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口罩限購政策姍姍來遲、每人每周限購兩個,一個38塊台幣!《朝鮮日報》社論批評文在寅政府「不如台灣」

「每人每周限購兩個,一個38塊台幣!」南韓口罩限購政策姍姍來遲,《朝鮮日報》社論批評文在寅政府「不如台灣」

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9日通報,截至當天0時,南韓比前一天0時新增248例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達7382例、51人死亡。南韓政府9日起也推出新的口罩限購措施,民眾除可按照出生年份在藥局等銷售點購買口罩,每人每周限購2個,口罩售價一律定為1500韓元(約合新台幣38元),同時也開放民眾為同戶籍的老人與孩童代購。

由於南韓的口罩限購政策比台灣整整慢了一個多月,保健福祉部長朴凌厚仍誇稱南韓應對疫情是「足為他國模範,已達世界標準」,《朝鮮日報》9日社論痛斥文在寅政府無視人民買不到口罩憤怒,竟還敢往臉上貼金。《朝鮮日報》也再次以台灣的應對為例,表示文在寅讓老百姓買不到口罩、全國超過50人死亡,完全是政府能力不足的問題。

《朝鮮日報》稱,南韓製造業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口罩生產能力更排名世界第二。單以口罩日產量1200萬個來說,對經濟活動人口2800萬的南韓根本綽綽有餘。但是武漢肺炎疫情在南韓爆發50天來,南韓卻陷入口罩供應稀缺的困境,民眾無論怎麼排隊,還是有許多人買不到口罩。

文在寅政府5日宣布「每人每周購買2個口罩」的政策,但親人之間不得代買,除非是幫身心障礙者代購。政策公布後,遭到輿論批評「紙上談兵」、「不知民間疾苦」,文在寅7日下令「擴大代購範圍」,南韓政府8日才宣布可以幫同戶籍的10歲以下兒童、80歲以上老人與長期療養補助金領取人代購。

購買口罩將以代買對象的出生年份尾數為準,周一限尾數為1和6者購買,周二限2和7,周三3和8,周四4和9,周五限尾數為5和0者購買,週末不限,代買者在購買時須出示有效身份證和居民登記證副本。購買口罩地點除了藥局之外,還包括郵局與農協超市,但因後者系統尚未建置完成,目前僅能每人每日購買一個口罩。

《朝鮮日報》稱,政府改善後的代購方式仍被批評「不切實際」,除了要準備證明同居事實的居民登記簿影本,老人的代購門檻訂在80歲也讓許多民眾無法接受。居住在忠清南道的李平熙就說:「去年母親去世,75歲的父親行動不便,無法出門。如果不能代購,我只能背著父親去買口罩,這樣一來我不得不每周請一次假。」

南韓國務總理丁世均8日對口罩問題尚未解決「感到非常抱歉」,他說政府會全力確保口罩生產材料充足、爭取提高口罩生產設備開工率、嚴罰違法生產銷售行為。丁世均也呼籲國民互相體諒,將有限的口罩留給最需要的人,口罩限購措施是為了將醫療資源優先分配給一線醫護人員。他還說:「在感染危險較低的地方,鼓勵使用棉質口罩,自己也會以身作則。」但也有民眾質疑:「不久前,政府不是說棉質口罩沒有效果嗎?」

針對南韓的口罩之亂,曾經刊文稱「好羨慕台灣」的《朝鮮日報》,在社論中再次說明台灣作法,包括1月24日武漢封城後的第二天,台灣就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並且製作網路「即時口罩地圖」,雖然同樣是每人每周限購2個,但台灣一個只要200韓元(新台幣5元)。

更重要的是,口罩短缺就應該積極擴大產量,台灣政府出資建置90台條口罩生產線,並且送給口罩工廠,這讓台灣原來僅有390萬個的日產量躍升到820萬個,4月份還要再增加到1200萬個,這也讓台灣從3月5日每人每周可以購買的口罩數量增加1個。《朝鮮日報》批評文在寅政府,「日產1200萬枚的南韓買不到口罩,原來日產390萬枚的台灣竟然可以讓人民買的到,這完全就是能力不足的問題」。

針對南韓超過7千人確診、51人身亡,文在寅政府還在自誇「反應迅速、防疫傑出」,南韓外交部長康京和為了抗議日本管制韓國旅客入境時也強調「南韓優秀檢測能力領先全球,防疫系統有效阻斷病毒擴散」。《朝鮮日報》引用醫界說法:「連口罩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政府,對種種錯誤應對不但沒有道歉,反而自吹自擂,這無異於是在患者、遺屬與國民的胸口插刀。」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台灣的這位官員,為何備受南韓民眾稱讚?

韓國當地因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確診病患,已經來到 7314 人、死亡人數為 50 人(截自 3 月 8 日晚止),是全世界除了中國外,排名前幾名數一數二嚴重疫區,且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南韓政府實施的快篩檢驗,境內確診人數仍是持續直線上升。

在這短短不到 半個月的韓國疫情變化,想必跌破國內外許多人士的眼鏡,且引起熱議。舉例而言,根據南韓當地新聞報導(3 月 8 日為基準),目前南韓國內以平均每日增加近 400 位確診病患的速度急速成長,疫情可說是豬羊變色。

疫情新聞每日更新,相關報導可說如雨後春筍,讓讀者看也看不完,值得討論的細節太多,但近日吸引我注意的是,民間抑或網路上出現的「不滿情緒出口」的與日漸加深的「歧視」現象。

疫情中的歧視、放大檢視、口水戰

這樣的不滿情緒其實不僅只出現在如今疫情大亂之刻,也經常發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諸如選舉前後、新的社會福利制度,抑或國家實施重大某政策時,除了會興起專家們的討論外,更為貼近我們一般人日常生活的是「意見」(doxa),而這樣最直接表達人民感受,多出現在當代人每天都會用到的網路世界的留言區上。

諸如南韓疫情大爆發,當地社會興起許多不滿聲浪,如指責南韓政府為何在疫情初期,如此「人道」,一出手就是捐贈 200 萬高級防護口罩、10 萬件防護衣,和 10 萬副護目鏡給中國。結果,眼見自身國內疫情已見失控,那句曾被執政者掛在嘴中自豪的「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也被人民大開嘲諷,改成「中國的病人,就是我們的病人」。現今南韓疫情嚴重,中國反過來,也發揮「人溺己溺」精神,回頭捐贈給「最近的鄰國」南韓,除了 N95 口罩 10 萬張外,也加碼回贈 100 萬張醫療用口罩,與防護衣 1 萬套等醫療用品,原本是「善意」的行為,皆遭到南韓人民嚴格檢驗,諸如「泱泱大國怎麼回捐這麼少?」,甚至還有疑似中國捐贈的口罩「不合格」,引起社會譁然,雖然事後被證明成「假消息」,但藉由這樣事件,讓我們看到在這場全球抗疫的緊張局勢下,任何一件小事情,都會遭到人民放大檢視,且萬一一個不小心,不滿情緒的出口,甚至會構成「假新聞」,而這樣的假新聞我們也得提醒讀者們小心,因為就現有台灣法令而言,係涉及散播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63 條之規定移送檢察機關偵辦,最高可科以新台幣三百萬元之罰金。

不滿的情緒出口,連帶產生許多現象,諸如「放大檢視」。比如說,數日前出來道歉的新天地教會教主李萬熙,當他跪地磕頭道歉時,連他戴在左手的特殊金錶,也吸引眾人注目。原來這支手錶是朴瑾惠任期時所推出的「青瓦台紀念錶」,且只贈送給有功人士和貴賓的禮物,但李萬熙萬萬沒想到,當年他所收到的這一金錶,因今日沒有好好發揮教主「社會責任」,於佈道時叮嚀信徒好好照顧自身健康,造成南韓疫情更加失控。其道歉場景,下跪磕頭道歉,加上此有功的金錶,也成為一場反諷的圖像,剎時登上南韓網路熱搜關鍵詞,更加惹怒南韓民眾。

但讓我更為擔心的是,在全國防疫的社會氛圍下,也出現許多「歧視」、「標籤化」現況:諸如不論是南韓當地,抑或台灣許多評論人士,以「戲稱」口吻,稱目前疫情極為嚴重的大邱地區為「南韓的武漢」,著實令人不堪。也許這些人是為了「講解方便」、「指稱方便」,但若反過來想,目前居住在大邱眾多人士,真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區染病嗎?他們並非是自願的「病毒產生者」,只是比較「倒楣」罷了,他們也許只是在這場疫情下,被污名化的一分子。

相較南韓社會百姓間興起的針對國內現況防疫不滿的發言外,較為正面的力量的,即是「仿效」參考他國防疫措施,而近日南韓疫情報導,也讓我們見到「台灣」的影子。有趣的是,這則新聞還是我南韓學長傳訊告知外,連同之前 3 月初時,南韓學校助教也曾好奇向我打聽:在台灣,國民真的只要拿健保卡,就可以來到藥局廉價買到口罩嗎?

台灣的這位官員,為何讓備受南韓人稱讚?

讓南韓人漸漸注意到「防疫有成」台灣的,是這則 KBS 以斗大標題寫著「IQ 180,39歲 的長官(唐鳳),解決台灣的口罩之亂」(IQ 180, 39세 장관이 해결한 대만 ‘마스크 대란’)的新聞。按讚人數超過 5600 以上(對比值為按生氣者 530 則左右;以截稿日期 2020 年 3 月 8 日為準),留言超過3500 則以上,裡面提到的台灣 IT 大臣「唐鳳」,利用大數據、設計出口罩 APP,以及台灣實名制領口罩等政策,有效地控制口罩亂象,值得讓南韓「借鏡」。

細觀留言者,比如按讚人數高達一萬次的最高留言,即稱讚台灣官員「真的帥氣!為什麼南韓沒有這樣的政府官員?我只能難過。」當然,留言區也有許多大開嘲諷梗,戲稱南韓搞政治的官員,只有「IQ80」等。

而這些民眾不滿情緒的出口的留言區,延伸出來的是,南韓政府也火速改良口罩購買政策,推出「實名制口罩購買方案」,預計於 3 月 9 日開始實施,採取「出生年分日」購買的「口罩五部制」(마스크 5부제)及實名制購買──簡單而言,此五部制口罩政策,乃是規定南韓國民得依照自己的出生年的尾數,才能來到藥局,買到口罩。如尾數為 1、6 者限定在周一才能購買口罩;尾數 2、7 者周二購買;尾數 3、8 者周三購買;尾數 4、9 者周四購買;尾數 5、0 者周五購買;周六、周日則不限制,一人限購 2 張口罩。看起來還真的類似台灣目前的實名制購買口罩方案呢。

謹慎面對第二波疫情來襲

平心而論,台灣目前防疫措施做得極好,因為在今年 2 月時,各國皆不看好地理位置鄰近疫區中國極近、且兩國人民交流頻繁的台灣能控制好疫情。甚至,台灣還被預言,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最嚴重的第二重災區。然而,台灣目前病例數,排名呈現往後退趨向,現今為第 16 名。大多數人民有感防疫成效,當然其中我們必須感謝防疫政策決定高層外,更為辛苦的是第一線的防護人員。這樣的成績,也不得不讓人想起,過往台灣人曾以「鮮血」經歷的 SARS 時期,所學得的寶貴經驗。這些防疫績效,也陸續成為不僅是韓國,也是世界各國的借鏡對象。

我們並非造神,也並非是想填充台灣價值,而是把各國報導事實擺在眼前。

全球防疫的日子不知何時才能結束,就我看來,現今的台灣得一步一步做好、甚至是修正眾多防疫措施,因為接下來的我們,更需謹慎面對的,已非是第一波來自中國疫區的境外移入的防疫破口,而是在紛紛傳出疫情鄰國第二波疫情。

當我們面對許多攸關自身健康安全等疫情新聞,更希望歧視、放大檢視,抑或單純流於嘲諷口吻的口水戰,能更少一些。


捐贈 200 萬高級防護口罩、10 萬件防護衣,和 10 萬副護目鏡給中國?🤔絕對不是「中國的病人,就是我們的病人」!完全是因為吹牛國也是山寨國的「一個中國」!😈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