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在選擇做哪件事情的過程當中,其實大腦的兩個區塊正在展開一場全面戰鬥

做事拖拖拉拉比較快樂?研究指大腦衝突沒好處

當你面前有衣服或一大堆碗要洗,但你正在看電視,多半人會選擇先看電視,拖到最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家事。一般人都會覺得拖拖拉拉做事沒什麼,反正終究都會去做,而且在當下而言,拖延比去做正事更快樂,但科學家發現,在選擇做哪件事情的過程當中,其實大腦的兩個區塊正在展開一場全面戰鬥。

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性的慢性拖延者,現在已有科學證明,這種行為造成的傷害遠超出想像。Business Insider 報導指出,這兩個產生衝突的區塊是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層,前額皮質是大腦中設定長期目標和規範自我控制的一部分,而邊緣系統是負責愉悅、激勵、獎勵的區塊。

前額皮質會告訴你盤子不會自己洗,但邊緣系統會告訴你洗盤子不好玩,如果去做其他事情會比較快樂,所以拖延行為其實是讓大腦反應快樂的區域在運作。雖然看電視感覺比較好,但僅因為它感覺良好,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對你有好處。

一些研究發現,與非拖延者相比,有拖延習慣的大學生在下半學期的學業成績 (GPA) 較低。此外,根據他們的醫療保健記錄,拖延者更有可能生病。其他研究發現,拖延者在選擇拖延時,會產生更高的內疚和焦慮感。如果你堅持這種拖延的習慣,變成慢性拖延症候,甚至與低自信、低能量和抑鬱有關。

因此科學家認為,拖延行為會讓生活品質比非拖延者更糟糕,而且你可能會以為自己只是工作方式不同,或是自己在壓力下才能表現更好的那一種人,但遺憾的是,沒有研究支持慢性拖延有任何好處。

Medical News Today 整理過去拖延行為的相關大腦研究表示,一些研究人員將拖延定義為自我調節失敗的一種表現。一項研究發現,拖延與心理脆弱性正相關。其他研究指出,那些傾向於將任務放到最後一刻的人,可能比同齡人有更低的自尊。某些類型的拖延和神經質有關,神經質是一種人格特質,表示對焦慮、憂慮或挫折感的高度易感性。

有研究發現,與非拖延者相比,拖拉者在拖延時可能會感受到更低的壓力,然而,從長遠來看,他們的壓力可能會以更大的力量影響他們,研究人員還引用先前的研究,顯示拖延與較差的心理健康有關,也與較低的任務表現有關。

至於要怎樣才能治療拖延這種毛病,研究人員已經進行數十項科學研究,他們一次又一次發現,如何看待任務,可以改善拖延的可能性。例如,為了退休做準備而儲蓄,這種任務很抽象,因為沒有直接的截止日期,所以很容易說服自己明天再開始存錢也無仿,這種心態就是導致拖延的原因。

讓任務在腦海中更具體可能有幫助,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人們在腦海裡有一個具體的退休畫面,譬如過著無憂無慮週遊各國的生活,或是窮愁潦倒要兒女接應的慘況,腦袋有畫面的人,他們的行動力會比沒有畫面的人更好。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