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Pay支付品牌正式亮相,結合金融卡要讓行動支付更普及、Apple Pay登台2天徹底打趴本土T-wallet

「台灣Pay」支付品牌正式亮相,結合金融卡要讓行動支付更普及

在金管會、財政部指導下,財金公司成立的「台灣Pay」聯合國內多家金融機構,以成為國家級支付品牌為目標,瞄準金融卡支付市場,將金融卡支付功能整合到手機,以吸引更多人使用行動支付服務。

國內金融卡發行量截至8月為止,流通的金融卡已超過9700萬張,平均每人擁有超過4張金融卡,發卡量佔國內「支付卡」整體市場的的44%,去年金融卡交易額超過台幣8兆元。

國內金融卡隨著科技發展不斷演化,財金公司在民國76年推出磁條金融卡,95年又推出晶片金融卡,到民國103年TSM行動金融卡在國內問世,讓民眾可將手上的金融卡虛擬化整合到NFC手機中,今年又進一步推動HCE雲端及代碼化,將金融卡雲端化、代碼化整合到手機,今天正式發表「台灣Pay」支付品牌,看好幾乎人人都有的金融卡市場,結合遠端及近端支付、轉帳、繳稅,希望發展為國家級的支付品牌。

財金公司董事長趙揚清表示,國外支付服務多以信用卡為主,使用時還必需搭配特定的行動裝置才行,以成為國家級支付品牌為目標的「台灣Pay」要讓行動支付成為人人都能使用的普惠科技,以人人幾乎都有的金融卡為首選支付工具,未來將提供更方便的支付服務。

在今年9月財金公司發表了台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首波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合作金庫、新光銀行、第一銀行等12家銀行合作,明年將擴大至26家銀行,讓合作銀行發行的金融卡整合到「台灣Pay twallet+」或是透過自家的行動網銀app,用戶在店家消費結帳時,以手機app掃描共通支付的QR Code,輸入支付金額,經銀行支付系統驗證交易安全後,從用戶持有的金融卡的銀行帳戶中扣款。

由於QR Code掃碼付款不需要支援NFC,因此可以跨iOS或Android平台使用,只要手機具備相機功能就能掃描店家的QR Code,以金融卡背後的銀行帳戶付款。但目前財金公司先推出Android版本的「台灣Pay twallet+」app,iOS版本預計明年第二季才會推出,現階段iOS用戶若想使用共通支付QR Code掃碼付款,可向合作的銀行業者查詢是否在行動網銀中開放這項支付功能。

透過共通支付QR Code,讓小型甚至微型商家,例如街頭藝人、商圈攤販向合作銀行申請連結帳戶的QR Code,讓民眾消費時以手機app掃碼支付,完成付款給店家、打賞給藝人的過程。

除了一般消費,台灣Pay也能用來支付公用事業費用、繳稅,例如現在已能用台灣Pay繳地價稅,為鼓勵用戶使用台灣Pay繳地價稅,祭出10萬元旅遊金、Gogoro 2電動機車等抽獎。

另外,財金公司也開放台灣Pay的P2P轉帳服務,民眾和親友聚餐分攤費用時,只要以app掃描親友手機app產生的QR Code,輸入轉帳金額,就能將分攤的金額匯至親友的銀行帳戶。


「台灣Pay」?think很明顯什麼「野菜Pay」都沒用!yell

汗顏!Apple Pay登台2天已經綁定41.5萬張信用卡,已徹底打趴本土T-wallet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市占率不到5%,又想做支付標準?台灣Pay的平台夢為何推不動

過去一周,外界對於「台灣Pay」的批評沒有少過。立委許毓仁認為,目前台灣Pay旗下行動支付市占率不到5%,導入商家也非常少,民眾熟悉度也不佳,且今年光是8家公股行庫推廣台灣Pay的行銷預算,就高達新台幣6,745萬元,明年恐怕需要整個「打掉重練」。

似乎認為外界有太多誤解,台灣Pay董事長林國良大動作臨時召開記者會,強調台灣Pay不和其他業者競爭,重點是要打造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因此沒有「打掉重練」的問題;央行也認同說,台灣Pay未來有助於提高行動支付使用率。

回到最根本問題,台灣Pay到底跟你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性?

不做品牌跟業者競爭,台灣Pay董事長:我們是中立平台

針對立委批評台灣Pay旗下行動支付投入大筆行銷預算,市占率仍沒有成效。台灣Pay董事長林國良端出數字回應,截至今年九月,串接商家數超過9萬家、整合生活帳單與稅單逾5,700種、可使用卡數達949萬張卡、交易金額逾520億,且1到9月的交易金額,是去年同期成長的3倍。林國良認為,台灣Pay業務推動已初具成效,沒有打掉重練的問題。

台灣Pay不只做行動支付而已,還承擔「支付大平台」的重任,目標制定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解決市面上支付工具各有一套規格。台灣Pay這套共通標準,能解決商家多對多串接、民眾下載一堆App的困擾,無論是支付業者發展的「自有錢包」或加入「共用錢包」,都可以加入「共通支付標準」與服務網絡,讓一般民眾及商店都能用更低的門檻使用行動支付。

台灣Pay的背後,是由跨行支付結算機構財金公司所主導,本身是一個「中立平台」角色。現在大家之所以可以24小時跨行提款,就是財金公司在背後推動金融跨行資訊系統、即時跨行結(清)算業務等。

一直以來,財金公司的任務都是在打造台灣金融基礎設施。現金時代做跨行轉帳、提款;邁入行動支付時代,則是制定共通QR Code標準。銀行的客戶,能藉由銀行行動網銀連結台灣Pay,進行掃碼支付與轉帳等功能。

這可以用信用卡交易來理解,各家銀行分別發行自己的信用卡,刷卡機幾乎都能收款交易,這背後就是靠VISA、Mastercard、JCB這些國際組織的共通標準,讓消費者無論持有哪一家銀行的卡片,有刷卡機幾乎都可以消費。

目前台灣Pay除了8家公股銀行外,還有上海、台北富邦、國泰世華、中華郵政、永豐、玉山、台新、中國信託、以及淡水一信、農金資中心、南農中心等22家民營及基層金融加入,預計今年底,會再增加6家。

財金公司主導的台灣Pay,就是要成為中立平台角色,確保QR Code支付效率及交易安全,前端商戶與消費者則由各支付業者經營。中央銀行也表示,台灣Pay QRCode共通支付標準,是希望國內支付業者都能公平、自由加入,「 有利不同品牌支付業者互聯互通,以提高行動支付使用率 。」

加入共通規格?電支業者各自有盤算

不只在國內推動共通標準,考量到海外遊客需求,台灣Pay已在去年11月,整合「EMV國際通用掃碼支付」,這也是今年VISA在台灣市場的重點策略之一。

除了目前支援的金融卡、信用卡,台灣Pay下一步規劃將電支、電票業者也納入共通標準內。現階段已經跟街口支付、歐付寶、橘子支付、簡單支付、國際連5家電子支付業者,以及悠遊卡、一卡通、icash、有錢卡4家電票公司,共9家完成MOU簽訂,未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通過後,會把電票及電支機關條例合併,將建置電支電票跨機構共用平台,意味屆時台灣Pay成為支付大平台,點開後消費者想用哪家自行決定。

然而簽訂MOU並不保證日後一定會加入台灣Pay共通規格,目前主流的支付業者是怎麼想的呢?

以LINE Pay一卡通、街口支付兩大代表性業者來說,都有各自的QR Code規格,兩家業者都一致表示,規格整合牽涉系統變更,需要改動的技術成本非常高,此外這些業者已握有高市占率,自然沒有變更規格的急迫性與必要性。台灣Pay共通規格想法雖好,未來是否能順利整合,仍有不少挑戰在前方。


市占率不到5%?🤔果然是「野菜Pay」都沒用!😈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