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回歸正常生活嗎?專家:才封一次城恐沒用,關閉大多數企業和學校,下波爆發會付出更大代價

新冠大流行後解封的全球首例》中國能回歸正常生活嗎?專家:才封一次城恐沒用,下波爆發會付出更大代價

中國能否只藉著一次封城就壓平曲線,並逐步解封、使公民回復正常生活,將是許多歐美國家關注的焦點,因為全球許多國家在中國之後,也因應疫情限制境內旅行,關閉大多數企業和學校,現在它們想知道:疫情緩和後就解封,會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最初發現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中國湖北省,近期感染病例已降至幾乎為零,當局取消該省的旅行限制,武漢市4月8日零時起也將解封,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的6000多萬人將逐步恢復往常的生活步調。全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放寬封鎖措施後,是否會導致第二波大爆發。

中國累計確診8萬2000多宗,曲線由2月中旬達到高峰後放緩,現在各地在家悶許久的民眾回到街上,工廠復工,商店重新開張,公共交通工具擠滿人,一切欣欣向榮,但似乎暗藏危機。《自然》(Nature)3月30日引述香港大學公共衞教授高本恩的說法:「現在是(中國)放寬封鎖的時候了,但我們需要警惕第二波感染發生。」他補充表示, 如果真的發生第二波感染,應會是在4月底。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就抗擊疫情方面,只封城一次可能不夠,確診人數減少就解封,恐怕需要再次付出巨大的代價來對抗病毒,「在可預見的未來,為健康而實施封鎖、保護經濟、人民的幸福感,三者之間的零和關係將困擾每個國家政府。」

無症狀感染者是潛在變數,廣泛篩檢有用嗎?

英國疫情模型表明,在未來兩年內,英國可能都需要採取社會隔離措施,包括關閉學校、社交疏離等,以使重症感染者保持在可控水平。但是,如果中國能夠證明,它可以解封而又不會導致大爆發,那麼可能其他國家可能也就不需要長期限制人民的自由。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的情況與歐洲有所不同,因為中國政府採取非常極端的社會隔離措施,又對疑似病例進行廣泛檢測和隔離,所以能有效阻止病毒擴散。但是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國家,主要通過社交疏離來減緩病毒傳播,而沒有進行密集篩檢和追蹤接觸者。高本恩說,這些歐美國家不可能實施與中國同樣的手段,在大流行過去、試圖恢復往常生活時,將面臨更多挑戰。

目前,中國各省依舊以廣泛篩檢和追蹤接觸者來查明疑似病例,衛生官員挨家挨戶量體溫,並維持部分限制社會活動的措施,各級學校在確保流行病可控之前將保持關閉,電影院復工10天後急宣告關閉。由於境外輸入案例增加,中國當局暫時禁止外國人入境,要求返國居民隔離14天。

不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鑑於病毒很容易人際傳染,而且有些無症狀感染者很難被發現,因此中國爆發新一波疫情的風險很高。

中國恢復經濟活動迄今,疫情狀況如何?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世衛顧問佛格森(Neil Ferguson)、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教授萊里(Steven Riley)領導一組研究團隊,調查中國6個病例最多的地區(湖北省、北京市、廣東省,河南省、湖南省、浙江省),放寬旅行限制後是否導致感染激增。研究發現,2月下旬以來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增加,這些地區的每日新增病例數幾乎保持為零。

研究得出結論,在極端嚴格的封鎖措施之後,「表明中國實施的嚴格社會隔離政策,已在某種程度上成功了。」但是這些地區的經濟活動和人員流動水平,僅為疫情爆發前的一半,只有浙江省恢復與大流行前差不多的經濟活動狀態。

「迄今為止都不錯,」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疾病學家塔提姆(Andrew Tatem)表示,但仍需要再謹慎觀察,「當活動水平回到正常水準時,模型將會變得非常有趣」。

多數居民染疫產生抗體,爆發第二波的風險才會減少

梁卓偉指出,如果在第一波爆發時,國家大部分人口(50%至70%)已被感染並且現在產生自體免疫,那麼病毒將很難捲土重來,但中國即使是在重疫區武漢,遭感染且對疾病免疫的人,占人口數的比例仍不到10%,這意味著許多人依舊會受到感染。疫苗會增加免疫人群的百分比,但預計至少一年內都不會研發出疫苗,梁卓偉說:「這些數據讓人無法喘一口氣。」

塔提姆建議中國當局,現在應做到的是「謹慎地逐步放寬限制措施,並非常密切地監視、關注疫情。」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