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國際新局勢,淨零碳排迫在眉睫、現在已不是成本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

淨零碳排迫在眉睫 工研院院士們倡議:應速擬定2050淨零藍圖

面對全球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國際新局勢,工研院日前(11/16)召開第十屆院士會議及「十載精彩 制勝未來」院士論壇,邀集歷任院士提出建言。會中院士們有志一同,認為零碳不只是環保議題,更攸關產業經濟命脈,臺灣在淨零碳排上必須與國際接軌,並積極投入創新綠能科技、強化民眾綠能減碳教育、建立制度及修訂法規、長期提供淨零碳排專案科技經費,積極投入淨零轉型,以打造臺灣循環永續、綠色製造的利基優勢。

工研院院士們指出,淨零碳排議題全球熱議,對產業的壓力已經「全面抵達」,現在已不是成本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臺灣需擬定國家中長期明確的淨零路徑藍圖,不止有2050的目標,也需要設定各階段查核點,提供政府與企業依循。在短期策略上,政府與大企業需帶動上下游生態系先進行碳足跡盤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碳排數據資料庫,因應國際碳排盤查需求。

至於中長期作為,則需加速修訂溫管法,導入碳定價及碳交易制度以推動減碳;政府對相關基礎法規也要進行審視並做適當調整,以推動淨零排放與循環利用;同時要運用新技術在新生活形態下開拓未來新市場與新產業,例如生技代工產業(CDMO)可借鏡半導體產業經驗,使用更有生產效率的設備,因應淨零碳排的趨勢。

院士們提出在各個領域包含半導體、ICT、機械、石化、水泥、生醫等都有不同碳排的貢獻與可更改善的空間與作為,院士也同時一致建議要善用工研院的資源,結合減碳與碳捕捉科技﹑綠電,引入區塊鏈科技將碳權交易商品化,運用綠色金融制度和市場推動力,結合先進科技協助減碳與碳捕捉及利用等作法。政府需要提出明確的綠能政策,雖然一些綠能如太陽光電的成本下降來自經濟規模化,但最終仍需要有技術突破,因此需要工研院與產業界來共同配合投入。政府可長期提供額外專款補助工研院投入以淨零碳排為主題的新技術研發、應用推動與中小企業輔導。

此外,院士認為全球2030減碳目標以既有技術擴大應用可應對,但要達成2050淨零的目標仍需考量很多未來新興科技,如氫能可由製氫相關技術、加氫站與氫能汽車等建立氫氣新生態圈。另外在台灣能源政策規劃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氣下,可考慮將氣汽化冷能多加利用並可二次儲存發電,以穩定能源的供給。

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全民減碳已成為顯學。院士呼籲,除了政府高度重視減碳工作及投入科技研發與應用外,很重要的是要推動全民減碳與綠能教育,以跨世代教育民眾對減碳意義與成本的認知,並藉科技協助將碳排可視化,改變生活形態,以減少抗力;企業也要加強內部文化教育,並可提前佈署人員的工作轉型。

蔡英文總統的一句話,讓產業界都炸鍋了!

多數人都聽過《巴黎協定》,這是195個聯合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用來取代京都議定書,所通過的氣候協議,期望大家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的趨勢。各國也據此自訂減碳方案,當時的總統馬英九政府評估台灣的能源現狀後,喊出「2050年減碳50%」的口號。

但,從2016年政黨輪替後,新政府再也無人提起這個目標了。

就在今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參加美國在台協會舉辦的創新論壇時,首次對外表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當時的與會貴賓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因為蔡政府執政五年多來,從未承諾過任何「減碳」目標,台灣怎麼一下子就要與國際接軌了?而且,不是舊政府制訂的「2050年減碳50%」目標,而是「2050淨零排放」目標。

多數人聽完這席話,心想會不會只是「世界地球日」的應景談話?

蔡總統一聲令下,各部門如火如荼展開「淨零」行動

豈知,雙十節時,蔡英文又在國慶談話中表示,「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把握相應趨勢、及早評估風險,建構更具彈性、更有應變能力的供電體系。這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

10月13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隨即召開會議,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環保署長張子敬就「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永續轉型」進行報告,朝野立委也紛紛提出質詢。

關注焦點在於,歐盟今年7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要針對未遵守規定的進口產品徵稅,預計從2023年開始試行,2026年全面生效,政府該如何協助企業及早因應各國推出的各項環境政策及減碳機制?

張子敬指出,環保署2023年會訂出每公噸收取碳費的金額,同年即開始課徵碳費。規劃先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以上的「排碳大戶」收取碳費,主要以電力、水泥、鋼鐵、光電半導體等耗能產業為主。

但,王美花卻坦言,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確實「很難」,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困難的目標,政府會從排碳大戶作課徵,但中小企業也必須做綠色轉型,經濟部有義務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將推動大型企業協同供應鏈,以大帶小進行減量,協助低碳轉型。

國發會則是啟動中小企業盤點指引,龔明鑫說,等示範案例出來後,擴散出去就會很快。

蔡總統一聲令下,各部門如火如荼展開行動,各產業公會、協會也陸續收到政府的公文,希望找出示範廠商試行,以期達到減碳目標。

穩定的能源政策是「零排放」的重中之重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動作最快,已發文業者,並協同工研院電光系統所一起拜會廠商,以了解PCB業者對於淨零碳排的看法,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一家中型電路板(PCB)廠表示,台電一度電2.5元,綠電約5至6塊錢,初估全部使用綠電,一年成本將增加3000萬元,「我原想如果增加個幾百萬沒關係,豈知一算下來是幾千萬,等於吃掉一半的EPS(稅後純益),就算利基型商品毛利約三成,也承受不起,」部門主管說,目前外銷訂單不多,會再評估看看。

連自行車零組件業者都感受到壓力。彥豪已被歐洲客戶當成供應鏈的示範廠之一,希望彥豪能逐年減碳,預估2030年達到百分百綠電目標,明年元旦開始購入綠電,預估恐新增4、5000萬的用電成本,也是不得不做,「這已是世界潮流,否則以後很難拿到國際訂單。」總經理陳永煌說。

其實,並非業者不想「減碳」,多數大廠已啟動潔淨計畫,而是台灣的能源配置,想要達標是難上加難。

台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李長明彙整會員廠商的意見。他坦言,首要課題,穩定的能源政策是重中之重,政府應讓國人放心,何時有足夠的「潔淨能源」可以使用。由於政府已規劃2025年核電廠全部除役,業界希望能有明確且穩定的替代電力方案之後,再讓核電廠除役較為妥適。

「雖說PCB是電子工業之母,電卻是所有工業之母,」李長明再次強調,發電業又是最大的排碳大戶,如果政府無法從能源著手,建議政府一定要修改電力結構、除役時間也要慢一點,否則,產業很難生存。

台灣全年所發的再生能源,僅夠台積電一家使用

其實,五年前匆促上路的新能源政策,制訂出2025年燃氣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二成的電力配置,核電廠(零碳排電力)將走入歷史後,潔淨能源將更為吃緊,僅能依靠光電、風電及少數水力發電,這些靠天(太陽、東北季風)的綠電來源更為不穩定。

尤其,大廠已宣示要達標,例如台積電去年成為第一家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半導體企業,承諾2050年前全球營運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讓用電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歸零,以降低環境衝擊。去年,更大手筆花1490億元,簽下沃旭第二期的離岸發電20年。

根據台積電「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資料顯示全球用電量為143.27億度(絕大多數工廠在台灣),約台灣總電量的5%左右。台灣去年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1981萬1000度,綠電確實僅夠台積電一家使用而已。

截至目前為止,能源局已發出78萬張綠電憑證,預估明年第一季有望突破100萬張,交易可望超過10億度。據悉,市面上99%均被台積電收購,顯見半導體對綠電需求龐大,也讓其他產業更難買到憑證。

棘手的是,台灣不僅綠電不足,連「碳權交易」都是空中樓閣。台積電也急著問政府:到底「碳權交易」機制何時才會出爐?現況是,廠商搶不到綠電,連想買「碳權」都不可得。

李長明指出,廠商一定會竭盡所能,改善製程及各種廠務設施,包括改良現有設備以降低碳排,甚至引進新設備時,也會與設備廠商合作研發出低碳或無碳排的設備,透過各種智慧的監控系統以減少用電。

聯齊科技事業發展經理楊清晏建議,廠商必須透過能源管理,才有辦法節能、降低綠電的使用成本。

不過,即便如此,產業還是很難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RE100僅希望會員百分百使用綠電,並未要求一定要淨零,淨零碳排是非常嚴峻的考驗,」楊清晏說出了廠商的心聲。

廠商做好因應措施,消費者要有「萬物齊漲」心理準備

一位電子業的總經理說,不敢想像,也還沒有去細算過,假設整個集團旗下的工廠都用綠電或是買碳權,會增加多少費用,「少說都要三倍以上吧!」

根據,全球國際能源總署(IEA)7月出版的「2050淨零排放──全球能源界之減碳途徑」報告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為止,除歐盟外,全球200多個國家中,目前有44國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僅10國將承諾入法(具法律約束力)。

台灣在連「減碳路徑圖」都沒有的情況下,蔡政府就貿然承諾「2050淨零排放」,也難怪雙十節過後,各個產業界會怨聲四起了。

這次,環保署速度之快,更令人吃驚,隨即趕在10月21日預告修正草案,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並納入2050淨零碳排目標。一旦立法院通過,台灣將成為全世界第11個承諾入法的國家。 

減碳以共同遏阻全球暖化,已是全人類的共識,但政策要務實且能執行,不能只是喊口號,台灣在脆弱的能源政策底下,最終,產業買不到綠電,僅能被政府課碳稅,或是以買碳權的方式因應,各行各業一定會反映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所以,蔡英文總統的一句話,除了廠商要做好各種因應措施,民眾也要有「萬物齊漲」的心理準備了。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