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第三級警戒?台灣與「第三級警戒」的距離,只隔著三顆未爆彈?今日再添13例本土案例

什麼是第三級警戒?為什麼出現超級傳播者且新增16例本土 還不構成防疫升級要件?

繼宜蘭遊藝場群聚感染之後,12日再新增16個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新北獅子會成員1203案一傳十,構成第二起群聚感染,外界瘋傳指揮中心下午將宣布台灣防疫警戒升級到第三級,但指揮中心12日記者會並沒有宣佈防疫升級,為什麼?到底什麼是第三級警戒?

國內防疫警戒昨天才因宜蘭爆6例感染源不明案例而升至第二級,也就是本來只規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和出入公共場所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基本的防疫措施;昨天升為第二級後,政府可以針對沒有戴口罩的人開罰,除非特別申請獲准,否則不得舉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的集會活動。

疫情12日急速擴大,新增本土病例竄達16名,但指揮中心還是沒有將防疫升至第3級。

因國中會考暫不升至第三級警戒?

而本週末即將登場的國中教育會考已經正式宣布不會取消,但採取5大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是如外傳因為國中會考而暫緩升級至第三級警戒嗎?

事實上,按照指揮中心訂定的「疫情分級」及「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第三級警戒的兩項要件是:

1.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

2.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案例。

這兩項要件必須至少符合其中一件,警戒才會升至第三級。一旦警戒升至第三級,則所有民眾必須:

1.外出全程戴口罩。

2.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

3.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其它營業及公共場域全部必須關閉。

4.發生群聚的社區,必須封鎖。

首先,台灣符合升級至第三級警戒的要件了嗎?照目前看來,儘管新北獅子會成員(1203案)1傳10堪稱「超級傳播者」,也確定構成宜蘭以外的第二起群聚感染,但並非感染源「不明」。除非近日內再發生一件群聚感染,或是台灣發生一天之內有10人以上感染源不明的個案確診,不然其實台灣還沒有到達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要件,而12日儘管也有不確定感染源的個案,但只有3例。

第三級警戒 未來兩週是關鍵

至於外傳指揮中心因為國中會考而延後宣布升級至第三級防疫,其可能性極低,原因是,第三級警戒已經等於要停止幾乎大部分的商業活動,對經濟民生影響至鉅,不可能是會考一事能夠左右。

台灣不見得不會發生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關鍵就在未來兩週,疫情是不是會擴大。

封城是第四級警戒

至於過去一年半許多國家實施的封城,屬於第四級警戒,要件是本土病例14天平均每日確診100例以上,且一半以上找不到感染源,倘若這種情形真的發生,警戒才會升到第四級:

1.非必要不得外出,採購食物、醫療及必要之工作需求除外。

2.外出須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

3.家戶內也要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戴口罩。

4.停止所有聚會活動。

5.除維生、秩序維持及必要性的醫療和公務之外,全面停班停課。

6.封鎖疫情嚴重的鄉政市區或縣市,管制人員出入,民眾留在家中不得外出。

台灣與「第三級警戒」的距離,只隔著三顆未爆彈?

台灣本土疫情延燒!民眾憂心剛升高至第二級警戒的台灣,即將提升至第三級。究竟台灣與「第三級警戒」的距離有多遠?或許,這距離只隔著三顆未爆彈。

前日(5/11),衛福部長陳時中才宣佈,台灣已遭「社區感染」,疫情警戒將提升至「第二級」。

孰料,24小時後,本土病例單日再爆16例,突破單日新高。更引發外界擔憂,台灣的疫情警戒是否將升級成「第三級」?

對此,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三級警戒有兩種定義。第一,是單週要有3起以上的群聚事件;第二,則是一天新增10例以上不明原因感染源病例,而目前台灣疫情在這兩項定義上都沒有符合。

陳時中也表示,截至昨(5/12)日為止,包括「宜蘭遊藝場群聚事件」和「新北獅子會群聚事件」,台灣共有2起群聚事件;而單日最高的不明原因感染源病例,目前也只有昨(5/12)日的3例,所以都尚未構成「第三級警戒的標準」。

不過,陳時中部長沒指出的是,台灣距離第三級警戒的距離,其實也只剩一步之遙。只要在未來一周內,再有「一起」群聚感染,台灣就將直接進入「第三級警戒」,到時恐將對台灣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衝擊。

為此,《遠見》分析最新疫調,盤點出未來三個,最有可能導致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的潛在路徑,也協助民眾警戒,當前最具有潛在感染風險的地區。

未爆彈一》萬華茶館「特殊服務業」,親密接觸者高危險群

第一顆潛在未爆彈,便是昨(5/12)日公布的案1220、案1221。此兩案皆為臺北市萬華區「茶館」的女性工作者,兩人同時於5月11日前往醫院就診,並昨日宣告確診。

由於該區茶室,在服務樣態上特殊,疫情指揮中心雖沒有明確描述兩茶室內部具體的服務項目,但仍迂迴指出,兩個案在工作時,皆會與客人產生較為親密的接觸,有較高的機率造成接觸者的感染。

更令人憂慮的是,照初步疫調來看,案1220、案1221之間並沒有明顯關係。這表示,兩案在地理空間上雖然接近,病毒來源卻不一樣;有可能光是在萬華區內,就有一條以上的病毒傳播鏈。

目前,案1220、案1221兩案,分別匡列30、12人,個案的活動史與接觸史都仍在疫調當中;未來,這42人將成為台灣是否進入第三級警戒的關鍵指標。

未爆彈二》基隆南下高雄進香,廟方公衛控管成關鍵

第二顆潛在未爆彈,則是昨(5/12)日公布的案1217。

該案自本月2日起,開始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呼吸等確診狀況,並在4日至10日持續就醫,但直到11日因症狀持續,才由醫院採檢通報,並於昨日確診。

雖然該案目前詳細的足跡尚未公布,但已確認於5月1日自基隆前往高雄,參加位於大寮區一家王爺廟進香團,並於隔日一早才返回家中。

目前最新消息傳出,該名案例的姐姐已因發燒就醫,並匡列個案接觸者25人;另外高雄市府也配合指揮中心,開始針對當天的廟方人員進行足跡追蹤。

陳時中表示,若僅是家庭內親密關係的感染,則尚不構成「群聚感染」。

未來該案是否成為群聚感染的關鍵,仍在於進香團當天是否有做足防疫,以及該案除了家人以外的接觸者,有無造成額外感染個案。

未爆彈三》五大感染源頭未破,未來4週高風險

然而,即使上述兩大危機,都安然度過。只要指揮中心無法揪出,本週至今為止的「五大未知感染源頭」,台灣距離「第三級警戒」的距離就將永遠只有一步之遙。

這五大「未知感染源頭」的代表個案,分別是蘆洲獅子會前會長案1203、宜蘭羅東遊藝場百家樂員工案1202、基隆前往高雄進香案1217、萬華區茶室員工案1220、萬華區茶室員工案1221。 

其中,後三者為昨日公布之個案,尚未爆發任何群聚感染。

但前兩案,則是造成本週兩大群聚感染事件的關鍵傳播者,兩案目前合計,已額外造成17位確診者。由此可見,「未知感染源頭」的突發個案,對社區群聚感染的殺傷力有多麼巨大。

正如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所言:

獅子會,電玩,茶藝館,每個疫調感覺都有其困難。 獅子會這十例各自又有接觸史,傳統疫調趕得上病毒傳播的速度嗎?

全球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台灣最嚴峻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今日再添13例本土案例,收到指揮中心細胞簡訊者務必提高警覺!

由於萬華區出現眾多確診者,礙於當地環境複雜,交叉感染可能性增高,指揮中心與台北市政府、萬華分局昨天晚上連夜開會,除了建議當地飲酒相關店家停業,另外也匡列出高風險感染區,以山水街為主軸,往東南西北延伸匡列,希望釐清疫情。

收到指揮中心簡訊者請提高警覺.若出現不適症狀可至社區篩檢站篩檢

此外,指揮中心在下午2點發布60萬則細胞簡訊,對象為4月15日到5月12日間曾到過該區域的民眾,副指揮官陳宗彥提醒,接到簡訊者如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儘速到醫療院所評估、採檢。                         

為了防疫,指揮中心首度在社區裡面設置篩檢站。指揮官陳時中呼籲,希望民眾和媒體不要去拍攝萬華採檢站,避免怕大家都不敢篩檢,造成速度減慢。                                                                            

由於感染者眾多,指揮中心整理萬華茶藝館群聚案、獅子會群聚案等26人足跡,被喻為史上最複雜足跡,確診者活動範圍遍及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宜蘭縣,地點則包括游藝館、酒店、電玩店、公廟、理髮廳、地下街、按摩店、卡拉OK,餐廳及小吃店、復興SOGO百貨、好市多新莊店、北投店、林口三井OUTLET等。

病毒基因定序出爐.防疫現微弱曙光                                                      

儘管本土個案持續增加,但基因定序則有好消息,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獅子會前會長(案1203),以及宜蘭遊藝場女員工指標個案(案1202)兩人病毒定序結果和華航諾富特事件確診者一致,均為英國變異株,應為同一株病毒所致,但是誰傳染給誰,還有待釐清。                            

因為找到確診者之間的關連性,陳時中上午出席衛生環境委員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經過一天疫調及病毒基因定序後,距離升第三級又更遠一點,當然距離封城也更遠了。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