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重啟核四不可行 藻礁議題已加速評估盤點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重啟核四不可能也不可行;至於三接與藻礁議題,政府已經加速展開評估盤點方案,希望各界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三接和藻礁是環保與環保的權衡,相互做出調整,尋求最大的共識,這就是社會進步的過程。
總統下午在總統府接見「2021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致詞時表示,歡迎公民團體代表再次來到總統府,在世界地球日的這一天,面對面交流就是要為環境的永續發展多盡一份心力。
總統說,今年是氣候變遷議題的關鍵年,從年初至今,看到國內外對於這個議題有許多的討論,不久前在民間環境會議中,各團體提出了共同的訴求,呼籲政府要因應氣候變遷,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的期程。
總統表示,就在今天,美國將召開氣候高峰會,再加上11月即將舉行的COP26(UNFCCC第26屆締約方大會),這些都意味著世界各國將眼看著這個議題的路徑和目標,將會形成更大的共識。
她說,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當許多國家還停留在宣示的階段的時候,台灣已經是按部就班、積極部署了。
總統表示,2016年擔任總統後,就開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就是政府具體的做法,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經過5年的努力,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已經成長了5.6倍,第一個離岸風場從無到有,已經開始商轉。
她說,政府也推動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無論是中火或者是麥寮,都希望盡快改成燃氣機組增加燃氣,就有餘裕減煤,而減煤就是減碳、也就是減空污。能源轉型是減碳的關鍵,做好能源轉型才能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打好基礎。
總統提到,今年元旦宣示希望開始淨零轉型,行政院隨即開始評估和規劃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路徑,一直以來政府部門從產業環境、政府治理以及國家安全的各個角度,全盤來規劃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來找出新的產業的機會。
總統表示,她很清楚這是一場考驗的政府的治理能力、產業轉型決心的一個硬仗,正因為是如此,對於大家很關心的核四問題,台灣更不能走回頭路,「我很清楚重啟核四並不可能,也不可行」,八月的核四公投,政府會和民間團體站在一起,積極的說明,也希望大家可以和政府攜手,為能源轉型的目標共同來努力。
總統說,面對淨零轉型,政府在盤點路徑的同時,也會重視社會溝通,也盼望大家提供建議,讓政府、民間一起來合作。
今年各團體一共提出了49項個別議題,總統府比照往年的做法,每個議題都已經交辦給部會列管,今天在場的部會也會做出回應。
另外,關於大家關心的三接跟藻礁議題,總統說,這段時間以來,除了現場的團體朋友們,還有很多民間朋友紛紛表達了希望政府在能源轉型和藻礁保育之間找到更適當的一個平衡點,持續和民間對話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當年三接的開發面積從前政府的232公頃縮減成到23公頃,就是對話的結果。
她進一步說,這陣子注意到民間有相當多的團體舉辦各種會議,政府部門也積極地參與,政府已經加速展開評估、盤點方案,希望各界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
總統表示,三接和藻礁是環保與環保的權衡,相互做出調整,尋求最大的共識,這就是社會進步的過程,就像過去幾年,在能源轉型的議題上,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往前走,克服了許多的困難跟挑戰,在三接和藻礁的議題上,相信也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朝著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向來努力。
蔡英文見環團 「3接的替案不排斥任何可能」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國內多個環保團體進入總統府,表達對環保的訴求。蔡英文總統接見環團代表時重申,台灣不能走回頭路,重啟核四不可行,至於「3接案」如何在發電和藻礁之間尋求平衡,「希望大家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 (張柏仲報導)
總統蔡英文22號下午在府內接見國內主要環團代表,談到各民間團體都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期程;美國也召開氣候高峰會,加上11月即將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國會議,蔡總統說,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當許多國家還停留在宣示階段時候,台灣已經按部就班、積極部署。2016年她擔任總統後,就開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展綠、增氣、減煤、廢核,就是我們具體的做法。
總統表示,台灣經過5年努力,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已經成長5.6倍;第1座「離岸風場」也已經開始商轉。總統重申政府推動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無論是中火或是麥寮都希望儘快改成燃氣機組,她說增加燃氣就有餘裕減煤,而減煤就是減碳、也就是減污。至於眾所關注的核四議題,她說台灣絕不能走回頭路,重啟核四並不可能、也不可行。
至於三接和藻礁議題,蔡英文對環團喊話,希望大家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將做出調整、尋求社會最大共識。
潘忠政批蔡英文「局外人」 總統府:心胸開放就不沈重了
昨天(22日)是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環保團體,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感覺非常沉重,當面問總統中油三接影響藻礁保育,能否先宣布停工?但未獲正面回應,潘忠政表示過去以來我一直說小英是局外人,今天我還是要重複這句話。不過,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回應:「如果心胸開放,或許心情也就不那麼沈重了」。
潘忠政強調,如果能將當地指定為暫定自然地景,是可以馬上達到停工條件,但總統沒有承諾,他覺得心情沈重,也邀請小英總統下週四晚上大潮,一起到大潭藻礁現場,重溫當年「藻礁永存」的初心。
蔡總統則在臉書發文,持續和民間對話,是政府一直在努力進行的事,當年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開發面積,從前政府的232公頃縮減成23公頃就是對話的結果。總統說,希望各界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
潘忠政重申,停工是現階段的訴求,府方喊話不要排除任何方案,他強調只有遷離才是替代方案,否則所有討論都沒有意義,會堅持這個底線。
針對潘忠政重回舊地邀約,府方轉述蔡總統會中指出,過去幕僚團隊有思考相關行程,也會選擇合適時間及方式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