓下來。

潘建志分析,大流行初期,受感染的多是活動力較強的青壯年,過一陣子,經由家庭傳播才會感染老年人,因此致死率0.12%可能會再增加。先用0.12%死亡率來估計的話,350萬人染疫將有4200人死亡。

潘建志表示,台灣上一波Alpha病毒致死率到去年9月初通算是5.2%。有1萬6012人確診,其中837人死亡,5.2%可以說是高得離譜,由於當時PCR量能不夠,確診人數被嚴重低估了。

全家隔離賠百萬還車貸?網回答一致

由於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導致保險業者先前賣出的防疫保單炸鍋,不少民眾拿著隔離證明欲申請理賠金,結果卻因政府政策更改,保險業也開始改變規則,使得理賠過程頻頻受阻,形成所謂「防疫保單之亂」,場面十分尷尬。結果,就有一名保險從業人員透露,他日前有客戶確診,同住12位家人也全被匡列,一共獲得理賠65萬元,再加上其他2、3家的防疫保單,大概能拿到超過100萬保險金,結果他們卻拿去還賓士車貸款,讓他非常傻眼,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廣大討論。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這件保險理賠案是桃園一戶同住透天厝的三代同堂家庭,家庭環境算是小康,結果在女主人確診之後,其他同住12位家人全被匡列隔離,由於全部人都有買防疫險,算一算可領65萬理賠金;加上其他2、3家的防疫保單,大概能拿到超過100萬的保險金。

但該名保險員指出,在理賠的過程中,發現這一家人年初時買了一輛進口賓士車,理賠金原本是用來支付隔離期間無法工作的損失,結果他們竟然拿來還名車貸款,甚至同住家人還直接喊出「好想確診」,想要多詐領確診理賠5萬元,讓他實在是超傻眼。

「保險業現在就是吃相難看!當初怎麼點錢的,看看自己嘴臉吧」、「你管人家拿理賠金幹嘛....今天我就算住院理賠,我要拿去幹嘛都是我的事吧」、「你就照合約走,人家錢怎麼花,關你什麼事」、「不然要拿來幹嘛,貸款也是生活開銷啊」、「現在開始檢討保戶貪婪了?當初核保的是誰?」、「你敢賣,當然就要承擔阿....不要再秀下限了」。

而對於保險業與民眾的攻防戰,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下達指令,強調無論是否重複投保,已核保就要理賠;0+7保戶自選3+4,防疫險也要理賠!他表示,面對疫情威脅,有些民眾尋求保險服務,來應對確診、隔離可能對生活帶來的衝擊,政府會嚴格要求保險業者依法依約履行理賠責任,只要已核保、符合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要民眾不用擔心。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