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取得德國BNT代理權 明年首季 1000萬劑新冠疫苗來台
台灣在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度落後,面對冬季疫情反撲,許多專家多表示不樂觀,但昨天台灣東洋藥品公司宣布,已取得德國BioNTech(BNT)與美國輝瑞(Pfizer)合作的新冠疫苗代理權,只要政府同意可望引進最多3000萬劑、供1500萬人接種的最大額度,若一切順利,明年第一季可望交貨1000萬劑,估計可供500萬人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最快明年初國人應可打得到新冠疫苗。
上市可望拔頭籌 可供500萬人施打
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目前全球共有4家藥廠進入臨床第三期試驗,分別是BNT、AstraZeneca、Moderna與Johnson & Johnson集團,台灣東洋總經理施俊良表示,這4家藥廠又以BNT的進展最快,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款上市的新冠疫苗,目前也已送至歐盟藥物管理局進行審查。
指揮中心與業者洽談 將超量購買
台灣東洋藥品公司今年初獲政府公費流感疫苗訂單,供應約55萬劑的公費流感疫苗。董事長林全表示,目前已爭取3000萬劑的最大數量,以每人施打2劑來算,可提供1500萬人施打,但後續還要跟政府討論,若能在10月底前回覆德國BNT原廠,就能安排生產時程,最快台灣在明年第一季就可取得1000萬劑疫苗讓500萬人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目前已與業者展開洽談,會盡力在10月底前回覆採購數量,除BNT外,也有其他廠商向指揮中心詢問,但目前尚無法透露有哪些藥廠,他強調,指揮中心也很願意跟國內廠商協商,指揮官陳時中的態度就是「超量購買」,因此只要國內有取得代理權的業者,都會洽談。
不過莊人祥也說,接下來還要看廠商所提供的疫苗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保存期限為何來訂定採購數量,此外BNT這款疫苗須存放在零下70度的環境,相關的冷鏈與倉儲設備要求較高,這部分也有待業者提數據說明,才能供指揮中心評估採購數量。
零下70度冷鏈倉儲 盡力協助建置
施俊良則強調,目前已找到合作冷鏈廠商協助解決零下70度存放的問題,但仍然希望政府能與業者一同克服冷鏈環境的挑戰,莊人祥則回應,若確定要採購這款疫苗,相關的冷鏈及倉儲設施當然會盡力協助建置,不過這款疫苗就算引進,也不會像流感疫苗一般大規模施打,應會採少數有能力儲藏疫苗的院所來進行定點施打。
陳時中買不買?台商踢爆:東洋代理的德國新冠疫苗是大陸製
台灣生技公司東洋藥品昨(12日)宣布,取得德國BNT(BioNTech)和美國藥廠輝瑞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臺灣代理權,目前爭取到可供1500萬人接種的數量,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交貨。不過,有台商爆料,這支疫苗是德國BNT公司與大陸「復星醫藥」合作製成,而且在大陸的監管審批程序下進行。對衛福部長陳時中曾經信誓旦旦強調絕對不買陸製新冠疫苗,現在他要問部長:這支疫苗買還是不買呢?
台商劉偉紀在臉書發文,呼籲東洋藥品的林全董事長應好好對外說明,這支疫苗是不是德國BNT與大陸復星醫藥合作製成,陳時中也不能打馬虎眼。
中央社報導:目前各國疫苗研發進度中,以美國輝瑞藥廠與大陸上海復星醫藥公司結盟的德國BNT進度最快,歐洲聯盟藥品管理局10月初宣布,對這支疫苗啟動滾動式審核,加快審查速度,顯然對這支候選疫苗的效益和安全性很有信心。
遭影射代理陸資的新冠疫苗?東洋藥品回應了
台灣生技公司東洋製藥,昨(12)天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 SE的新冠病毒疫苗台灣代理權,今(13)天公司股價跳空漲停,不過卻遭到台商劉偉紀爆料,這個疫苗是德國BioNTech SE公司與中國大陸復星醫藥,共同合作製成。
對此,台灣東洋藥品今天下午發出聲明,強調德國BioNTech SE係一已上市之德國公司,並非陸資企業。還強調:「經查BNT係一註冊登記於德國,2019年10月於美國Nasdaq掛牌之新藥研發公司,依據公開資訊該公司前三大股東分別為AT Impf GmbH(持有50.20%)、Medine GmbH(持有18.80%)、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MIG GmbH & Co.( 持有6.11%),合計持有75.11%,其他股東則多為共同基金,而就公開資訊該公司之陸資僅占0.7%,離法令規範之30%甚遠。另依BNT官網,該公司於2020年9月15日獲得德國政府資助歐元3億7,500萬元以加速新冠肺炎疫苗之開發,若BNT屬陸資企業,德國政府當無資助之理。」
最後,聲明嚴正駁斥爆料台商的說明,台商提到:「台灣東洋藥品公司若代理該公司新冠肺炎疫苗,將有違政府不使用中國產製疫苗政策。」東洋澄清,台灣東洋獲授權代理進口新冠肺炎疫苗之交易對象係BNT,相關疫苗之製造及其交易產生之金流、物流往來對象均在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