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確診!強森自爆罹患新冠肺炎:我在官邸隔離中,但會繼續領導政府抗疫

英國首相確診!強森自爆罹患新冠肺炎:我在官邸隔離中,但會繼續領導政府抗疫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統計,截至台灣時間27日晚上7時30分為止,英國共有11816名確診患者,不過今天新增的其中1人竟是英國首相強森!強森在台灣時間27日晚間7時15分貼出一段推特影片,證實自己已經確診罹患新冠肺炎,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

在這段長約兩分鐘的推特影片中,強森看來面容頗為憔悴,他說「要跟大家報告今天發生了什麼事」,那就是他出現了輕微的新冠肺炎症狀:發燒、持續咳嗽。所以他聽取首席醫療顧問惠蒂(Chris Whitty)的建議,接受了新冠病毒篩檢,結果呈現陽性(感染新冠病毒)。強森目前改為在家工作,而且正在自我隔離中。強森說,感謝科技進步,讓他可以藉由視訊會議在家上工、帶領英國政府對抗病毒。

強森在在英國時間27日中午發的推文中,也用了「待在家裡能救命」(StayHomeSaveLives)的標籤,並且鼓勵英國國民「團結就能戰勝」,英國媒體紛紛發出「首相確診」的快訊。首相官邸發言人隨後除了證實首相確診,也表示病毒篩檢工作就是在唐寧街10號進行。

強森確診消息一出,原本早盤已慘跌的歐洲股市雪上加霜,STOXX歐洲600指數重挫最高達3.01%;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最慘,大跌約4.6%,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跌2.88%,法國巴黎券商公會指數(CAC 40)跌3.8%

強森政府23日才對外宣布,任命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為「首席大臣」(the First Secretary of State),這個榮譽職位高於所有國務大臣。由於英國副首相之位自2015年保守黨執政後一直從缺,首席大臣就相當於副首相,若強森因為醫療措施必須放下工作,拉布將暫代首相職務。但目前強森仍在持續辦公。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強森確診對英國的抗疫事業來說是一個重要時刻。強森身為英國首相,對抗疫情必定會每天密切接觸政府的首席公衛專家、以及負責相關政策的重要官員。強森如今確診,也讓人擔心惠蒂與首席科學顧問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的健康狀況。

從上周四起,英國政府就將記者會改為線上舉行,避免不必要的接觸與感染。目前並不清楚強森何時開始不適,期間又接觸了多少人,對於英國政府能否正常運作,這個小問題可能至關重要。雖然強森目前看來狀況尚可,他也願意繼續領導政府抗疫,但告病請假並非不可能的發展。

英國衛生部副大臣多里斯(Nadine Dorries)兩周前確診時,當時就引發媒體關注英國國會與唐寧街可能陷入病毒危機。尤其多里斯在發病前一周,曾在唐寧街10號出席國際婦女節招待會,當時首相強森及其未婚妻卡莉‧西蒙茲(Carrie Symonds)也成為被追蹤對象,兩周後強森果然確診。

如今雖有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待命接手職務,政府不致群龍無首。但拉布這段時間難保沒有與強森開會長談,首席大臣與其他閣員是否身體無恙,恐怕會是英國政壇接下來幾天更大的懸念。

「佛系抗疫」英國首相強生確診武漢肺炎,宣布已於官邸自主隔離

今年55歲的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強生在進行新冠肺炎檢測後測試結果為陽性,武漢肺炎確診。官方表示強生有輕微的症狀,並且目前正在唐寧街官邸自主隔離。

「他由於有些身體不適,根據英格蘭醫藥部長的建議去進行了新冠肺炎的測試,結果測試結果為陽性反應。」政府官方的聲明表示,強生雖然是在家自我隔離,不過他依然在這個疫情的關鍵時刻,主導著政府的運作,並沒有任何改變。

當初在新冠肺炎在英國剛開始爆發時,強生記者會上的一句「更多更多的家庭,得做好失去摯愛的準備。(Many more families will lose their loved ones.)」被人批評是「放棄治療」,也就是所謂的「佛系防疫」。

英國首相強生確診武漢肺炎 衛生大臣也染疫

英國王室與政府高層相繼傳出武漢肺炎病例,繼71歲的王儲查爾斯王子之後,55歲的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27日也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症狀輕微,已開始在唐寧街首相府自我隔離。他強調會繼續率領英國家因應疫情危機。相隔不到兩小時,英國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也在推特宣布確診,症狀輕微,展開居家隔離。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川普致電慰問英國首相 強生第一句話求救「這項設備」

武漢肺炎大爆發,全球確診數至今已突破60萬起,就連英國首相 強生昨日也驚傳確診消息。美國總統川普今(28)日在白宮記者會透露,當得知消息後他立即致電慰問,強生接起電話後向川普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需要呼吸器」。

美國媒體報導,川普於白宮的防疫記者會表示,自己已和強生通過電話,他開口就說「我們需要呼吸器」。川普指出,強森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是很糟糕的事,「但我相信他會度過難關」。

川普同一天也宣布動用《國防生產法》,將在100天內製造10萬台呼吸器,並可支援、出口給同樣遭受疫情肆虐的英國、德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他強調,若這些國家將來有需要,美國在第一時間便能立刻支援。

英國《衛報》報導,川普要求通用汽車公司(GM)製造呼吸器,先前也在推特喊話,要在各地廠房開始製造呼吸器,「給我動起來做呼吸器,快!」

英國首相染疫!各國政要頻頻確診,救援投手誰先上?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受影響的不僅是一般老百姓,更在國際政壇引起大地震,陸續傳出政要中箭確診,逼得大國間緊急啟動備援機制,為極端情況作最壞準備。

繼第一波新冠肺炎席捲亞洲,如今疫情之火正燒向歐美各國,英國早在25日,先傳出71歲王儲查爾斯王子確診,此時英國國內早已出現民眾爭搶物資的大恐慌,皇室染疫更讓英國上下陷入空前陰霾。

不料時隔兩天,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竟也自爆確診「我正在自我隔離中(self-isolating)!」成為全球第一個染疫的大國領袖,震驚國際政壇。

不過,強森仍保持樂觀態度,強調只出現輕微症狀,目前在唐寧街官邸進行隔離,會繼續透過視訊領導政府對抗疫情,並自信滿滿說:「我們一起擊敗病毒!」

只是強森萬萬想不到,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也繼他之後,於同日宣布確診新冠肺炎,由於強森近日曾與漢考克在內多名部會內閣官員開會,英國政府極可能成為病毒肆虐之地,無疑是對強森的樂觀重重打了一巴掌。

儘管強森目前自稱症狀輕微,但根據英國法律規定,如果強森無法視事,則由外相拉布(Dominic Raab)代理其職務,繼續領導政府。

作為英國防疫最高指揮官,自疫情在歐洲爆發以來,強森不時開記者會指揮全國防疫,只是前期太過樂觀,一度表示政府不再追蹤疑似案例,要求疑似症狀者在家自我隔離7日,被外界譏為是「佛系防疫」。

從佛系防疫到半封城,確診人數暴衝

直到近日,英國確診人數直衝全球前段班,強森才緊急政策大轉彎,宣布全國進入「半封城」狀態,挨批錯失防疫先機。

不僅強森如此,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陷入水深火熱,一向「鐵齒」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起初也消極面對,一派輕鬆對國人表示「病毒會離開的,大家安心(It will go away, just stay calm)」、「病毒四月就會離開的,因為天氣熱了(It goes away in April with the heat,as the heat comes in)」。

直到本月7日隨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拜訪川普的發言人沃恩加登(Fabio Wajngarten)確診新冠肺炎,川普才正式態度軟化,13日接受白宮醫師篩檢。

即便川普檢驗結果呈現陰性,但此時,美國境內疫情已迅速蔓延,確診數急起直追,就連白宮也被病毒突破,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辦公室有成員確診,隨後幾天,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駐守軍人、2名聯邦眾議員、航空母艦「西奧多羅斯福」號上20名海軍皆確診,截至27日,美國確診人數已超越中國,成為最慘烈的「世界第一」。

美國成全球第一災區,啟動政要應變計畫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由於美國疫情持續惡化,政府核心的行政部門、國會與最高法院是否會出現大量官員染病而無法履行職務的窘境,迫使需實施維繫運作的應急計畫。

據稱此絕密應急計畫,美軍早在三週前就有所聞,必要時,可能推舉北方司令部指揮官歐蕭格尼西上將(Gen Terrence J. O' Shaughnessy)代理進入戒嚴狀態,言下之意,美方已做好白宮淪陷的最壞準備。

就連一向做事態度嚴謹的德國,確診案例也接近四萬例,65歲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近日更因接觸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醫生,22日展開自主隔離。

梅克爾近年身體狀況走下坡,加上執政長達15年,輿論掀起萬一鐵娘子一旦確診,該由誰代理領導聯邦政府?

無巧不巧,2018年曾宣布有意接棒梅克爾的基民黨重量級人物梅茲(Friedrich Merz),卻早梅克爾4天二採陽性,為接棒之路埋下變數,基民黨原定黨魁選舉也被迫延期,而梅克爾自2018年3月第四任以來,副總理一職由聯邦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擔任,蕭茲也是法理上的總理代理人。

美國以北的加拿大,疫情也持續拉警報,第一夫人蘇菲(Sophie Grégoire Trudeau)在出訪英返國後,1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枕邊人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也陷入染疫高危險群,幸好篩檢後無礙,但也聽從醫生建議進行隔離,透過視訊及電話辦公。

緊接著,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的夫人貝戈尼雅(Begoña Gómez)於14日宣布確診新冠肺炎,成為全球第二位染疫的第一夫人。

伊朗政壇高層也動盪不安,女性副總統埃布特卡(Masoumeh Ebtekar)、第一副總統賈汗吉里(Eshaq Jahangiri)先後確診,埃布特卡曾與總統魯哈尼並肩而坐,令人捏了把冷汗,事實上,伊朗被CNN點名是中東防疫破口,川普2018年片面撕毀前總統歐巴馬簽署的伊朗核協議,並加大經濟制裁,導致伊朗醫療資源匱乏,疫情格外慘烈。

病毒來襲不分貴賤,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近期針對疫情表示,「已知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嚴格的『封鎖』,如果不這麼做,病毒會擴散到絕大多數的人群,醫院會超過負荷,儘管相應的經濟衝擊會很大」。

隨著各國政要相繼傳出確診,已讓不少國家從一開始認為大驚小怪,重新審慎思考,陸續祭出封城、甚至鎖國的強硬措施,全力防堵病毒蔓延。

各國政壇確診名單

•  英國首相 強森 Boris Johnson

•  英國王儲 查爾斯王子 Charles, Prince of Wales

•  英國衛生大臣 漢考克 Matt Hancock

•  英國衛生部次長 多里斯 Nadine Dorries

•  伊朗副總統 埃布特卡 Masoumeh Ebtekar

•  伊朗第一副總統 賈汗吉里 Eshaq Jahangiri

•  美國邁阿密市長 斯瓦瑞茲 Francis Suarez

•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 狄亞士巴拉特 Mario Diaz-Balart

•  美國民主黨籍眾議員 麥克亞當斯 Ben McAdams

•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 藍德保羅 Rand Paul

•  義大利切內市市長 瓦洛蒂 Alessandro Valoti(歿)

•  澳洲內政部長 杜登 Peter Dutton

•  巴西總統府通訊處長 沃恩加登 Fabio Wajngarten

•  法國克雷皮昂瓦羅市長 福爾蒂 Bruno Fortier

•  法國拉巴勒姆德西蘭吉市長 戴維耶 Francois Daviet

•  加拿大總理夫人 蘇菲 Sophie Trudeau

•  西班牙總理夫人 戈尼雅 Begoña Gómez

•  摩納哥親王 亞伯特二世 HRH Prince Albert II

質詢時和英國首相坐「同一沙發」 內閣大臣3天後發燒隔離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英國政府採取「放任政策」,只要全國約六成民眾染病,痊癒後便能獲得群體免疫、不再繼續傳播病毒,被外界戲稱為「佛系防疫」、「物競天擇」,隨後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和衛生部長漢考克(Matt Hancock)卻接連確診,如今連蘇格蘭事務大臣(Alister Jack)都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他曾在25日的下議院質詢期間和強森、漢考克坐在同一沙發上。

蘇格蘭事務大臣、保守黨內閣成員傑克(Alister Jack)表示,「在過去的24小時中,我出現了與新冠肺炎相關的輕度症狀」,分別是發燒和咳嗽,雖然目前還未進行病毒檢測,但已依據醫療建議,自我隔離在家工作。事後英國廣播公司(BBC)發現,在25日的英國下議院會首相質詢期間,傑克和日前確診的首相強森、衛生部長漢考克坐在前排同一沙發上,甚至還靠近一起看文件及討論。

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突破66萬例,死亡人數突破3萬人,歐美地區的確診和死亡數已經超過病毒發源地中國,美國以12萬確診數全球排名第一,僅次的是義大利確診9.2萬例,英國以「佛系防疫」政策排在全球第八名,確診病例達1.7萬人,死亡破千人。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武漢肺炎症狀未緩解 英相強生預防性入院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10天前確診感染武漢肺炎並在家中展開自主隔離,但首相發言人今天晚間表示,為了預防起見,強生已經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

55歲的英國首相強生3月27日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原本經過7天隔離就能出關,但強生在7天後表示,雖然感覺好多了,但由於仍有發燒症狀,會繼續自主隔離,直到症狀消失為止,至今他已隔離10天。

自從強生確診以來,他依舊透過視訊會議掌握施政。他最後一次現身在大眾面前是在2日晚間到唐寧街10號門前,替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Service,NHS)工作人員鼓掌,他鼓掌的影片當時上傳至推特。據稱他3日上午依舊主持視訊會議。

唐寧街晚間表示,為了預防起見,強生已經被送往醫院進行檢查。發言人指出,強生「持續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包括高燒不退。

發言人還說:「在他(強生)的醫師建議之下,首相今晚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這是預防性措施,首相在確診陽性10天之後,依舊有持續的新型冠狀病毒症狀。」

發言人也不忘表示:「首相感謝所有努力工作的NHS員工,並呼籲大眾持續遵從政府建議,待在家中,保護NHS,拯救生命。」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英國首相強生若病重由誰當家? 專家:沒有「B計畫」

自中國爆發疫情的 2019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持續擴散,截至今日( 7 )上午 9 點,英國境內累計,52,279 例、5,385 死。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也確診,今日凌晨傳出病情惡化轉入加護病房( ICU ),令外界擔心若首相無法掌政,未來政府該如何運作。

英國政府研究所(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 )智庫研究員哈登( Catherine Haddon )在強生確診時指出,憲法並沒有提供明確的「 B 計畫」或是接替方案。不像美國,有副總統接手政務,英國沒有正式的副總理或是看守政府協助。

條列政府運作規則和慣例的《內閣手冊》( Cabinet Manual )也沒有針對這種情況提供任何指引,現階段的情況,可以說是前所未見。

哈登表示,保守黨議員博恩( Peter Bone )曾多次嘗試提出法案,以防首相喪失能力的情況下,有明文規定代理人。

唐寧街發言人針對首相代理人選問題回應,首相有權力將責任委派給任何一個部長,但目前,仍由首相主政,接著是外交大臣拉布( Dominic Raab ),他將在必要的時刻代理首相。

強生並不是第一個病倒的首相, 1953 年 6 月邱吉爾在工作時中風,他的病況保密,連一些部長都不知情。但令醫生們驚異的是,邱吉爾在 2 個月後康復回到唐寧街,並繼續履行職務。

確診新冠肺炎十日至今高燒不退,英國首相強森轉入加護病房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星期一(4月6日)因新冠病毒病情惡化而被送入重症監護病房(ICU)。強森10天前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唐寧街星期一發表的聲明說,強森已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必要時代他行使職責」。

55歲的強森首相當地時間晚8時左右被送入倫敦中部的聖托馬斯醫院。他沒有要求救護車。拉布表示,強森在醫院度過了「舒適的一夜」,「精神很好」。這家醫院屬於英國國民醫療服務(NHS)體系。

強森辦公室星期一沒有說首相正在接受什麼樣的治療。不過內閣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強森被送入ICU前有呼吸困難並接受吸氧。不過他們說,他還沒有使用呼吸機。

強森首相星期一早些時候發推說:「昨晚在我的醫生的建議下,我去醫院做一些例行檢測,因為我仍然有新冠病毒症狀。」他感謝「NHS的卓越員工和其他人在此困難之際照料我」。

強森先前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官邸自我隔離期間曾貼出幾段影片訊息,讓公眾放心。他告訴大家他的症狀較輕,並敦促英國人遵守全國範圍的封城措施。強森在上星期登出的一段訊息中說:「我絕對相信我們會戰勝它,我們將一起戰勝它,我們將透過待在家裡而做到這一點。」

不過,觀察人士表示,很明顯他的身體狀況不適,發燒多日。

英國雷丁大學微生物學者西蒙‧克拉克博士(Dr. Simon Clarke)說,「確實有那些平時挺健康的人,沒有超過70歲的那種隔離標準,而他們卻遇到了困難。有些人會這樣的。我們不明白為什麼。」

強森有身孕的女朋友凱麗‧西蒙茲(Carrie Symond)也出現了新冠病毒症狀。她在推特上寫道,她沒有接受檢測,目前正在她在倫敦的家中自我隔離。

美國總統川普祝願強森早日康復。

川普總統在星期日的白宮記者會開始時說:「在鮑里斯‧強森首相本人與病毒鬥爭之際,我謹向他致以我們國家的美好祝福。」

他說:「我希望而且很定他會沒問題的。他是一個很強悍的人。」

在星期一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說,強森首相被送進ICU,這是挺嚇人的嚴重事情。

人們擔心強森可能難以領導英國的抗疫努力。有跡象顯示,英國正在追隨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的類似軌跡。截止到星期一,英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過5萬1千起,有5373人死亡。 

接下來誰來領導英國?

如果強森無法繼續履行首相職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目前還不清楚。英國沒有成文憲法,所以與美國不同,沒有明確的權力繼承順序。君主在決定誰來執政方面有相當大的空間。

1907年,當時的首相亨利‧甘貝爾-班納曼(Henry Campbell-Bannerman)心臟病接連發作,死在唐寧街19天前辭職。當時沒有選舉繼任人的機制,國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請時任財政大臣的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Asquith)出任首相。

1963年10月,當時政府醜聞不斷的保守黨首相哈囉德‧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決定辭職。後來發現他得的是良性前列腺腫瘤。他在養病期間應白金漢宮的請求寫了一份備忘錄,制定了一套向內閣徵詢意見並選擇保守黨議員繼任他的職務的程式。女王當時不想處在必須欽點麥克米倫繼任者的位置上。她1957年在麥克米倫的前任安東尼‧奧登(Anthony Eden)突然辭職時就這麼做了一次,引起了政治爭議。

如今,保守黨確實有一套在必要時選擇強森繼任人的正式機制。但是這需要花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唐寧街消息人士說,在目前情況下,這種做法不切實際了。

強森住進監護病房期間,讓他的外相拉布代行職責,管理國家日常事務。但是,唐寧街在星期一的聲明中強調說,拉布不是事實上的首相。

資深保守黨官員說,如果強森無法繼續履行職責,保守黨領導層可能會徵詢內閣和保守黨議員的意見,來判斷他們希望由誰來接任首相。內閣秘書將向白金漢宮匯報最新情況,內閣和保守黨議員中意的人選將請求女王親準。女王幾乎肯定會遵循執政的保守黨的內部決策程式,雖然她不必遵守他們的決定。

拉布有可能被選中,但是環境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和現任衛生大臣的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都是角逐相位的有力人選。 

英國女王發表電視講話

在國家處於危機時刻,英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伊麗莎白二世英女皇​(Queen Elizabeth II )星期日從她在疫情期間暫居的倫敦城外溫莎城堡發表了罕見的電視講話。她在講話中提到了英國是如何艱難挺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英女皇​說:「我在一個我知道越來越具挑戰性的時刻向你們講話。我們國家的生活被打亂了,給一些人帶來了悲傷,給很多人帶來了經濟困難,對我們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帶來巨大的變化。」

英女皇​接著回憶起1940年她的第一次廣播講話,那是「在我妹妹的幫助下,我們做為孩子,在溫莎這裡向為了他們的安全而從家中被轉移走的孩子們講話」。

她說:「我們應當感到寬慰的是,雖然我們還要經受更多的痛苦,但更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我們將會與我們的朋友重逢,我們將會與我們的家人重逢。我們將再次見面。」

英女皇​的兒子和王位繼承人查爾斯親王(Prince Charles)兩星期前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他徹底康復後已結束了自我隔離。

英國人正在滿懷疲倦和恐懼地面對健康和經濟挑戰,英女皇​的談話在國民中間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終於退燒了! 英國首相強生病況好轉仍在吸氧

英國首相強生,住加護病房第二天了,好消息是他的病情穩定,已經退燒,代表治療有效果,義大利的確診數也在減少中,但法國跟西班牙就不太妙,法國死亡數破萬,西班牙則是又增加六千多例確診,累積確診14萬,是歐洲第一多。

英國頭版,依舊是首相強生,太陽報寫他之前硬撐為你工作,現在該換你好好待在家,為他祈禱,每日電訊報,則放上代理首相拉布,他一看到記者,馬上就知道大家想問啥。

英國代理首相拉布:「他(強生)有得到妥善的照顧。」

強生目前還住在加護病房內,發言人表示他的病情好轉,高溫已經降下來了但仍有接受氧氣治療。

英國代理首相拉布:「我有信心,他會度過難關,因為如果我對首相有一點了解,那就是他是名鬥士。」

這名躺在病床上的男子,是一名巴士駕駛,強生的狀況,可能跟他類似講起話來氣喘噓噓。

英國確診病人:「至於我的話呢,這實在是很艱困的一段時間,因為我的呼吸(困難),有發燒症狀呼吸急促跟有點累。」

現年46歲的拉布,成為強生的指定代理人,不過強生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權力交出去的英國首相。

旁白:「邱吉爾在1953年,他中風很不情願的交出權力,本來他還想要隱瞞一陣子。」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進行眼部小手術、梅傑流感、布萊爾心臟開刀,都有曾出現短暫無法執行職務的情況,不過現在除了有政府權力真空的問題,還有一個是接下來的好天氣,可能會讓民眾想出遊。

CNN記者:「他們面臨的問題是,我們有一個很長的復活節假期,天氣看起來是會溫和宜人,可能會讓很多英國人外出,目前情況是穩住如果能持續,政府期望能開始將個案數壓下來,但昨天我們得知全英國,仍有超過6100人死亡。」

法國的疫情也同樣很糟,成為全球第四個,死亡病例破萬的國家,確診數破11萬,禁足令繼續實施,而且巴黎更嚴格,從8日開始,上午10點到晚上七點禁止進行戶外運動,因為單日死亡數又再度創新高。

CNN主播:「法國昨(4/7)是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死亡最多的一天,超過1400人死亡。」

就怕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染病沒事,卻把病毒帶給抵抗力沒那麼好的高齡長者。

CNN主播:「我們得到昨天的死亡人數,1400人其中有超過一半,是來自養老院一些是生病的,一些是年長者,他們是最脆弱的一群。」

義大利禁足令繼續實施,拉開社交距離似乎奏效,疫情稍微緩和,單日新增確診雖然還是有三千多例,但數字是三月中以來最低的一次。

西班牙這名病人還打點滴,戴口罩,尚未完全康復,只是從加護病房離開,醫護人員就開心的鼓掌慶賀,由於確診數有下降,西班牙政府打算下周鬆綁封城措施,但8日又新增6千多例確診,增加7百多人死,未來政府的決策可能還會再調整。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  ›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