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從1906年被發現,靠AI影像判讀,重建大腦神經纖維結構

靠AI影像判讀,重建大腦神經纖維結構——阿茲海默症有救了

長期以來,在醫療領域的市場缺口中,阿茲海默症可說是最急迫的一個。因為阿茲海默症從1906年被發現,歷經百年之後仍然無藥可解,而台大醫學教授曾文毅嘗試將核磁共振成像(MRI)觀察神經纖維束的技術,轉向臨床的應用,從而重建出大腦中的神經纖維結構,提供醫療診斷一個更堅實的依據。

目前美國約有530萬阿茲海默症患者,其2017年度醫療支出預估高達2,590億美元,約是癌症醫療支出的兩倍。如果沒有新突破性的療法出現,在人口老化及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步入老齡後,預估2050年患者人數將暴增至1千6百萬人,支出將達1.1兆美元,占總醫療支出之25%。

然而很不幸的,阿茲海默症新藥研發失敗率高達99.6%,是所有疾病新藥開發中,失敗率最高的。且在2003年就再無新藥上市,也說明了各種可能的技術突破與介入治療的急迫性。

曾文毅採用先進的影像技術——水分子擴散頻譜造影(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來偵測神經纖維的方向及長度,從而重建出大腦中的神經纖維結構,發現腦神經三維網格結構,這種符合立體空間向度的三維結構,正可以說明人類的腦部是如何正確判讀空間資訊的立體位置。

超高解析度的擴散頻譜造影影像掃瞄,發現腦神經可能隨身體主軸的三個方向,發展成一個規則的棋盤式神經纖維網。

如今,這個技術突破已經轉向臨床的應用,從自閉症、過動症、成癮與強迫症等神經性與精神疾病的神經連結是否有異常或缺失,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變化與疾病症狀、嚴重程度及基因的關係,曾文毅表示,現在有了AI的影像判讀,可以加速轉換到臨床醫療上,讓醫療診斷的依據更加可靠,加上和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學者合作,繼續探索神經元網路潛在的架構原理以及運作模式,預計將對阿茲海默症等預防、治癒或延緩帶來新的突破。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