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小基板Substrate如何擾亂台積電、英特爾的戰局?連台積都要自己蓋一條基板產線

一片小基板 如何擾亂台積電、英特爾的戰局?

誰都沒想到,基板的大缺貨,竟然救了被AMD打得落花流水的英特爾,而且,連台積都要自己蓋一條基板產線…

2021年,原本應該要是AMD大爆發的一年。

靠著領先英特爾一代的台積電製程,AMD將持續對英特爾步步進逼,伯恩斯坦證券樂觀預估,今年AMD在CPU的市佔,將從2020年的10%,更進一步激增到13%,可望因此躍居台積前三大客戶。

然而,一小片不起眼的基板(substrate),卻讓AMD執行長蘇姿丰重重跌了一跤。

「AMD拿不到基板,Lisa Su(蘇姿丰)在公司內震怒,」一名資深科技分析師透露。

富邦投顧3月份報告指出,ABF基板供貨吃緊,正影響AMD全系列交貨。

反觀過去一直處於挨打局面的英特爾,卻是老謀深算。「英特爾深知其製程落後,為避免PC和伺服器領域市佔流失到AMD,早已鎖定今年基板產能,」富邦投顧指出。

製程只需2到3週,卻要排隊24週

一名專交貨給筆電、手機品牌廠的觸控板零件廠主管告訴《天下》,時間回到2020年8月,疫情期間筆電需求高漲,當時基板供給所需時間已經長達半年。

「製程雖然只需要2到3週,但排隊的waiting list很長,一等要24週,」這名主管大吐苦水。

基板大塞車,主要基板大廠包括欣興、南亞電股價飆漲,像南亞電過去一季股價已漲了40%,更直接牽動AMD和英特爾的戰局。 

「英特爾早就book(基板)了,」一名台系筆電廠高層告訴《天下》,2年前14奈米CPU供給短缺的英特爾,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反而CPU供給相對充裕。「AMD的CPU拿不到,我們就轉來用英特爾,」這名筆電廠高層坦言,英特爾對基板的「超前部署」,「短期可能讓AMD市佔下滑。」

3月初摩根史丹利舉辦AMD線上科技、通訊會議中,大摩半導體分析師摩爾(Joseph Moore)追問AMD關於基板缺貨的問題。AMD技術長佩普馬斯特(Mark Papermaster)並未正面回答,僅說,「2021年需求仍高,我們仍在供給爬坡,即便大環境供給吃緊,我們對成長有信心。」

但事實上,台灣科技供應鏈早就傳出英特爾是以「包廠」模式,出錢包下台灣基板三雄之首──欣興電子擴廠的產能。

這波基板大缺貨,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要先理解基板廠過去的處境。

一名美系半導體封測服務廠高層回憶,今日股價、業績大旺的欣興、南亞、景碩的基板三雄,「都是苦熬多年。」

基板廠曾經度過一段黑暗期。過去英特爾、博通、輝達(Nvidia)等處理器大廠都是透過封測廠向和基板廠採購,價格砍很兇。

以欣興為例,2020年營收878億,稅後淨利率達6.05%,但2015年營收646億,稅後淨利率只有0.05%左右,幾乎無利可圖。老三景碩更悲慘,2019年曾1年就虧掉2年獲利。

這麼低獲利的狀態,基板廠即便知道因為AI、5G崛起連動基板的需求量變大是可預期的,但長期沒賺錢的狀態下,主動擴廠意願不高。

第二,技術變難,良率很低。

無論是AI晶片,或者目前當紅小晶片組chiplet,都需要用到基板。然而基板面積愈大,良率愈低。例如一般6×6公分的基板,基板廠良率大概只有30~50%,等於產能打8折。

一名晶片廠高層算過,類似英特爾要用的基板,精密程度較一般PCB高,幾乎是到初階半導體製程等級 ,蓋一座廠少說百億等級。

「對一年約賺40多億的基板廠來說,要它自己投資200多億蓋廠,它不會願意蓋,」這名晶片廠高層坦言。

因此過去幾年就出現,晶圓代工廠12吋廠不停蓋廠,但基板廠幾乎沒有新廠蓋出的奇特景象。

據了解,過去曾有廠商找上AMD談基板廠投資合作,然而相較口袋深的英特爾,2017年才從財務深淵爬出的AMD,並沒有太高意願。

AMD持續走封測廠採購基板的模式,透過緊密合作的封測廠南通採購基板。沒想到疫情帶動筆電相關產品大漲,基板大缺貨始料未及。處理器大廠跳過封測廠,直接對基板廠採購,保住自己需要的產能。

「對基板廠來說,現在就是缺貨,誰殺價殺最兇的,誰就排後面,」一名美系封測廠高層指出。

台積電跳下來自己做,半導體下一個戰場

眼看基板成為下一個戰場。技術難度變高,良率又低,需求又大的狀況下,連台積電也準備跳下來自己做基板。據了解,第一條基板線就在即將完工的台積電竹南廠內。

一名封測廠高層指出,台積電需要的基板,體積更大,是10×10公分。一般基板18層,這種需要高達26層。這幾乎可說是把一般基板的PCB製程,提升到半導體製程的程度,難度極高。

這名高層觀察,台積會投入,和最近基板缺貨沒太大關連,主要還是它要的高精密、大面積基板,目前業者力有未逮。「面積愈大,良率愈低,一年前基板廠測試良率,傳出是『零』,現在可能好一點。」

他形容,台積電3奈米、先進封裝都做得很好,等到最後要上基板,結果良率跟不上,等於前功盡棄。

「這就像珠寶用一個紙袋裝,紙袋破掉,珠寶都掉下來,台積不可能接受,」他說。

顯然,未來就算基板缺貨缺口不再擴大,這一小片關鍵零件,已經成為半導體圈的下一個戰場。

護國神山水不夠!2奈米恐喝乾竹科,台積、管理局如何解渴?

「台積已經非常努力、非常緊了…」每滴水用3.5次,規劃中的4座2奈米晶圓廠,用水量仍可能大增。在全台缺水的敏感時刻,用水計劃將是擴廠環評一大爭點。竹科、經濟部卯起來找水,來得及量產嗎?

全台大水荒,可能讓正進行環評的台積2奈米廠,遭受池魚之殃。

台積尚未公布2奈米量產時程,但若依3奈米預計量產的2022年推估,2奈米量產時程可能在2024到2025年之間。

該廠所屬的「新竹科學園區(寶山用地)第2期擴建計劃」,即將進行環評第3次專案小組初審。

「用水議題,可能會再重新跑出來,」一位參與審查的不具名環評委員透露,現在審查時期正逢缺水,用水勢必成為環評中「較有爭議和時效性」的議題。

「現在水情剛好是最敏感的時候,」竹科管理局某高層也無奈告訴《天下》,今年適逢台灣56年來大旱,新竹寶山和寶二水庫有效蓄水量不到兩成,「環評又剛好這時候送!我們也不能把水全部供給他(台積),這沒辦法。我們只能努力克服。」

時間拉回環保署去年12月16日進行環評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當時「新竹科學園區(寶山用地)第2期擴建計劃」報告顯示,台積的4座2奈米晶圓廠,每日卻要新增用水約12萬噸,不但較2019年台積竹科廠區每日用水的5.7萬噸翻倍,且幾乎等同於整個竹科,現在的每日約14萬噸用水量。

當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當地民眾代表、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新竹縣議員等多位人士,就陸續提出質疑:「台積用水幾乎佔竹科目前每日用水85%!」「工業用水排擠其他用水!」「如此巨額用水量超過新竹環境涵容能力」、「影響民生用水!」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便認為,寶山二期用水規劃太高,新增用水恐造成大新竹地區自來水供需失衡,他主張,寶山二期擴建案,應該送二階環評,否則一旦缺水, 當地農業用水又將為了科學園區犧牲停灌。

環評法規定,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屬於「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因此要求的資料複雜、審查程序冗長,讓企業往往將「進二階」視為畏途。竹管局副局長陳淑珠日前接受《天下》採訪時就坦承: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很難控制」。

為此,竹科管理局和台積電積極減少該案用水,將用水量從約12萬噸、降至9.8萬噸,其中6.8萬噸採用自來水,有3萬噸要台積使用廢水回收利用的再生水。

「用水量過大,台積考量他的製程和良率需求,內部也有重新檢討,」竹科管理局營建組科長蘇文清透露,台積針對是否可能下修系統用水量、提高廢水回收率及再生水產製率,「台積針對這幾個面向又進行盤點,終於願意承諾從約12萬噸下修。」

對此,台積回應《天下》,有信心克服寶山用水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台積對新技術、新型節水措施的掌握度將逐步提高,有信心將原先計劃每日新增的12萬噸用水,降至9.8萬噸!」

台積指出,具體作為包括在既有機台與設備上採取新的節水措施、導入具有節水設計的新機台與設備,同時亦將不斷精進節水技術並循環回收,降低總用水量。

台積將蓋竹科寶二再生水廠,日產3萬噸再生水

台積也將在竹科寶二廠區新蓋一座再生水廠。

台積證實,這座再生水廠預計建置在台積廠區內,跟著寶二廠區建廠時程進行,再生水廠及污水處理廠等水處理相關流程,會由竹科管理局和台積共同設計、規劃。

蘇文清說,台積承諾會自己蓋一座再生水廠,製程廢水會由台積先行處理、到再生水廠產製成再生水,再排到科管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每日產製約3萬噸的再生水,台積的用水回收率,也將由75%增加為85%。」

「台積已經非常努力、非常緊了,」蘇文清列舉台積已在廠內每滴水循環使用3.5次,未來排出來後還要再送至再生水廠房,把已非常濃稠的濃液送至再生水廠提煉、再回到製程,「困難度已經非常高。」

經濟部擬蓋長期海淡廠,朝使用者付費規劃

由於缺水議題甚囂塵上,竹科管理局的緊急海淡設施「新竹南寮海淡廠」今年2月完工,預計每日最大供水量1.3萬噸。

但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更提出新解方。她表示,計劃在新竹、桃園、嘉義、台南、高雄,都建置海淡廠(海水淡化),預估2031年後讓供水量每年增加10億噸,且希望可專管供應給科學園區的廠商使用,朝專管專用、使用者付費方向規劃。

新竹南寮海淡廠承包商之一、廣運副總經理沈麗娟說,目前南寮海淡廠尚是緊急備援的貨櫃屋設置概念,但未來也可改成長期海淡廠。她解釋,這幾年夏天都缺水,半導體卻又變成台灣經濟發展和中美貿易戰最大關鍵,才讓水資源要如何長治久安,成為重要議題,專供廠商使用的長期海淡廠,也因此變成政府最新發展方向。

「海淡廠是多元水源解方的其中一種選擇,」蘇文清說,近期的情勢讓再生水和海淡廠成為政府機構近期最常提及的解方,且「現在園區公會裡的廠商,也都滿贊成海淡廠,廠商也希望推動這一塊,為園區找新的水來源,不再被批評吃民生用水。」

台積也對海淡廠樂觀其成,「在符合台積使用標準的情況下,台積皆將積極配合使用,以提升多元用水效率。」

用水能再降?又成環評審查一大重點

只是,雖然台積、管理局和經濟部積極為用水尋求解方,但2月26日召開的第二次會議,水電用量及地震斷層因素被質疑,要求台積4月30日前補件後再審。

竹科管理局指出,下次審查日期未定,但「我們會很努力跟環團及環評委員溝通,是否有機會讓台積過關,台積在水資源的節約和回收利用部份,在台灣算是優等生了!」

竹科管理局某高層指出,他們也希望水資源利用和科技發展並存。

然而,用水問題恐再度成為環評火線交鋒處。不具名環評委員指出,全台大缺水之際,會更期待台積月底補件時,能再提高用水回收率、再生水量,以及討論用水用電是否仍有減量空間,以免加劇缺水困境。

但環評是否會再卡關、致2奈米時程延宕,全台大缺水且台積水不夠,都成了牽動全球半導體業的大事。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