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青松樂活科技農業公司驚傳跳票倒閉,農業界人士直言不意外

蔬果界台積電倒閉 恐骨牌效應

號稱要當「蔬果界台積電」的嘉義縣青松樂活科技農業公司,日前驚傳跳票欠薪,負責人全家疑似已潛逃出境,引發農業圈熱議,認為青松是中部指標性的大型蔬果包裝場,也是政府近年大力輔導挹注的公司,若連這麼知名的公司都會倒閉,未來三個月恐將引發「骨牌效應」,中下游廠商會跟著接連倒閉,影響到基層農民。

雲林青農會長陳鳳義表示,受疫情影響,餐廳外食人口嚴重降低,導致消費端購買力跟著下滑,連帶影響農產品價格,不僅農民受苦,通路商也受苦,今年至少已倒了三、四家類似的公司,未來狀況只會愈來愈多。

地方農業人士表示,青松連帶本身資產、廠房、設備、積欠的帳款、聯貸銀行債務加起來,推估上看十億元,且青松算是上游廠商,青松一倒,上游積欠中游,中游再積欠下游,只要一關卡住,帳目也會一個拖過一個。

菜農林佳新表示,青松是大型、老牌的蔬果包裝場,西螺果菜市場有很多中盤商都與之合作,影響範圍甚廣,光是單一戶,被倒的帳款損失就超過兩、三千萬元。本月初,已有一家做高麗菜、青花菜的業者倒了兩億元,再加上這幾天青松也倒,骨牌效應將顯現。

林佳新更預言,恐怕還有兩、三家未爆彈,主要是業界不看好這幾家公司,因資金缺口大,菜款拖延,過去帳款都是半個月、一個月算,但現在開票開六個月的,菜價若持續「平穩」下去,不出三個月,周轉不出來,下游農民會更慘。

陳鳳義表示,今年農民被倒帳的、收不到帳款的情況頻傳,有聽到地方菜農,最高就被青松倒三、四百萬元。換句話說,少了青松這個通路,上下游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下游原來供應商、生產的農民,沒有了這個大型通路,菜要賣去哪裡,目前市況已經低迷很久了,這些菜若再倒回市場,菜農未來堪慮。況且農民出貨是固定的,通路商打契約也是固定的,若消費力持續薄弱,最後受重傷仍是末端農民。

紓困續命 青松樂活只是冰山一角

嘉義縣青松樂活科技農業公司驚傳跳票倒閉,農業界人士直言不意外,因為多年前,即可看出青松體質不佳的端倪,原本在疫情影響之下,這些長期體質不佳的公司,本該逐一浮現,但因為政府大型、頻繁的高額紓困,才得以繼續,青松的例子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地方農業界人士也提到,五月開始進入夏季,也是蔬菜進口期,由於進口的貨運不穩定,生鮮產品風險更高,儘管是進入夏季,其實,餐飲賣場通路供貨業者的寒冬才正要開始。

地方農業官員表示,台灣很多地方的農業合作社場、農產公司,大多都是家族事業、近親繁殖,靠著吸取政府補助奶水生存,很多體質不佳的農業合作社,就這樣因應而生。

該官員舉例,所謂體質不佳,可以從很多細節看出來,如大多數的貨款都是開票兩周付錢,因為若一個月交貨款,公司就必須要有多餘一個月的周轉金,壓力很大;但青松開的票期卻長達六個月,票期愈長,風險愈高,業界都知道。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這次疑似欠薪的青松農業公司是蔬果截切廠,是青松果菜生產合作社(包裝廠)轉投資的公司。

經查,合作社部分曾給予廠務設備補助,粗估約幾百萬元,但這次出問題的蔬果截切廠,並沒有農糧署的補助;目前檢調已介入,農糧署也會去了解契作農民損失程度。

他說,農政單位補助都是出自善意,希望合作社場可以跟農民契作,但確實很難掌握到每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政府對於合作社場都有考評機制與管制,未來申請補助的合作社將會更謹慎去評估其營運績效、運作是否正常。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