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斥資2億英鎊買下Hullavington二戰飛機場來打造測試跑道、為展現電動車決心

為展現電動車決心,Dyson 斥資 2 億英鎊買下二戰飛機場來打造測試跑道

一向非常勇於研發創新、源自英國的家電品牌 Dyson 在近日又有驚人之舉,那就是他們為了要做電動車,竟然包下了一整個二戰飛機庫。

Dyson 善於研發創新並不是什麼新聞,,而他們也在日前宣佈將入駐重新修復的 Hullavington 飛機庫,在機場園區的下階段開發計劃也即將展開。

在這一波計畫當中,Dyson 與斯特林建築獎獲獎建築師 -- 克裏斯·威爾金森合作,針對飛機庫進行修復及重新規劃,改造成現代與工業工程設計元素並存的工作空間,將為二戰時期的老舊飛機庫帶來新的生機。

二期計劃中列出下階段機場開發內容,Dyson 擬為此投資 2 億英鎊,包括超過十六公里長的車輛測試道,用於車輛開發與檢驗。計劃中還提及將建設 16,300 坪的公共空間,可容納 2,000 多人,包含咖啡廳、體育中心、休閒活動空間和配套技術設施等。

直至今日,Dyson 技術中心已投資 8,400 萬英鎊,修復兩座 1938 年代所建造的飛機庫,Dyson 汽車研發團隊的 400 名成員也先後進駐先進的汽車研發中心,另有三棟建築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另有約 4,500 坪的測試空間。

目前預計在 Hullavington 機場做的測試有:

  • 動態操控測試道:用於評估和調控車輛駕駛、操控、方向盤和煞車等各方面性能的專用車道 →車輛穩定動態平台: 一塊鋪設瀝青的龐大區域,用於測試車輛穩定性
  • 越野試道 :一條混合駕駛試道,模擬駕駛車輛越野穿過多變地形時面臨的挑戰
  • 山路和操控路面: 模擬具有挑戰性的高速公路路線,包含不同難度的轉彎和高度變化
  • 高速公路路線:以最快速度來測試車輛和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功能的測試道
  • 測試坡道:不同斜度的坡道,用於測試動力系統的功能

Dyson CEO Jim Rowan 表示:「Dyson 日益擴大的汽車團隊已經入駐位於 Hullavington 機場的現 代化飛機庫。這裏將很快變成一個世界級的車輛測試場,我們計劃投資 2 億英鎊,為英國創造更多高技能就業機會。我們現在的工作重點是開發下一階段的汽車項目,強化 Dyson 作為全球科技研發公司的良好聲譽。」

關於 Hullavington 機場

Hullavington 機場於 1936 年建造,當初英國空軍部擬在此建立一所飛行訓練學校。最初機場的跑道還是草地,最早使用該機場的飛機是雙翼飛機,但隨著 Hullavington 迅速成長,日漸成為一座重要的機場,而隨着二戰爆發,來自同盟國的高級軍官集結在 Hullavington 機場,在 1940 年以前,Hullavington 機場成為一座空軍基地,這裏有蚊式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蘭卡斯特轟炸機、道格拉斯波士頓轟炸機、北美米契爾轟炸機和 GAL「莽漢」軍用運輸機等許多機型,二戰結束前,該機場的飛機超過 1,000 架。1995 年以後,機場大部分區域被廢棄,直到 2016 年,Dyson 在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收購了這座機場。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Dyson宣布放棄造車:曾投入數十億英鎊,現在想賣都沒人要

以吹風機、真空吸塵器等小家電聞名的英國科技品牌Dyson,曾經在2017年宣布進軍電動車產業,並且預備了20億英鎊,還從奧斯頓·馬丁招攬人才,組建了造車團隊,風風光光的開始了他們的造車工作。不過,在前兩天,Dyson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發佈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他們放棄了造車的計畫。

汽車作為最古老的工業之一,近幾年吸引了越來越多勇敢的創業者。具有冒險創新精神的詹姆斯·戴森也不會放過這一充滿挑戰領域。不過,戴森的造車夢直到2016年才真正開始。

Dyson造車的態度非常認真。在資金上,並不缺錢的Dyson預備了20億英鎊;為了組建好造車團隊,相繼挖角了前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英國豪華跑車製造商奧斯頓·馬丁等諸多車廠的技術人才;在電池、電控系統等電動汽車關鍵的配套技術上,戴森還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總部位於密歇根州的固態電池初創公司Sakti3,2016年也還計畫斥資14億美元建立了固態鋰電池工廠。

2018年汽車業進入寒冬,戴森曾透露將在新加坡工廠生產新車,預計於2019年完成首批汽車,2021年正式下線;還計畫在英國成立技術研發中心,並已經圍繞造車申請了一些專利。

不過,計畫趕不上變化。三年過去了,戴森只設計出了概念車模型,但賣一隻上萬元的吹風機和賣一台上百萬的汽車並不能相提並論。設計只是汽車工業的一環,之後還有根據用戶市場競品等因素的產品調整、銷售、交付、充電、售後等環節。

而更重要的是,現代的造車技術能與傳統車廠競爭的便是技術,包括自動駕駛和三電技術。而技術研究投入成本大,研究週期漫長,研究的方向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注定了,耗到技術真正成型了,也未必還能對得上市場和用戶的胃口。

幸好這三年的造車路也不算白走。戴森在郵件中表示,未來還將投入精力在固態電池、傳感器、視覺系統、機器人技術、機器人學習和AI開發方面。

但是就連驕傲的戴森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傳統車廠目前的日子都已經不好過,汽車賣不出去,紛紛選擇裁員、抱團,更不用說沒造車經驗沉澱、資本支持的新玩家了。

當年,有很多人猜測「戴森」牌電動汽車長什麼樣,跑多快,有什麼特性?現在看來是再也不會有答案了。

造車的比賽已經初步見分曉。苦心經營十年的特斯拉已經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憑藉Model 3打開了市場,但儘管已經突破了量產瓶頸,有了受市場認可的車型,還是有很多的問題要克服。此外,還有蘋果、谷歌這種試圖要切入賽道的科技巨頭,以及還有很多至今還沒走出“PPT造車”的創業公司。

在造車路上,倒下的不止是戴森,未來可能還有更多。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