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特效團隊進駐,世新耗時3年打造的新大樓藏著哪些科技
過去數十年,以新聞起家的世新大學,替台灣社會培育出許多優秀的新聞人才,然而現今媒體環境跟過去已經有很大不同,數位化、社群化的趨勢下,媒體早已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是媒體人。
正因為如此,教育現場的科技也必須跟上,歷時三年興建,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在今(6日)正式開幕,最大的亮點是與洛杉磯新創 Glassbox Technologies 合作,要將業界最先進的虛擬攝影技術,直接移植到校園中,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更將這座大樓定位成「最新傳播科技的戰略基地」。
移植《阿凡達》特效技術,培訓20名種子教官
這棟全新媒體教學大樓最特別的技術,是位於八樓的虛擬攝影棚,背後的技術是與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新創 Glassbox Technologies 合作。這是一家專精於虛擬攝影技術的新創,過去曾參與《權力遊戲》、《艾莉塔》、《復仇者聯盟》的製作,世新大學也是 Glassbox Technologies 在台灣合作的第一個單位。
該團隊執行長 諾曼(Norman Wang)解釋,10年前的電影《阿凡達》之所以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因為背後技術很複雜,「一開始沒人想投資電影《阿凡達》,因為認為拍不出來。」像《阿凡達》這樣的電影,結合實景、虛景,實體角色、虛擬角色,一切都需要透過數位化技術處理。
過去的拍攝手法都是先拍完實景的鏡頭,再將已拍攝的內容素材,進行後期特效處理。現在的作法是先將場景拍攝完成,或使用事前設計好的電腦動畫繪製場景檔案,再進到具有虛擬結合動態捕捉,以及虛擬攝影功能的影棚,藉由現場的人物肢體表演與臉部表情的捕捉,一氣呵成的動作組合與情節呈現。
虛擬拍攝技術在10年前出現時是非常昂貴,像是《阿凡達》這類大型製作,都是自己發展客製的軟體、硬體,必須經過專業訓練才能操作,很難快速的把技術共享給外部應用。
Glassbox Technologies 所做的,就是把虛擬拍攝技術變得簡單可攜、易上手,技術長安德魯布里頓(Andrew Britton)在現場示範,只需要透過一個結合平板的攝影機,導演就可以很即時地看到虛擬拍攝的影像,方便拍攝現場構思場景,這項拍攝技術搭配不受空間侷限的六軸追蹤以及 ARKit,能讓小型公司用較少的成本,達到虛擬拍攝的成果。
世新大學的虛擬攝影棚內,備有16台動態捕捉系統及太空燈,學生可以快速做出特效場面,也特別向 Glassbox 採購,建置一座具備高端虛擬結合紅外線高速攝影動作捕捉的攝影棚,此外,在技術上也邀請 Glassbox 技術人員,培訓20名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老師作為種子教官。
納入最新傳播科技,助學生與業界接軌
以新聞專業起家的世新大學,過去也曾有過類似的跨國合作,像是今年三月就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建立夥伴關係,世新的師生可以在教學研究上,使用 CNN 的新聞素材,也有機會前往 CNN 總部接受訓練。
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認為,現在的傳播在數位化、社群化的影響下,已經發生巨大改變,「學生為了要跟業界接軌,就必須有最新科技。」這棟耗時三年興建的「全媒體大樓」是一棟地上八層、地下兩層的建築,設有新聞製播、直播串流、音樂與聲音、光雕投影、虛擬影像等教學設備。
「從亞洲規模來看,這是世界第一流的配備。」游梓翔認為傳播技能早已貫穿各學門,媒體早已無所不在,不只是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就連財經、法律專業的學生,也該學習傳播知識,未來全媒體大樓將肩負與業界人士一起實驗的使命,成為「最新傳播科技的戰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