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一位德國醫生設定人體的正常溫度不再是攝氏37度,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

人體的正常溫度不再是攝氏37度,為什麼人類的平均體溫這些年來會越來越低?

中小學25日開學,校園防疫如臨大敵,但「幾度才算發燒」這件事,反而讓全台灣都頓時亂了起來。台北市規定額溫37.5度以上、新北市則是耳溫超過38度,讓不少人都覺得好亂。其實,不光是發燒的溫度,人類的體溫平均值是幾度也是在變動的,研究發現,自前工業時代以來,人體的溫度其實是在逐漸下降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降溫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越來越舒適,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生命科學(eLif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150多年來,美國人的正常體溫(37攝氏度)逐漸下降了約1.6%,自前工業時代以來就是如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降溫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改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越來越舒適。

許多醫療從業者仍然使用古老的、不準確的37攝氏度作為假定的標準,這是1851年一位德國醫生設定的。

「我們的體溫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醫學與健康研究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lie Parsonnet博士表示,「每個人從小到大都知道,我們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但這其實是錯誤的。」

Parsonnet和她的同事們表示,許多醫療從業者仍在使用舊的、不準確的37攝氏度作為假定的標準。而37度是1851年一位德國醫生根據一座城市的2.5萬名患者設定的。

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三組醫療記錄,其中包括體溫測量:從1862年到1930年,對23710名內戰老兵進行了測量;從1971年到1975年對15301人進行了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從2007年到2017年,有150280名成年人參觀了史丹佛大學的醫療保健中心。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21世紀初出生的男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初出生的男性低1.06華氏度。與19世紀末出生的女性相比,21世紀初出生的女性體溫下降了0.58華氏度。

這項新研究並不是第一個發現公認的標準不再準確的研究。在2002年,一項對1935年至1999年期間進行的研究的回顧發現,平均體溫低於標準體溫。女性的直腸溫度讀數(通常被認為是最準確的)範圍在36.8攝氏度到37.1攝氏度之間,而男性的直腸溫度讀數範圍在36.7攝氏度到37.5攝氏度之間。2017年,一項針對35488名平均年齡為52.9歲的英國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6攝氏度。

我們的體溫為什麼下降了?

研究人員說,這些變化並不是因為溫度計的改進。透過研究這些數據集,研究人員發現當儀器相同或相似時,體溫下降的情況會持續數年。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我們會出現這種情況,但研究人員有一些假設。

Parsonnet表示:「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戰勝了自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影響人類的傳染病。即使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炎症的確在減少。身體組織炎症少意味著代謝率低,免疫系統也可以鬆一口氣了。」

我們人類是恆溫動物,無論環境如何,我們都能透過自我調節體溫來生存。這個過程始於身體將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轉化為能量。新陳代謝產生熱量。代謝率和體溫的變化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性別、飲食、健康、一天的時間以及極端的環境條件或疾病和發燒。

研究人員說,在較小程度上,空調和中央供暖可能迫使人類進行了一些進化。身體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能量來維持一個恆定的體溫,於是可以用較低的代謝率運行。Parsonnet表示:「因為我們現在的活動大多在20攝氏度到24攝氏度之間這個舒適溫度中的生活。」她表示還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我們越來越多的久坐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過去的幾代人每天都忙著種地、砍柴,或者在其他方面為生存而苦苦掙扎,而現在,大多數人連續幾個小時坐在辦公椅上,接著是幾個小時坐在沙發上,中間還乘坐著交通工具上下班。

「在生理上,我們確實是和過去不同了,」 Parsonnet說。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體溫的下降是否會繼續,但Parsonnet猜測,隨著幾十年來預期壽命的增加逐漸減少,這種下降可能會逐漸減弱。她也不能斷言體溫下降是否有後續影響。她說:「搞清楚這件事的第一步是要知道它確實正在發生,而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我相信未來科學家和醫生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意義。」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