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確診80656例,死亡人數高達90死!7天增逾30萬確診!第四劑疫苗「半劑量」莫德納、全劑量輝瑞BNT疫苗或全劑量高端疫苗

死亡暴增41例「史上最高」 今日本土6萬4972例、境外39例

單日死亡個案暴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新增6萬4972例本土個案,比昨天略少,另增39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新增41例死亡,超越去年三級警戒,創下史上新高。

本土病例分布縣市,有雙北破萬例,分別是新北市2萬2483例、台北市1萬1613例,其餘依序是桃園市9434例、台中市3708例、高雄市3664例、台南市2357例、基隆市2036例。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第四劑」要來了!最快下週開打

針對「第4劑」疫苗、也就是所謂的第2劑追加劑接種規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最快下週開放接種,具體實施日期將在近期公布,接種對象是65歲以上年長者和染疫高風險的族群。

莊人祥說明,第2劑追加劑的接種時間與第1劑追加劑要隔5個月,ACIP結論決定的施打對象將針對65歲以上年長者以及長照機構住民和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外界有聲音建議放寬到60歲以上就可以施打,莊人祥則表示原則還是以65歲以上為主,但若是符合免疫不全條件,60歲以上也可以接種。

莊人祥表示,規劃最快將在下週實施,具體日期將在確定後公佈。

今激增41例死亡  第四劑疫苗最快16日開打

本土疫情擴大死亡人數今(13)日創下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宣布,最快下週開放65歲以上或60歲以上免疫不全民眾接種第4劑新冠疫苗,但須與前一劑間隔至少「5個月」。

今日確診達64,972例,且死亡人數高達41例,全員50歲以上,其中21人並未接種疫苗。近來中央與地方祭出多項獎勵提高民眾接種意願,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於4月底開會,決議開放第4劑新冠疫苗接種。

會議敲定,第四劑疫苗(第2次追加劑)建議接種時間須與前一劑間隔至少5個月,並擬定開放「半劑量」莫德納、全劑量輝瑞BNT疫苗或全劑量高端疫苗供民眾選擇。

至於接種對象,莊人祥表示,擬開放65歲以上及60歲以上免疫不全者先行接種,感染高風險對象也在考量之列,最快下週實施,確切時程近日公布。

7天增逾30萬確診 9旬長者染疫10人有1中重症

指揮中心統計,今年累計超過54萬例COVID-19本土病例,光是過去7天就增逾30萬例,確診個案以20至40歲青壯年為主,而90歲以上中重症比率最高,平均10人有1人中重症。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今天本土新增6萬4972例本土病例,比昨天略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中表示,目前難以用單日的確診病例數來研判疫情走向,只是若確診個案少,疫情緩坡發展時間可能就會拉長。針對專家認為,群體免疫最快6月底達8成可望解封,陳時中說,如果能夠如此最好。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全台累計54.4萬例COVID-19本土病例,過去7天就新增30多萬例個案;確診個案以20歲至40歲青壯年為主,染疫後併發中重症比率仍以90歲以上居冠,高達11.32%,平均每10人染疫就有1人中重症。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疫苗、注意血氧濃度,一旦嘴唇發紫、呼吸困難、意識改變都是重症徵兆,如果出現胸口悶痛,也可能是肺炎症狀,應儘速打119或視訊診療。

有民眾染疫並完成7天居家照護後,返回公司前再次快篩為陽性。陳時中說,如果已經完成7天居家照護,就不用重複通報;羅一鈞指出,7天至3個月內如果重複驗出陽性,都會認定為同一個病程、同一筆感染紀錄,不會重複通報。

指揮中心開放居家照護民眾可視訊看診領藥,或請親友代為看診領藥,但第一線診所醫師抱怨連連,有人說無法開立口服抗病毒藥,有人對程序仍霧煞煞。

羅一鈞表示,診所若替居家照護民眾看診,只要符合規定,都可開立口服抗病毒藥,並釋出處方箋至核心藥局領藥,目前也正研議親友代看診領藥要擴及診所。

對於診所醫師反映的問題,陳時中說,實施前已和相關公會開會討論,加上不少醫師去年已參與視訊看診、有些經驗,可能這次因參與人數較多導致塞車問題,醫師可向醫師公會或指揮中心反映,會再開會解決問題。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專責及負壓病床共1萬1533床、空床數5868床、空床率50.9%,中央集中檢疫所53家共7677床、空床數2304床、空床率30%,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45家共4544床、空床數1631床、空床率35.9%。

第三劑莫德納「全劑量」抗體濃度飆最高 莊人祥:僅開放打半劑量

長庚醫院今(17)日公布第一份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無論接種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受試者中和抗體濃度上升倍數以莫德納全量47.7倍最多,但副作用也最大。被問及民眾是否能自行選擇莫德納全劑量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ACIP建議以半劑量為主,民眾無法要求打全劑量。

林口長庚醫院自去年11起構思計畫,12月啟動收案,執行醫療照護人員施打兩劑腺病毒載體AZ疫苗(AZ+AZ)後,以mRNA疫苗(莫德納、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做第三劑追加接種之臨床試驗,進行受試者施打完第三劑一個月後免疫生成性分析與不良反應。

林口長庚副院長、計畫主持人邱政洵醫師指出,此研究共招募340人,隨機分派接受莫德納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BNT或高端疫苗接種為第三劑追加劑,排除2位不符收案條件者進行分析,發現在施打完第三劑後的第28天,受試者中和抗體濃度均有提升,上升倍數以莫德納全量47.7倍最多,莫德納半量39.8倍次之,BNT也有32.2倍,高端最低,但仍增加12.7倍。以抗體增加的幅度來看,mRNA疫苗仍優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T細胞免疫反應則是在不同疫苗追加劑之間並沒有明顯差異。

邱政洵表示,從實驗結果可知,民眾在接種完第二劑抗體4~5個月後,中和抗體濃度都已所剩無幾,建議民眾應在接種完前兩劑疫苗後,都應在間隔3~6個月接種第三劑,以提升疫苗對人體的保護力,預防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

第3劑莫德納打半劑量 BNT將打全劑量 為什麼?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開打第3劑新冠疫苗,由於目前只有莫德納疫苗供貨充裕,第3劑只提供莫德納一種疫苗,施打劑量為原劑量一半,昨已有63人完成接種;BNT疫苗則待供貨充裕再供第3劑接種。指揮中心今天記者會表示,屆時BNT疫苗將施打全劑量,不像莫德納只打半劑量。

關於第3劑怎麼打、打什麼廠牌最有效,相關研究結果陸續出爐,今天刊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的一項英國研究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即第3劑)顯著提升人體免疫力,其中前兩劑接種AZ疫苗者,第3劑施打全劑量莫德納,抗體水準提高32倍;第3劑施打全劑量BNT,抗體水準也比對照組高出近25倍。

第3劑莫德納半劑量已勝BNT全劑量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英國這項研究是近期相關研究中人數較多的二期臨床試驗,共測試7個廠牌疫苗做為第3劑的效果。結果顯示,無論第3劑打哪一種廠牌,抗體都會明顯增加,其中施打全劑量莫德納增加幅度最高,不過各廠牌相差不會太遠。因此研究結論指出,每個廠牌的疫苗做為第3劑都有不錯的免疫生成效果,至於打哪一個廠牌則視每個國家的政策決定。

英國測試的7個國際廠牌疫苗,台灣引進的有BNT、莫德納跟AZ。指揮中心昨天已開放莫德納做為第3劑接種,未來將開放BNT,兩種接種劑量不同,莫德納半劑量,BNT則是全劑量。

羅一鈞解釋,「這是因為莫德納1劑所使用的抗原劑量原本就已經超過BNT,即使第3劑只使用半劑量,還是勝過BNT疫苗1劑的劑量。」他說,這就是為什麼新冠疫苗開打後,研究結果通常顯示莫德納的抗體生成比其他廠牌疫苗高,「因為它使用的抗原本來就比較多,現在就算折半,還是比BNT的抗原要高。」

莫德納疫苗做為第1及第2劑疫苗施打時,每劑0.5 毫升,第3劑打半劑量則為0.25毫升;BNT疫苗每劑施打劑量為0.3毫升,但並非疫苗原液,而是加了生理食鹽水稀釋過。

劑量高  免疫反應強  副作用也會較多

他說,研究顯示,打半劑量BNT產生抗體的數字的確略輸於打BNT全劑量,我國專家擔心,BNT做為第3劑只打半劑量,效果不如預期,加上目前國際亦以全劑量核准BNT第3劑的施行,「現階段我們還是會用全劑量的BNT來作為第3劑劑量的選擇。」

各廠牌疫苗都有它的好處跟壞處,這個研究也發現,如果第3劑接種全劑量莫德納,產生發燒或疲倦的反應比施打其他廠牌疫苗高一些,「也就是當免疫反應比較強的時候,副作用也會稍微多一點。我國決定莫德納做為第3劑施打時用半劑量,即是為了減少副作用產生的比例。」因此民眾應該選擇哪一個廠牌施打第3劑,「其實要看大家追求的是免疫反應及抗體能夠更高,還是希望副作用少一點。」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今本土+63964!新北病例持續破萬

台灣本土確診病例已突破6萬大關,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就宣布,國內新增6萬3964例本土個案,其中新北市病例持續破萬,台北市則又回到低於萬例,另外包含雙北,共有12縣市本土病例破千,對此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本土確診數比昨日少不到2%,這三日的病例數都差不多,疫情的發展情形值得繼續觀察。

本土增6.3萬例 死亡增40例、中重症130例

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6.3萬例COVID-19本土病例,與昨天少約2%,死亡增40例、中重症增130例;死亡個案中有3例不到50歲,中重症個案則有39例從未打疫苗。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天國內新增6萬396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增40例,中症個案增92例、重症增38例;另新增77例境外移入病例。

陳時中表示,今天本土病例數比昨天少約2%,這3天狀況都類似,值得持續觀察;要注意的是,先前確診個案中有6例中症轉重症及死亡,1例重症轉死亡。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1月以來,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60萬7801例、占99.79%,中症累計1051例、占0.17%,重症累計269例、占0.04%。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大多都有慢性病史,其中有3例年齡低於50歲。

羅一鈞說,死亡個案最年輕的是一名20多歲男性,曾接種2劑疫苗,過去有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病史,染疫後合併呼吸衰竭、神經肌肉疾病,最後不幸病逝。

他表示,另一名3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病史,從未接種疫苗,染疫後出現敗血性休克病逝;還有一名40多歲男性,曾接種2劑疫苗,過去有神經系統慢性病史,由於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到急診就醫,經採檢確診,後來因呼吸窘迫、代謝性酸中毒等病情無法控制而死亡。

在中重症方面,羅一鈞說,今天新增130例中重症個案當中,以60歲以上為主,有25例中症沒打疫苗、14例重症沒打疫苗;他指出,從人口比例來看,從未接種疫苗者其實相當少,但每天重症、死亡個案中,從未接種疫苗的還是占多數,呼籲民眾快把疫苗打好打滿。

3族群第四劑下週一開打!陳時中: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即可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由於國內正處於COVID-19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COVID-19感染後中、重症風險,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建議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打完第一次追加劑過五個月後可以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下列對象接種第一次追加劑間隔五個月後,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自5月16日起實施:

(一)65歲以上長者

(二)長照機構住民

(三)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包含:

1.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2.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3.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洗腎患者

5.HIV陽性患者

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7.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8.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前述對象不論先前劑次接種廠牌,第二次追加劑可接種Moderna COVID-19疫苗半劑量、BioNTech COVID-19疫苗全劑量或蛋白質次單元之高端、Novavax(目前尚待原廠進口供應) COVID-19疫苗全劑量。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目前我國COVID-19疫苗接種率第1劑約85.5%、第2劑約80.6%、追加劑約62.3%,為維護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健康,請尚未接種完整疫苗者,儘速接種,以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符合第二次追加劑接種間隔者,自5月16日起亦可進行接種。若先前劑次有發生不良反應者,建議以其他不同製程疫苗接種,如接種Moderna、高端、BioNTech產生過敏,可接種AZ。另針對65歲以上接種COVID-19疫苗者(包含接種第一、二劑及第一、二次追加劑),地方政府亦可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之措施至5月31日止。

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亦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另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5/15疫情 新增本土68,732例、19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68,7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8,73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2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8,732例本土病例,為32,706例男性、36,003例女性、2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2,891例)、臺北市(11,701例)、桃園市(9,675例)、臺中市(4,029例)、高雄市(3,882例)、臺南市(2,474例)、基隆市(2,122例)、新竹縣(1,871例)、宜蘭縣(1,871例)、彰化縣(1,408例)、新竹市(1,312例)、屏東縣(1,299例)、花蓮縣(1,065例)、苗栗縣(883例)、雲林縣(649例)、南投縣(466例)、嘉義縣(368例)、臺東縣(332例)、嘉義市(193例)、金門縣(120例)、澎湖縣(11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及具慢性病史、8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日至5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7日至5月13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0例男性、10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29日至5月14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68,543例確診,分別為12,206例境外移入、756,28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06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10例、臺北市370例、基隆市51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及臺中市各14例、宜蘭縣7例、高雄市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及臺東縣各4例、苗栗縣、臺南市及雲林縣各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最新!!本土+61,697例,新增29例死亡,多年長者、慢性疾病患、未接種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16公布國內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8例具慢性病史、1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14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633,4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803,188例排除),其中830,257例確診,分別為12,263例境外移入,817,940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9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8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26例、臺北市375例、基隆市54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及臺中市各14例、宜蘭縣7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4例、苗栗縣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市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本土再增6.1萬確診 29死亡個案「16例」未接種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個案縣市分布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1,697例本土病例,為 29,648例男性,32,032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新北市19,898例

臺北市9,274例

桃園市8,635例

臺中市4,357例

高雄市4,191例

臺南市2,612例

基隆市1,756例

宜蘭縣1,646例

新竹縣1,635例

彰化縣1,411例

屏東縣1,092例

苗栗縣1,014例

花蓮縣860例

新竹市832例

雲林縣644例

南投縣493例

嘉義縣401例

臺東縣379例

嘉義市254例

金門縣153例

澎湖縣141例

連江19例

40歲發病1天亡、20多歲男染疫後7天病逝 皆無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8例具慢性病史、1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14日。

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新增20名死亡個案,另有9例是先前公布的個案,總計29例。年齡分布部分,最高齡是超過100歲女性,個案接種過3劑疫苗,染疫後出現呼吸衰竭情形;年紀最輕的是20多歲未接種疫苗男性,有慢性神經肌肉系統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治療,染疫後合併有呼吸衰竭的情形,選擇不接受心肺復甦術,5月7日發病,13日死亡。

另有一位40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羅一鈞表示,個案本身有糖尿病,染疫後合併敗血性休克,另外糖尿病發作合併酮酸中毒急症,兩種情形一起發生,病程相當短11日發病12日死亡。

65歲以上快篩陽 醫師評估合宜就給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降低65歲以上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感染COVID-19後病程發展為重症之風險,於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並可評估使用Paxlovid抗病毒藥物治療。

指揮中心說明,為把握及時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時機,自今(2021)年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卡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COVID-19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COVID-19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並進行Paxlovid抗病毒藥物(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

指揮中心指出,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仍有疑義,則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之COVID-19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陳時中宣布:5/18起,65歲以上快篩陽性就給抗病毒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降低65歲以上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感染COVID-19後病程發展為重症之風險,於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並可評估使用Paxlovid抗病毒藥物治療。

指揮中心說明,為把握及時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時機,自今(2021)年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卡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經醫師判讀快篩陽且達成醫病共識者適用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COVID-19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COVID-19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並進行Paxlovid抗病毒藥物(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

指揮中心指出,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仍有疑義,則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

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之COVID-19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中重症+183!2歲童確診急性腦炎亡

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本土新增85310,創新高,死亡也新增41例,人數屬於平新高;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其中1例死亡是基隆2歲男童,沒有打過疫苗,也無慢性病史,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併急性腦炎及多重器官衰竭。

基隆一名年僅2歲的林姓男童確診,13日晚間高燒到42度,送往衛福部基隆醫院急診,經部立基隆醫院兒科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不過,在轉院到北榮搶救7小時仍宣告不治死亡。

羅一鈞表示,該名2歲確診男童沒有打過疫苗,也無慢性病史,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併急性腦炎及多重器官衰竭。

今天新增183例中重症,包括153例中症、30例重症,羅一鈞指出,新增41例死亡個案中,有40人有慢性病史,另有20人沒打疫苗,28人未打滿3劑,年齡最大者為90多歲,年紀較輕的則為50多歲,兩人分別有肝硬化或甲狀腺方面病史,其中有1人打過三劑,染疫後合併敗血性休克或心肺衰竭過世。

外面滿是Omicron難避開 醫建議外出工作者「做1事」保護家人

本土疫情延燒,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昨(18日)更是新增8萬5310例本土創下新高。感染科醫師李韋辛表示,現在外面滿是Omicron,要避開已經是越來越困難,雖然打疫苗仍可能感染,但對防重症以及家庭傳播都有明顯改善,因此強烈建議需要出外打拚的朋友,打滿三劑疫苗,保護自己心愛的家人。

李韋辛醫師昨天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目前打滿3劑疫苗,除了對Omicron株有預防重症的效果,對於「家庭傳播」也有明顯改善。根據丹麥研究顯示,不管是沒打疫苗,或打滿兩劑、追加劑者,感染Omicron BA.1或BA.2的變異株後的Ct值皆類似(Ct值高表示病毒量比較少)。

李韋辛秀出數據指出,若以BA.1變異株為參考值,會發現不管有沒有打疫苗,BA.2的感染力大約是BA.1的2至3倍,但是如果有打疫苗(不論是兩劑或三劑),傳染給家庭其他成員的比例有下降。若以整體來看,打疫苗兩劑或三劑,對於Omicron BA.1、BA.2的感染和家庭傳播還是有改善效果,打三劑的效果更好。

李韋辛強調,現在外面滿是Omicron,要避開已經是越來越困難,因此建議需要出外打拚的朋友,若能打卻還沒打滿三劑,建議還是打滿三劑,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家人。

本土確診首度突破8萬5!2歲男童染疫併發腦炎身亡、快篩即陽性指引公開

本土確診首破8萬例!2歲童染疫併發腦炎亡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85356例 

本土案例數:85310例。

境外移入數:46例。(34例落地採檢、12例居家檢疫採檢)

二、 新增死亡數:41例。

本土確診人數再創新高!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北市新增27,230例、臺北市12,069例、桃園市9,658例、高雄市6,805例、臺中市6,770例、臺南市4,130例、基隆市2,428例、新竹縣2,301例、屏東縣2,105例、彰化縣2,035例、宜蘭縣1,936例、花蓮縣1,611例、新竹市1,287例、苗栗縣1,134例、雲林縣927例、南投縣705例、臺東縣699例、嘉義縣646例、嘉義市464例、澎湖縣201例、金門縣160例及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接著,今日死亡個案也創這波疫情以來的單日最高,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0例無疫苗接種。當中最年輕的個案就是幾天前傳出的基隆2歲男童,12日PCR陽性,不料13日就發燒至42.4℃,火速送往衛福部基隆醫院急診,診斷結果為病毒性腦炎,今日正式證實為新冠肺炎併發導致腦炎。 

65歲以上快篩即陽性上路!指揮中心公布4大 就醫注意事項 

65歲以上快篩即陽性的政策上路,指揮官陳時中也公布最新的就醫注意事項,只要是65歲(含)以上且非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陽性須由醫事人員評估及確認時,注意事項如下: 

一、65歲(含)以上且非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陽性時,建議優先透過遠距/視訊診療由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二、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疑義時,應攜帶以夾鏈袋密封包裝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前往鄰近開設防疫門診醫療院所、社區篩檢站或社區採檢院所,再次進行PCR核酸檢驗。 

三、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並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雙方應全程佩戴口罩)。 

四、為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須親自到院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正確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

遵循院所規劃之就醫動線與流程。

報到時主動告知院所抗原檢驗結果。

避免與他人交談。除補充水分外,避免飲食。

避免於院內非就醫必要區域活動,請勿進入美食街。

老百姓在氣什麼

蔡英文總統即將於本週五迎接她的就職6週年。平心而論,相較於前2任總統,蔡在擔任總統6年之後,民調支持度還算不差。2014年的時候,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度只剩不到20%,陳水扁在2006年時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數字低檔徘徊。換句話說,蔡總統是唯一一個在就職6年後仍然被多數民眾信任與支持的民選總統。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即使外界對於她的領導風格頗有微詞,不過,作為一個領導人,她的確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精準地抓到箇中訣竅,不管是在民主成果、經濟表現、疫情控制上,在她任內,台灣都算是揚眉吐氣,成績亮眼。

然而,今年4月以來,這一波疫情的爆發卻讓蔡政府開始面對一些難堪的處境。自「快篩之亂」起,表面上看,是人民覺得「超前部署」破功,不過,更深層地看,則是人民對於疫情指揮中心以及執政團隊信任的瓦解。老百姓心裡的感受是:原來這個政府過去跟我們講的不是事實。泛藍選民覺得自己是先知,蔡政府現在慌亂的表現只是印證了這幾年來他們心裡一直相信的事;而泛綠選民則無從辯解,畢竟快篩缺乏與疫情爆炸是事實,他們只能嘲笑別人是巨嬰,或是不斷訴諸回憶,陳時中過去兩年多已經做得很好了。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5/19本土新增90331例 死亡+5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十九)日公布國內新增九萬三七八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九萬三三一例本土個案及四十七例境外移入(四十一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五十九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一九一例本土中重症以上個案。一月一日至五月十八日本土病例共九十五萬四一三九例,其中九十五萬二一一五人為輕症或無症狀者、占比為百分之九十九‧七九;中重症個案總共二○二四名,其中三八二名死亡,中症有一五四一人占百分之○‧一六,重症四八三人(死亡三八二人)占百分之○‧○五。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中重症增加237人 49人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中症增加198人,重症增加39例,同時有49例死亡病例。今年共累計有1,043,512例本土病例,輕症占比99.78%,中症占比為0.17%,重症比為0.05%。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且具慢性病史、2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6日至5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8日至5月17日。

關於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3名30多歲的民眾,2男1女,本身都有慢性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在感染後皆有合併呼吸衰竭症狀。

全國醫療資源統計 雙北空床率皆剩3成

目前的病床總床數為12,593床,空床數有5,978床,空床率47.5%;中央集檢所總共有7,677床,空床數2,965床,空床率38.6%;加強型防疫旅館目前有4,853床,空床數2,090床,空床率43.1%。至於雙北的醫療量能,台北總床數為2,692床,空床數836,空床率31.1%,新北總床數2,103床,空床數720,空床率34.2%。

台灣染疫死亡率0.04% 70歲以上是中重症高風險

針對確診者中重症率的年齡層,指揮中心指出,多數族群位於7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1.32%,8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4.72%,90歲以上中重症率占10.5%。 從國內今年破百萬確診比例中來看,死亡人數共累計431人,死亡率為0.04%。

指揮中心強調,從數據來看,新冠肺炎對高齡長者是很重大的威脅,提醒長者盡快打疫苗,藉此保護自己的健康,且最好打滿3劑,會比較安全一些。

境外移入篩檢結果出爐 昨日共27人陽性

昨日落地採檢有21航班,共1,227人接受篩檢,27人陽性,陽性率2.20%;今日上午有2航班共73人接受篩檢,無人陽性。

今日實名制快篩販售情況 貨量尚近50萬人份

指揮中心指出,實名制快篩今日可販售的份數為620,001人份,截至今日中午12時,已售出121,893人份,目前還有498,108人份。

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數量攀升 目前共使用4千多人份

指揮中心公布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狀況,Paxlovid已使用3,555人份,莫納皮拉韋已使用781人份,總共使用了4,336人份。

重複感染成常態?陳時中:可能性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857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5720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國內疫情持續嚴峻,而國外有專家已在展望未來,預言新冠病毒可能會持續突變,以後重複感染恐成常態。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可能性很高」,認為疫情未來可會變得像流感一樣每年來,每年都有不同的病毒株,要施打不同的疫苗。

對於國外專家認為感染Omicron的患者有可能在今年內就會再度確診,甚至可能會重複感染3、4次,專家更預估未來隨著病毒持續突變,重複感染恐成為新常態,疫情幾年內都不會完全消失。

對此,陳時中直言「可能性很高」,指出病毒每次突變後的強弱也不同,但只要病毒不斷突變,突變的差異性夠大、夠快,那未來可能就會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病毒株,要針對去施打不同的疫苗。不過陳時中也強調,現在討論這些都只是預測,但因為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變異的情況大,所以這樣發展的「可能性是有的」。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本土確診新增84587!死亡人數+59,中重症+223;2名男童出現重症症狀

本土確診新增84587!死亡人數+59,中重症+223;2名男童出現重症症狀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84639例 

本土案例數:84587例。

境外移入數:52例。(34例落地採檢、18例居家檢疫採檢)

二、 新增死亡數:59例。

體內濕氣重,害你身體發黴、不孕,百病叢生?!〉〉早安健康5月號《除體濕全書》中醫教你免吃藥,外濕內濕一次根除!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4,587例本土病例,為40,348例男性,44,215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346例,台北市10,590例,桃園市10,453例,台中市7,989例,高雄市7,646例,台南市4,609例,彰化縣2,808例,新竹縣2,472例,屏東縣2,265例,宜蘭縣2,019例,基隆市1,757例,苗栗縣1,601例,新竹市1,575例,花蓮縣1,219例,雲林縣1,128例,南投縣924例,嘉義縣780例,台東縣576例,嘉義市505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6例具慢性病史、29例無疫苗接種。 

而針對年紀較輕的重症個案,有20多歲女性有癌症病史,有打2劑疫苗,染疫後5天合併呼吸窘迫,有短暫住加護病房治療觀察,目前已恢復出院;另外2位則為小朋友,包含5歲男童,有先天性肌肉系統疾病,發病當天有腿痛症狀,後續在家中出現昏厥狀況,緊急送醫發現肺炎與腦水腫,緊急插管轉送加護病房收治,有血氧偏低狀況,因此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明確地有肺炎症狀。 

另一例為9個月大男童,無慢性病史,5/15出現發燒咳嗽,到院時活力較差,再次急診時發現血氧偏低,且家中出現呼吸較粗的狗吠聲症狀,是兒童感染急症,送加護病房後有使用呼吸器治療等,持續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居家照護就醫說明:確診者也可陪同就醫 

隨著家戶傳染與確診個案攀升,有民眾詢問,若有就醫需求,但是家人也都為確診者該怎麼辦? 

指揮中心說明,除了可以透過視訊方式看診外,可以先聯繫衛生局依其指示,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自行前往等方式就醫。若是確診者,只要全程戴好口罩,也可一起陪同就醫。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新增84587!死亡人數+59,中重症人數創新高+256人!40多歲女打三劑過世 死後兩天才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7萬9441例COVID-19本土病例,數據較前1天略降,但新增中重症數創新高共256例、53人死亡;另外,新增46例境外移入病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9,441例本土病例,為38,290例男性,41,097例女性,5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0,698例,桃園市11,168例,台北市9,645例,台中市7,250例,高雄市7,135例,台南市4,678例,彰化縣2,358例,新竹縣2,328例,屏東縣2,256例,基隆市1,799例,宜蘭縣1,778例,苗栗縣1,636例,新竹市1,613例,花蓮縣1,096例,南投縣953例,雲林縣916例,嘉義縣760例,台東縣565例,嘉義市431例,澎湖縣165例,金門縣139例,連江縣7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2例具慢性病史、1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

40多歲女打三劑過世 死後兩天才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新增7萬9441例本土個案,另增4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有53例死亡。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有17人沒打疫苗,年紀最輕的40多歲個案分別為一男一女,女性有神經系統疾病,打過三劑疫苗依然因肺炎併呼吸衰竭過世。 

依據指揮中心公布資料,該名40多歲女性有神經系統疾病,打過3劑疫苗,5/12採檢、5/17死亡、5/19才確診,確診前相關症狀調查中。 

快篩陽=確診擴大為全民適用 

快篩陽=確診擴大適用對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強化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居民快篩及診斷,自5/23(一)起全民適用,檢測陽性,並經醫師診斷後可判定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22日)表示,未來逐步增加快篩陽性即確診對象,後續將擴大至全體人民適用。專家提醒,須注意快篩試劑不足且有偽陽性、口服抗病毒藥物仍不足、視訊診療卡關等三大問題,預先做好準備,否則恐再加重醫療體系負擔。 

莊人祥今日宣布,強化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居民快篩及診斷,指揮中心新增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居民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並經醫師診斷後確診。莊人祥表示,30個山地原住民鄉,20個平地原住民鄉,19個離島鄉都可以適用這個措施,預計下週一(5/23)開始實施。 

台灣5/22新增79,441例確診、53例死亡個案 新北、桃園單日確診最多皆破萬

台灣今日新增79,441例本土病例,53例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9,441例本土病例,為38,290例男性,41,097例女性,5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0,698例,桃園市11,168例,臺北市9,645例,臺中市7,250例,高雄市7,135例,臺南市4,678例,彰化縣2,358例,新竹縣2,328例,屏東縣2,256例,基隆市1,799例,宜蘭縣1,778例,苗栗縣1,636例,新竹市1,613例,花蓮縣1,096例,南投縣953例,雲林縣916例,嘉義縣760例,臺東縣565例,嘉義市431例,澎湖縣165例,金門縣139例,連江縣7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2例具慢性病史、1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1例男性,24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2例、韓國1例、日本1例、調查中42例。入境日今年5月19日至5月21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270,54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46,704例排除),其中1,320,371例確診,分別為12,523例境外移入,1,307,794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39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38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37例、臺北市443例、基隆市72例、桃園市40例、臺中市33例、彰化縣29例、高雄市21例、新竹縣17例、花蓮縣16例、屏東縣13例、臺東縣12例、臺南市10例、宜蘭縣9例、雲林縣8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5例、嘉義市及金門縣各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台北市長柯文哲快篩陽性!緊急前往仁愛醫院PCR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2)早快篩陽性,目前正在等待PCR結果。

台北副市長黃珊珊日前確診,而柯文哲先前曾多次接觸確診者接觸,事後卻都快篩陰性被封為「九命怪貓」,但他今早因身體不適快篩,結果呈陽性。

柯文哲於臉書指出,午已經透過掛號系統,預約仁愛醫院的防疫急門診,採檢完畢,目前正在等待PCR結果。

柯文哲說,他的狀況還好、市政工作不會受到影響,一切如常,只是我要小心不能傳染給陳佩琪,因為還有很多醫療與防疫的工作需要她請大家不用擔心!

柯文哲喉嚨不適快篩陽性 自行隔離等PCR結果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他因為咳嗽、喉嚨不適,自行快篩後呈現陽性,已赴聯合醫院PCR採檢,目前正在家中自行隔離,等待結果。

台北市政府繼副市長黃珊珊確診後,柯文哲今天透過臉書表示,他上午因為咳嗽、喉嚨有些不適,主動做了快篩,結果是陽性,已經透過掛號系統,預約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防疫急門診,目前正在等待PCR結果。

柯文哲說,他的狀況還好,市政工作不會受到影響,一切如常,只是要小心不能傳染給在聯醫婦幼院區工作的妻子陳佩琪,因為還有很多醫療與防疫的工作需要她,他們會萬事小心,請大家不用擔心。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柯文哲目前在家自行隔離,靜待PCR結果。

黃珊珊19日解除隔離後便立即與柯文哲一同前往中正紀念堂車來速篩檢站視察,柯文哲今天證實快篩陽性後,黃珊珊辦公室臨時發出採訪通知,將代柯文哲前往松山機場篩檢站視察並受訪。

疫情仍處於高原期!專家曝降溫時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79,441例本土個案,另新增53例死亡,而確診數也連三天出現降低現象。不過指揮官陳時中仍坦言「目前疫情是高原期」,而莊人祥也推估疫情要到7月底才有可能降溫。

針對台灣新增本土確診數連三天下降趨勢,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因昨日為星期六,用這數字來看的話還要再看看,「不過在高原是真的,是不是還會有一個高峰出來,還需要再評判,緩步向上我想是免不了的」。而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之前做過高、中、低推估,當時中推估5月底可能每日新增10萬,高推估6月初有可能16萬,但以目前狀況來看,10萬左右是比較有可能的,至於整體疫情何時會降溫趨緩?莊人祥則表示,事實上大概要到7月底才會更低,6月底不太可能,但未來仍有可能會起起伏伏。

莊人祥也補充,大流行過後,可休息一兩個月以上,再看後續變異株情況,可看每個國家流行一波再一波,這部分還要再觀察染疫人數,還有未來有沒有新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之79,441例本土病例,為38,290例男性,41,097例女性,5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0,698例,桃園市11,168例,臺北市9,645例,臺中市7,250例,高雄市7,135例,臺南市4,678例,彰化縣2,358例,新竹縣2,328例,屏東縣2,256例,基隆市1,799例,宜蘭縣1,778例,苗栗縣1,636例,新竹市1,613例,花蓮縣1,096例,南投縣953例,雲林縣916例,嘉義縣760例,臺東縣565例,嘉義市431例,澎湖縣165例,金門縣139例,連江縣7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也提到,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2例具慢性病史、1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5/25再添76死 本土新增89352例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二十五)日公布國內新增八萬九三八九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八萬九三五二例本土個案及三十七例境外移入(三十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七十六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八萬九三五二例本土病例,四萬二七一一例男性,四萬六六○七例女性,三十四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二萬一三五○例),桃園市(一萬三五五例),高雄市(九七九二例),臺中市(九七六六例),臺北市(九○八五例),臺南市(五九○四例),彰化縣(三五二○例),屏東縣(二九三三例),新竹縣(二五七○例),苗栗縣(一八一八例),新竹市(一七九九例),基隆市(一七六八例),宜蘭縣(一七四六例),花蓮縣(一五五八例),雲林縣(一四三二例),南投縣(一二四一例),嘉義縣(一○四八例),臺東縣(七一一例),嘉義市(五五七例),澎湖縣(二二四例),金門縣(一四三例),連江縣(三十二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一九一例本土中重症以上個案。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一月一日至五月二十四日本土病例共一百四十四萬一七三一例,其中一百四十三萬八三七六人為輕症或無症狀者、占比為百分之九十九‧七七;中重症個案總共三三五五名,其中七○一名死亡,中症有二四七四人占百分之○‧一七,而重症八八一人(死亡七○一人)占百分之○‧○六。

指揮中心指出,新增七十六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四十六例男性、三十例女性,年齡介於三十多歲至九十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七十三例具慢性病史、三十一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二○二二)年五月四日至五月二十三日,死亡日期介於五月十六日至五月二十三日。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一名三十多歲女性曾接種過一劑疫苗,有慢性心血管病病史,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過世;另一位三十多歲男性本身有癌症病史、無接種疫苗,因肺炎併呼吸衰竭、癌症惡化過世。

另,特殊重症個案,一名六歲男童為新增腦炎的兒童個案,本身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病史,五月二十一日時家人陽性確診,個案當日也出現發燒到三十九度,有寒顫、食慾下降的情形,經過四小時出現意識變化、嘔吐、抽搐等症狀,送到醫院時體溫達四十二‧七度,血壓偏低,做快篩為陽性,轉送到另間醫院加護病房入住、插管,有做X光、頭部電腦斷層,發現有肺炎、腦水腫等,診斷為新冠病毒感染併發腦炎、肺炎,目前使用類固醇、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免疫調節劑、降腦壓的藥物在治療。

目前累積兒童重症的病例有十五例,其中有七例腦炎、四例肺炎、二例敗血症、一例在家中死亡,經法醫研判為新冠肺炎案例。這些個案中有六名死亡。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中重症+343!12歲童肺炎呼吸衰竭亡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中重症部分新增343人,其中中症新增227人、重症新增116人;死亡新增126人,其中有1起兒童病例,為12歲男童,未接種疫苗,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累計的中重症個案已經超過4000位,其中931人死亡;今天死亡的126人中,77例男性、49例女性年齡分布從12歲到90歲以上,其中85人沒打滿3劑疫苗,年齡超過80歲的有73位。

羅一鈞說明,今日兒童死亡再新增1人,為12歲男童,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本身沒有接種疫苗,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不幸過世。

重症部分,羅一鈞指出,新增1名5歲女童,有發展性疾患,5/21發燒,5/22快篩陽性,因嘔吐、全身痙攣、意識喪失等症狀緊急送醫,當時體溫37.6度。

羅一鈞說,醫師檢查後,認為女童疑似腦炎及呼吸窘迫,隨即插管並入住加護病房,經多重藥物治療後,5/24順例拔管,移除呼吸器,續住加護病房,目前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輔助呼吸,現在病況比較穩定。

羅一鈞指出,累積兒童重症18位,其中包含8位腦炎、6位肺炎、2位敗血症、1位敗血症、1位家中猝死。

新冠會消失嗎?陳秀熙:將演變成「流感」在季節性變化時出現

近日台灣本土疫情回溫,回顧新冠病毒從Alpha、Delta到Omicron的演變過程迄今深刻地影響著全球人類。未來新冠病毒會逐漸消失,還是再度變異成更頑強的變異株,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分析,新冠不太可能會消失,未來會慢慢變成一種流感的模式,在一些季節性變化時就會出現。

新冠再度變異的因素?陳秀熙:烏俄戰爭、北韓

陳秀熙指出,新冠病毒變種病毒株Alpha、Delta、Omicron、Beta等等其實不太一樣,在演化上面,遺傳分子流行也做過研究發現抗原本身的變異以及病毒株之間中和抗體的交互感染的反應都差距很遠,這也是為什麼Omicron會比較輕症,不會像過去Alpha、Beta、Delta。

對於未來會不會有新的變種病毒出現,陳秀熙認為,以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因為病毒來到這個地方已經是輕症化,通常就是要跟人類共存,就會變成未來的流感化。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比較會接近這一塊的理論。

陳秀熙坦言,除非像北韓、俄烏戰爭,他們所隱藏問題,包含在移動時所造成的變異,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疫苗以及其他防疫措施,就有可能造成新的變種病毒出現。

新冠病毒不會消失!未來會成會另一種流感

陳秀熙分析,目前來講新冠不太可能會消失,會演化成地方流行、流感化,以後就會慢慢變成一種流感的模式,所以在一些季節性變化時就會出現,就跟流感一樣,變成另外一種流感。

陳秀熙說明,病毒的變異跟演化有一個循環,人畜共通傳染共通傳染、抗病毒用藥的抗藥性都是會造成病毒變異,但是以目前來講大流行到一個程度後,通常會演化成流感化。當時SARS也沒有引起世界大流行,而且是症狀出現才會感染,直至2019年就變成症狀前就可以感染,它就是一個循環,有可能是透過人畜共通傳染或是人為的實驗室才變異成更厲害的病毒。

接種第四劑並非為了「預防感染」而是減少重症!

陳秀熙表示,Omicron跟其他的病毒株不一樣,本來就會有再次感染問題,因此疫苗本身沒有辦法保護感染,大概也無法用疫苗來做清零,因為目前的疫苗都是第一世代的疫苗,所以打第四劑最重要不是要預防感染。

年紀比較大、慢性病族群的記憶細胞沒辦法去驅動疫苗去減少重症,所以才需要針對這些長照機構、長者接種第四劑疫苗,所以目的是不一樣,不是在預防感染,而是要預防「重症」。

最後,陳秀熙強調,相信經過新冠肺炎的流行都會讓每個國家在這個疾病預防方面成長的更快,而且能夠更強壯來發展對抗新型病毒更多的經驗、方法還有策略。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本土增8萬餘確診、127人死亡 111年累計死亡破千

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8萬835例本土病例、408例中重症,其中127人死亡,累計死亡人數突破1000例大關。此外,今天再增2名兒童死亡及1名重症,所幸重症童已好轉。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8萬835例本土病例,比昨天略降,其中5萬9525例快篩陽性確診、占73%。值得注意的是,全台各縣市當中只有新北超過1萬例,其餘縣市都低於萬例;另新增46例境外移入病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確診病例當中,共新增408例中重症病例(293例中症、115例重症),其中127人死亡;死亡個案中118人有癌症或慢性病史、48人從未接種疫苗。

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27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170萬3201例、占99.74%,中症累計3153例、占0.18%,重症累計1286例、占0.08%,累計死亡人達到1058人,突破1000例大關。

羅一鈞表示,今天共新增2名兒童死亡,其中一名6歲男童過去沒有慢性病史,8日出現嘔吐、腹痛,急診就醫檢驗確診,9日出現意識改變、抽搐、缺氧住進加護病房,原本疑是腦炎,但10日經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小腦腫瘤,已壓迫到腦幹導致腦水腫,經切片確認為惡性腫瘤,後來住院同時治療COVID-19及癌症,但因併發嚴重的神經性休克,21日病逝。

他說,另一名5歲男童有肌肉系統疾病病史,17日出現腿痛、昏厥症狀,就醫檢查出現肺炎、腦水腫症狀,19日因肺炎及呼吸衰竭過世。

此外,今天新增1例兒童重症,羅一鈞說,這名7歲男童有先天代謝性疾病,24日發燒到39.1度,出現間歇性抽搐達15分鐘、步態不穩、無法言語等症狀,急診PCR採檢為陽性,後來出現意識不清、昏迷,疑是腦炎,緊急插管並住進加護病房,以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27日病況改善,已拔管並移除呼吸器,仍在醫院治療。

據統計,國內累計20例兒童重症病例,其中9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1例哮吼、1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重症個案中有10例死亡,分別為5例腦炎、2例肺炎、1例敗血症、1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5/31疫情 新增本土80,656例、90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80,7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0,656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1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0,656例本土病例,為38,638例男性、42,001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4,372例)、臺中市(10,586例)、高雄市(10,380例)、桃園市(7,826例)、臺北市(6,707例)、臺南市(6,485例)、彰化縣(4,740例)、屏東縣(2,960例)、新竹縣(2,064例)、苗栗縣(1,970例)、新竹市(1,734例)、宜蘭縣(1,649例)、基隆市(1,631例)、雲林縣(1,610例)、南投縣(1,381例)、花蓮縣(1,295例)、嘉義縣(1,146例)、臺東縣(866例)、嘉義市(776例)、澎湖縣(263例)、金門縣(206例)、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9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0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6例具慢性病史、44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日至5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29日。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9日至5月30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32,983例確診,分別為12,988例境外移入、2,019,94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2,25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2,24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933例、臺北市560例、臺中市105例、基隆市103例、高雄市80例、桃園市76例、臺南市59例、彰化縣57例、宜蘭縣50例、花蓮縣45例、屏東縣39例、雲林縣29例、臺東縣26例、新竹縣21例、嘉義市及嘉義縣各14例、南投縣13例、苗栗縣9例、金門縣及新竹市各3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連假第二日死亡數再創152人新高!本土確診仍破68118例個案

(06月04日 14:30更新) 本土確診增加6萬8!死亡個案新增152例 

一、 新增案例數:總計68151例 

本土案例數:68118例。

境外移入數:33例。

二、 新增死亡數:152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8,118例本土病例,32,043例男性,36,053例女性,2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分別為新北市9,820例、高雄市9,657例、臺中市9,511例、桃園市6,926例、臺南市5,631例、臺北市5,228例、彰化縣4,475例、屏東縣2,737例、新竹縣1,949例、苗栗縣1,719例、新竹市1,551例、雲林縣1,407例、南投縣1,308例、宜蘭縣1,212例、嘉義縣1,129例、基隆市1,024例、花蓮縣1,019例、嘉義市738例、臺東縣672例、澎湖縣194例、金門縣185例、連江縣26例。 

接著,今日再增加152例死亡個案,其中有31人都是9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71人未曾施打過任何一劑疫苗,其中最年幼的個案是未滿五歲的男童,本身有先天性心臟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5月28日發病後出現意識改變和呼吸困難的狀況,三天後(31日)便逝世。 

如單日確診達10萬人 陳時中:疫情差不多達高點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指出,台灣疫情處在高點,不過在人民高度自制的情形下,人流只有去年3級管制的3/4,疫情不會太高,1天確診10萬人的話,他認為就達到疫情高點。

總統蔡英文上午在陳時中、彰化縣長王惠美等人陪同下訪視彰基醫院,了解中部地區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陳時中也接受媒體聯訪,針對疫情作說明。

有媒體詢問陳時中,是否有可能單日確診人數超過10萬人;陳時中指出,從目前的狀況看起來,台灣疫情處在高點,而每一個人都有推估的模型,有人高估單日有20萬人確診,也有人低估單日有10萬人,他根據國際模型推估可能是12、13萬,但現在如果單日確診10萬人的話,他認為就到達高點。

陳時中說,去年有3級管制,但今年沒有,不過在人流方面只有去年3級管制的3/4,在人民高度自制的情形下,讓疫情高點不會太高,但他認為,疫情還是有許多要努力的地方。

指揮中心致死率算錯了 醫驚曝:實際數據高7倍

國內疫情嚴峻,昨新增1名重症、10名中症新冠肺炎患者,不過北巿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質疑,指揮中心的重症比率弄錯了,致死率不是0.015%,而是0.12%才對,實際的致死率較指揮中心數字高7倍,「分母大量灌水好幾倍。」

潘建志今在臉書發文表示,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確診病例分析圖卡中,計算中重症比率時弄錯了,不應該把1月1日至4月23日累計的確診人數全部當成分母來計算。正確算法是「分母要扣掉中重症狀出現需要的天數」;同理計算致死率時,也要扣掉病程演變成死亡所需要的天數。

潘建志分析,感染Omicron BA.2變異株症狀出現的時間較短,住院天數也短,國外統計是過去的70%。合理估算,確診後到開始出現中重症的中位數為6天,死亡需要13天,所以在計算中重症比率時,不能算近6天的累計確診人數,計算致死率時,也要扣掉近13天的累計確診人數。因為要經過6至13天才會出現中重症或死亡,所以這期間內被確診的人,不能拿來當做現在計算用的分母值,必須扣掉。

潘建志表示,以此方式計算,國內中重症比率應該是1.07%,中症佔0.99%,重症0.08%,而非指揮中心指的0.36%的中重症比例;而死亡累積4人,致死率應該為0.12%才對,也不是指揮中心說的0.015%。潘建志直呼以指揮中心算法,致死率0.015%實在太少了、不可能,至於輕症、無症狀應該是98.93%,不是99.64%。

潘建志認為,最近確診數暴增,分母大量灌水好幾倍,若不做調整中重症和死亡比率會失真,對醫療量能的估算將出現重大誤差,政策訂定也會誤判,「OmicronBA.2重症率,日本是0.91%,韓國0.45%,台灣中重症1.07%,是不是比較合理?」

潘建志表示,重新計算過台灣Omicron BA.2致死率0.12%已經算很低,和流感差不多,但不可能把BA.2當成流感。流感傳染力R0值(病例基本再生數)也就2-5而已,BA.2的R0可能高達10-16,人人戴口罩也擋不住,「上海四級封城快一個月,每天確診還是破萬,太誇張的感染力,而且我們打了2-3劑疫苗才能把致死率壓下來」。

別輕敵!醫師揭死亡年齡 2 分水嶺:Omicron 死亡率幾乎大於 Delta

本土疫情目前暫看不見趨緩跡象,不過雖國內染疫患者多為輕症,重症醫師黃軒表示,Omicron 輕症比率較高,不代表死亡人數較 Delta 病毒株低,他也提醒,千萬不要輕敵。

澳洲研究:Omicron 演變重症,死亡率上升約 40%

黃軒醫師表示,根據澳洲研究顯示,由於 Omicron 傳播能力又強又廣,易導致疫情快速擴散、確診者大量增加,雖 Omicron 重症機率約為 0.3%,不過若演變為重症,死亡率就會上升約 30% 至 40%。

也就是說,會導致 Omicron 死亡率較 Delta 的原因並非症狀,而是在於 Omicron 變異株的廣泛傳播,導致死亡人數也隨之增加,而根據澳洲研究顯示,Omicron 的死亡率也幾乎大於 Delta。

黃軒醫師表示,「根據報告研究顯示,目前年齡有較明顯的 2 個分水嶺,分別為 60 歲以上族群以及未成年族群。」根據報告,Omicron 變異株造成 60 歲以上的死亡率為 12.1%,相當於 Delta(7.8%)的 2 倍。

至於未成年族群,報告顯示 2021 年 12/15 至 2022 年 4/10 期間,Omicron 造成未成年死亡人數為 8 位,Delta 流行期間則為 2 位死亡,黃軒醫師解釋,大人的死亡人數一直以來都較孩童高,不過和 Delta 相比,兒童在 Omicron 流行期間的死亡人數較高。

黃軒醫師也呼籲民眾要接種加強劑,根據美國 CDC 研究顯示,接種 2 劑或 3 劑 mRNA 疫苗能降低近 90% 的重症、死亡機率,「面對 Omicron 浪潮,還是建議要打滿疫苗,特別是 60 歲以上、患有慢性病的族群,萬一染疫症狀會較容易演變中、重症。」

此外,黃軒醫師也提醒,若染疫後 3 個月相關症狀還是持續 2 個月或更久,建議可以轉診至新冠後遺症相關門診,不過由於新冠病毒於 2019 年出現,目前還缺乏長期數據研究,即使確診者順利康復,也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風險,需要更多時間觀察、研究。

新冠病毒在歐洲已成為過去

新冠病毒在歐洲已成為過去,感染人數已經不成為新聞。

一、應該已經比較安全,但恐慌卻是歷來最大的一次

    最近疫情指揮中心在下午兩點召開記者會,每日的確診人數都在六、七萬以上,而有些嬰兒因為被家人感染而得到腦炎而死,震撼整個社會。我個人覺得因為Omicron的確診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所以要回歸正常社會,是一定要走對疫情管制鬆綁的路,只是台灣人怕死,媒體又極端誇張,還有像郭彥均這種假新聞流傳,加上疫情指揮中心並沒有很完整地跟國民說明清楚要在鬆綁過程中注意那些事項,所以反而造成民眾會自動外食、不觀光而衝擊國內經濟的發展,甚至執政團隊被國民黨人幸災樂禍地罵是退步部署。

二、歐洲國家的做法-以英國為例

但是,曾經很慘的歐洲的幾乎所有國家,現在只要有疫苗接種證明,就可以入境。英國甚至連疫苗接種證明都不用,其入境程序和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前是一模一樣。

在今年3月,英國已經把和新冠疫情有關的管制全部廢除,而入境也是無條件開放,但新冠疫情並沒有再流行,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也持續減少之中。其一天的感染人數在今年的1月5日的高峰時,是大約26萬人,一天的死亡人數最多是去年的1387人,而目前則是感染人數5000人左右,死亡是不滿100人。在公共交通工具與商店、相關設備內,人們沒有帶口罩的義務,帶口罩的人是高齡者與很謹慎的人,約占人口的一成左右。

在英國,令人佩服的是:不管是疫苗的接種預約或是給航空公司的疫苗接種證明,一旦新的規則形成,他們立刻做成電腦系統,一切都可以以online 來完成程序。各公司、各機關都擁有相當優秀的IT 幕僚,這可以說是已經成為英國的文化。

三、義大利

義大利的機艙服務員都沒帶口罩。搭乘飛機者的疫苗接種證明由航空公司來做,所以在義大利的入境程序並沒有被做任何檢查,和新冠疫情爆發前完全一樣。在街道與餐廳帶口罩的人可以說全無。只不過,在公車與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們有義務戴上在醫療等所使用的FFP 2之高性能口罩。如果只戴普通的口罩,車掌會警告說:這個口罩是不行的,請換一個。在車內的廣播會用英文與義大利文說:假如不遵守的話,請下車,不然將交給相關當局(submit to competent authority) 。在英國、法國,在公共交通工具內,戴口罩的義務已經被廢除,義大利在不久的將來也可能會變成如此。

更且義大利(恐怕全歐洲)都沒有看到半個在進行鎖國的日本、中國的觀光客。一位在歐洲的日本記者在商店與餐廳都被記得臉,也被地方的人喊叫其名字。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這次疫情雖是爆發,但99%以上是無症狀或輕症,而這次的疫情,指揮中心與陳時中受挫最重。我不是醫療與公共衛生專業,但我看到日本記者的經驗談之後,希望指揮中心能夠趕快從歐洲獲取相關資料對民眾說明清楚,並詳細說明問題點與應如何做的方法。這是我個人提供給指揮中心的建議。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