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模式下面把EV偏移設定為-1/3EV或者-2/3EV?🤔應該是「Av」模式。🤣你提到的問題,在這個文章有說明過。😅
關於「MWB手動白平衡」與「露出補正 0EV」的測光誤差
為什麼明明是使用「露出補正 0EV」(請參考底下的畫面)卻大多拍出比標準更高「露出補正 +2/3EV」左右的寫真?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因為有色溫偏差的「人造燈光」額外的「紅外線」會造成「測光表」的誤判!很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紅外線、紫外線影響測光。通常是「紅外線」!因為「紫外線」已經被第一個「UV濾鏡」幾乎濾除掉了。
就算是三波長太陽燈管,也會有一些「紅外線」造成偏差。另外一個則是瞬間伸縮的「光圈」的動作誤差,以及「快門簾幕」的動作誤差。
雖然相機本身的設定是「露出補正 0EV」,但因為額外的「紅外線」造成「測光表」誤判,由於「光圈、快門」的機械動作誤差,才會拍出曝光結果不是標準0EV,而會略微曝光過度的結果。
雖然是這樣,但其實拍出比標準更高「露出補正 +2/3EV」左右的寫真,特別是美食寫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比較明亮的美食寫真,看起來會比較好吃。🤣
所以_S5A0452.CR2想要降低-1/3EV當然就看起來會比較不好。不過,如果是我拍這個啤酒寫真的話,我會使用ISO 800甚至是ISO 400。因為這樣可以在相同的曝光,快門降低到1/30秒(搭配ISO 800)。甚至是快門降低到1/15秒(搭配ISO 400)。這樣畫質的顆粒感也會比較少,畫質比較好。😂
_S5A0472.CR2應該只是剛好放在在「聚光燈」最亮的地方,才會曝光過度。這個問題只能用「閃光燈」來解決光線不平均,反差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在沒辦法使用閃光燈的場合(天花板太高、黑色天花板)又不能換其他光線比較好的座位,就沒辦法解決。我拍的這些寫真,其實「聚光燈光線反差」問題比你還要大。也許以後想要寫「美食写真の達人 II」的時候,這樣的寫真也會拿來使用。😈
2019年 東京8泊9日旅行・続編・2日目、01 ANAインターコンチネンタルホテル東京の朝食
2019年 東京8泊9日旅行・続編・3日目、01 ANAインターコンチネンタルホテル東京の朝食
看不懂「簡化了測光方式」是簡化什麼?如果是我拍_S5A1464.CR2的話,我會設定在:
- ISO 400。太高的ISO會有雜訊,雜訊顆粒太多可能會影響相機判斷正確的色溫。
- AWB。雖然使用MWB完全不會影響MWB判斷的色溫,也完全不會影響後面拍的寫真。但是會讓別人誤會,以為色溫是很正確的「18%灰色」。
- f/8光圈。光圈太大,會有四周的一些暗角與光線不平均的問題,這雖然不會影響MWB色溫,但可能會影響一些「測光」。
_S5A1465.CR2看起來「啤酒杯」是放在比較暗的位置。從杯子底下的影子與桌子邊緣的燈光反光來看。拍「MWB」與「測光」(測光不用拍,只要半按快門就可以知道光圈、快門的測光值)的時候,相機一定要放在實際拍的相同位置。不然光線明暗度會不同,當然拍出來的啤酒寫真的曝光也會不同。
「沒有黃色感覺沒有氣氛」其實只是閃光燈的光線太亮,完全取代餐廳現場的光線!😈如果是「聚光燈」光線不平均,又可以使用閃光燈的餐廳,又想要拍「有黃色感覺有氣氛」,可以把閃光燈的出力調降到1/4或是1/8。然後使用MWB 7(閃光燈+ExpoDisc),也可以不使用,要看餐廳的燈光亮度來決定。😆
_S5A1113.CR2並沒有不好。但如果想要「有黃色感覺有氣氛」你在使用閃光燈的最大問題就是:
- f/8(這個沒有太大的問題,我也會用,而且是在沒有使用閃光燈的時候🤣)
- 1/160 秒
- ISO 320
太高的快門速度,太低的ISO感光度,如果是完全相同的設定,在相同的餐廳拍_S5A1113.CR2,「故意不開閃光燈」再拍_S5A1114.CR2的話,你只會看到一個幾乎全黑的寫真!這樣怎麼可能會「有黃色感覺有氣氛」?😈
相反的,在不使用或是不能使用閃光燈的餐廳,你反而會使用:
- f/5.6(這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無論有沒有使用閃光燈,我也會使用😂)
- 1/60 秒
- ISO 1600
你不會覺的這兩組的設定差太大?
其實我有說過很多次,在餐廳使用閃光燈,不管是要拍美食寫真,還是人像寫真(特別是人像寫真),必須使用「1/50 秒」、「1/60 秒」的快門(不能太低,因為人可能會移動),絕對不能太高!超過「1/80 秒」以上,就開始會有「沒有黃色感覺沒有氣氛」,甚至你拍過很多餐廳人像,背景幾乎非常暗黑的寫真!人的眼睛在現場看的話,應該會差不多明亮,但是因為使用的閃光燈太亮,快門太高,就會變成以閃光燈為主,但是閃光燈又無法照亮整個餐廳,就會有閃光燈的前面的人很明亮,後面很黑暗的問題!
而且拍完全不會動的美食寫真(開箱寫真),使用「1/160 秒」並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幾乎都是使用「1/80 秒」以下的快門。想要拍出餐廳的現場氣氛,想要「有黃色感覺有氣氛」,我的建議是:
可以使用閃光燈的時候(燭光晚餐不適合使用閃光燈):
- f/8
- 1/60 秒、1/30 秒
- ISO 800(1/60 秒)、ISO 400(1/30 秒)
不過,這不是「固定數字」完全要看餐廳的燈光亮度才能決定。🤪
不可以使用閃光燈的時候(使用上面的測光結果):
- f/8
- 1/30 秒、1/15 秒、1/6 秒
- ISO 1600(1/30 秒)、ISO 800(1/15 秒)、ISO 400(1/6 秒)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直接選「ISO 400(1/6 秒)」!🤣例如這個「茶碗蒸し」寫真:
IMG_5766.CR2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1/5 秒
- 絞り値 f/8
- ISO 感度 400
「茶碗蒸し」只是普通的「お碗」而已,所以這個寫真已經是使用24-70mm f/4的「微距」的部分拍攝。因為要補償「微距」會有光圈變小的曝光不足的問題,所以其他美食寫真都是「1/8 秒」「1/10 秒」,這個「茶碗蒸し」特寫,故意使用「1/5 秒」。🤣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1/8 秒
- 絞り値 f/8
- ISO 感度 400
雖然「1/5 秒」有時候也會失敗,會有模糊的問題。不過主要是因為「微距」放大的關係。對我來說,不是微距的情況「1/6 秒」「1/5 秒」大概都沒問題。🤣你可能還需要多多練習。
「快門減慢後應該有提高了1EV了,但是還是曝光不足」當然是因為「在天花板非常高的場合」。因為使用閃光燈,就比較不會有前面「白熱電球」因為「燈光的紅外線」導致測光偏差的問題,但是_S5A1499.CR2沒有「橙黃色」的感覺,所以想要「有黃色感覺有氣氛」就會比較難。你應該要降低閃光燈的亮度,甚至要降低到1/8或是1/16以下。
_S5A1509.CR2就會有我前面說,人物太亮,背景太過黑暗的不自然的問題!因為你在餐廳現場看到的光線,應該完全不是這樣!解決辦法可能是:
- 閃光燈的亮度降低到1/16。
- f/5.6
- 1/30 秒(對方是坐著,沒有移動的問題)
- ISO 1600(要看不開閃光燈的時候測光來決定,可能需要提高到ISO 3200、ISO 6400)
等你有空的時候,可以再回去這個餐廳拍看看,這裡剛好可以讓你練習使用閃光燈的MWB 7,又可以練習看看使用閃光燈也可以「有黃色感覺有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