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發表2022新年賀詞 全文1475字隻字未提「台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31日)晚間透過中國官媒《央視》發表2022新年賀詞,全文1475字,其中使用88字談港澳「一國兩制」,但完全沒有提到台灣;而上午的「政協新年茶話會」,也只用48字重提「一中原則」、「九二共識」。
習近平2022新年賀詞,以「回首這一年,意義非凡」開頭,談建黨百年、第三個歷史決議,強調「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表示「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共產黨給人民的「交待」。最後提到向世界提供新冠疫苗和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隻字未提「台灣」。
而習近平在上午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談到台灣部份,說「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強化反『獨』促統大勢,有力應對外部挑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全是老調重彈,沒有更新的說法。
習新年賀詞 稱祖國統一是兩岸心願
迎接2022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2021年最後一天的晚上7點發表新年賀詞,除了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黨慶等重要事項,習近平也在賀詞當中,重提「一國兩制」,並表示「祖國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
2022年將至,習近平於12月31日晚上7點按照慣例發表新年賀詞,他在長達10多分鐘的演說中,總結中國一年來的發展,其中提及了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以及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第三個歷史決議等事項,表示百工百業忙了一整年,「付出了,貢獻了,也收獲了」,指出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對於兩岸關係,習近平也再度重提一國兩制及完全統一。他表示「祖國一直牽掛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只有和衷共濟、共同努力,一國兩制才能行穩致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真誠期盼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向前,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習近平新年賀詞全文:
大家好,2022年即將到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回首這一年,意義非凡。我們親歷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昂首闊步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從年頭到年尾,農田、企業、社區、學校、醫院、軍營、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獻了,也收獲了。在飛逝的時光裡,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國,是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這裡有可親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承的事業。
七月一日,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感慨系之,歷史征程風雲激盪,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人民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黨的恢宏氣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百年成就使人振奮,百年經驗給人啟迪。我曾談到當年毛主席與黃炎培先生的“窯洞對”,我們只有勇於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我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我調研了一些地方,看了聽了不少情況,很有啟發和收穫。每到群眾家中,常會問一問,還有什麼困難,父老鄉親的話我都記在心裡。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經過一代代接續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於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近年來,我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無論是黃河長江“母親河”,還是碧波蕩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無論是雲南大象北上南歸,還是藏羚羊繁衍遷徙……這些都昭示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這一年,還有很多難忘的中國聲音、中國瞬間、中國故事。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運動健兒激情飛揚、奮勇爭先;全國上下防控疫情堅決有力;受災群眾守望相助重建家園;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矢志強軍、保家衛國……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鬥,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
祖國一直牽掛著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只有和衷共濟、共同努力,“一國兩制”才能行穩致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真誠期盼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向前,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我同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電話溝通、視頻連線時,他們多次讚揚中國抗疫和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貢獻。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世界各國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才能書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再過一個多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要開幕了。讓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這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題中之義。我們將竭誠為世界奉獻一屆奧運盛會。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們的三位航天員正在浩瀚太空“出差”,海外同胞仍在辛勤耕耘,使領館、中資企業等海外派駐人員和廣大留學生仍在勇毅堅守,無數追夢人還在奮鬥奉獻。大家辛苦了,我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新年問候!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
中共嗆2022粉碎台獨 陸委會:應正視「4個堅持」
中共國台辦29日表示,2022年中共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對此,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今(30)日表示,呼籲北京當局正視我方「四個堅持」堅定底線,務實面對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兩岸互動關鍵,調整對台負面思維與作為,兩岸關係才有可能有良性互動的發展。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總結2021年並展望2022年兩岸關係時表示,今年中共把握正確方向,塑造統一大勢,強力震懾謀「獨」挑釁,堅決遏阻外來干涉。馬曉光透露,2022年,中共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這一番話,似乎也在意指明年將對台進行大動作威嚇,令外界擔心恐讓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陸委會今日舉行今年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面對國台辦一番發言,邱垂正表示,展望新的一年,政府仍將依循既有政策處理兩岸事務,務實維護健康正常有序的交流管理,呼籲北京當局認真面對我總統蔡英文提出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兩岸互動關鍵,以及正視我方「四個堅持」的堅定底線。
邱垂正說,台灣會堅定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與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依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而北京當局應務實調整對台負面思維與作為,兩岸關係才有可能有良性互動的發展。
邱垂正指出,過去5年多來,面對中共對台的威脅與挑戰,以及空前的不友善措施,政府的兩岸政策始終一貫,不挑釁、不冒進,致力維護台海與區域和平穩定,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及民主自由。
邱垂正強調,這一年來,國際社會及台灣民意均已對中共積極的對外擴張及對台外交打壓、軍事威脅及各種統戰分化強制性作為,引發區域的緊張情勢,都表達嚴正關切與質疑,「我們認為,對岸的對台工作應該認真省思及正確判斷情勢發展,如此才能夠有效改善兩岸關係」。
習近平又吃兩岸同胞豆腐! 賀新年不提台灣卻讓台人被「共同心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最後一晚發表新年賀詞,根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回首這一年「意義非凡」,中國親歷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在兩岸關係,他只說一句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沒有提及台灣、美國。他說,「祖國」一直牽掛著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只有和衷共濟、共同努力,「一國兩制」才能行穩致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真誠期盼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向前,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習近平指出,今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感慨系之,歷史征程風雲激蕩,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人民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曆萬險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黨的恢宏氣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習近平續指,中共19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百年成就使人振奮,百年經驗給人啟迪,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並且要「致廣大而盡精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習近平還向14億人民喊話:「父老鄉親的話我都記在心裡」。
習近平強調,他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經過一代代接續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他們不能滿足於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疫情方面,習近平形容「全國上下防控疫情堅決有力」。
習近平提到,自己同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電話溝通、視訊連線時,他們多次讚揚中國抗疫和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貢獻,中國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0億劑武漢肺炎疫苗。習近平並預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再過一個多月就開幕了,中國將竭誠為世界奉獻一屆奧運盛會。他宣稱:「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
新年演講竟然沒提這國家 外媒這樣解讀習近平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2020年12月31日晚間透過官媒《央視》發表新年賀詞。而外媒也針對其發言進行「事實查核」(reality check)。
據《彭博社》報導,由於習近平進入關鍵的「政治年」,且面臨疫情的挑戰,因此習近平於賀詞中表示,實現民族復興並非「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
對此,《彭博社》分析,習近平演講的部分段落之所以聽起來「接地氣」,如:他表示自己「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是因為他想將自己塑造成「人民領袖」。
此外,儘管美國與中國間的緊張局勢似乎有緩解,且習近平也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視訊峰會,不過習近平於演講中絲毫未提美國。
不過關於中共對香港與我國的政策,習近平則稱,完成統一為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但在本週早時,一名北京官員曾警告,若「『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中共將採取「斷然措施」。且2021年的最後一天,中共仍派出軍機三度擾台。
習近平也強調了維持香港與澳門「穩定」之重要性。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共曾承諾香港人將享有包含言論自由在內的廣泛個人自由。不過據2021年12月中旬,由英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2021年1至6月香港半年報告書,英國政府批評中共與香港政府利用《國安法》,打擊香港所有的反對聲音與新聞媒體等,且藉由改變香港選舉制度,將異議分子幾乎完全排除在立法機關外。
據英國媒體《Channel4》前記者威廉姆斯(Ian Williams)於網站「Spectator」中所述,2022年為習近平欲計劃確立終身制的一年,而其國內外挑戰都在增加。
威廉姆斯認為,新冠病毒為習近平最迫切的問題,世界大多地區正在學習與病毒共存,不過中共卻陷入了「零容忍」死胡同。對此,他分析,新冠病毒對習近平而言,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共產黨利用新冠疫情「勝利」來展示中國勝於西方國家的要點,也是對習近平「個人崇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