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900億元,打造台灣DRAM製造中心對抗南韓!台最大外資美光如何抓住AI大商機?
10月中在美國舊金山漁人碼頭,美光舉辦40週年慶 Micron Insight 活動向全球媒體分享美光近期的策略發展。
美光與台灣關係密切:投資900億元,擴大徵才
美光是全球第三大記憶體製造商,僅次於三星與海力士,同時也是台灣最大外資。2016年美光與原本台塑集團旗下 DRAM 製造商華亞科合併,成為台灣最大外資,目前在桃園與台中設有晶圓廠,近期美光也在台中設立後段封裝測試廠,將台灣打造成一條龍 DRAM 製造中心,並且招聘近千名人才,力抗南韓。
今年美光擴大對台投資,七月總投資金額達30億美元(約新台幣900億元),光是在台中的投資額就高達300億元,而美光的對台投資讓今年整體外資投資台灣由「負轉正」。
美光在此時大舉投資徵才,與AI時代的記憶體需求大爆發密不可分。
資料中心AI訓練需求大
以資料中心來說,AI 訓練需要大量的 DRAM 與 NAND 需求,美光執行副總裁暨事業總監 Sumit Sadana 指出,作為「AI訓練」的伺服器其 DRAM 與 NAND SSD 的需求暴增,2021年一般功能的伺服器其容量需求為366G,但AI訓練用的伺服器將暴增至2.5T,是其6.8倍。
美光科技總裁暨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指出,「記憶體應用的結構性變化,已經從單一PC與行動,走向資料中心、車用與機器學習等複雜又多元化的時代而且『客戶需求驅動』力量明顯。」
相比手機與 PC,資料中心對於低延遲、高頻寬與低耗能的記憶體需求更為強烈。
面對這樣的結構性轉變,美光採取發展全面又謹慎的發展藍圖,美光技術開發執行副總裁 Scott Deboer 就指出,「對於現有的手機與PC等領域需求確保產能無虞,但另一方面也大膽投資研發新記憶體,順利度過記憶體需求的結構轉型時期。」
近期產品策略:DRAM與NAND走向3D立體堆疊
雖然現今 DRAM 主要營收來源為手機、PC 與標準型伺服器,繪圖 DRAM(GDDR)佔比還不高,但隨著 AI 時代到來,資料中心採用 GPU 晶片,作為搭配CPU異構計算訓練(Traning)之用,讓 NVIDIA 與 AMD 業者對於繪圖 DRAM 下單量大增。美光已經正式量產 GDDR6記憶體,並且打入 NVIDIA 最新 Turning 架構的 GPU RTX 20系列。
而在 NAND SSD 資料中心方面,美光推出業界第一個 Quad-Level Cell(QLC)NAND SSD 瞄準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領域。
中長期產品策略:次世代記憶體3D Xpoint
但現有藉由 GDDR 與 QLC SSD 等封裝技術革新就能滿足 AI 時代資料中心的需求嗎?
為了保有長期的競爭優勢,美光投資新世代的記憶體3D Xpoint,創造介於 DRAM 與 DAND 之間的產品型態。
美光運算與網路業務部門副總裁 Tom Eby 指出,由於3D Xpoint 產品才剛推出,「還在研發初期,無法精準預測客戶對於新產品的需求有多大,」但他深信「就算這三種產品彼此之間有相互取代作用(如3D Xpoint 吃掉部份 DRAM 市場),DRAM+NAND+3D Xpoint 三者加總起來,可以一起把記憶體 IC 總體產值做大。」
有別於三星與海力士,產品組合最為完整
不過,在繪圖記憶體、高頻寬記憶體與次世代記憶體大數據與 AI 最為相關產品領域,美光都要面對三星、Intel 與海力士的競爭,並非獨有技術,以技術推時程來看,美光並沒有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美光市佔率也並非最大,但美光的產品組合卻是最為完整的。
美光科技總裁暨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在會中強調,「美光和三星與海力士等記憶體競爭廠商最大不同點就是『Portfolio'。」因為這世界上僅有美光一家廠商能同時提供,DRAM 混合記憶體立方體 (HMC)、 NAND 快閃記憶體、NOR 快閃記憶體、固態儲存 (SSD)與相變記憶體 (PCM)的公司。
滿足客戶的記憶體多樣性可選擇,以適應不同的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成美光強項。舉例來說,在自駕車領域 為了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無論是與感測器融合處理、路徑規劃相關的儲存子系統,還是與黑盒子相關的儲存子系統,各種記憶體和存放裝置,從固態硬碟(SSD)到 NAND 快閃記憶體、NOR 快閃記憶體再到低功耗 DRAM 和 GDDR6都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