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很多人常常使用的dpreview、DxOMark都是非常不專業的網站!雖然表面上好像非常的專業、客觀的,但其實一點都不專業,相機的比較也不公平,DxOMark甚至只有奇怪的、沒任何意義的「數字」以外,其他什麼都沒有!
所以我去dpreview、DxOMark都只是去隨便看看而已,不會當作主要的「購買相機」的決定的參考!因為我看過N次dpreview、DxOMark網站,這次就說明一下,為什麼dpreview不值得參考,也不專業!
按照dpreview的測試結果,很顯然「2017年8月4日(金)発売予定」的Canon EOS 6D Mark II比「2012年11月30日に発売」的初代Canon EOS 6D還要差!Canon EOS 5D Mark IV也不用考慮,很明顯,最好還是直接買Nikon D750!
移動到其他地方看一下,「雜訊顆粒」就會更明顯。
下載「Canon EOS 6D」的RAW檔案,在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4把「明るさ調整」提高到最高的「+3 EV」還是非常的暗,嚴重曝光不足。
下載「Canon EOS 6D Mark II」的RAW檔案,然後按「x1」的100%比例,當然,要記得手動關掉「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
這是「Canon EOS 5D Mark IV」的RAW檔案,在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4的「明るさ調整」最高只有+3 EV,想要提高到+6 EV、+10 EV顯然需要更專業的其他寫真處理程式!
下載Nikon D750的RAW檔案,然後用Capture NX-D把「露出補正」提高到「+3 EV」看起來還是太暗!
「露出補正」最高可以提高到「+5 EV」看起來還是太暗!想要提高到+6 EV、+10 EV,一樣需要其他更專業的寫真處理程式!
在另外一個相機的Read review的網頁,現在還沒有「Canon EOS 6D Mark II」,只能比較一下「Canon EOS 5D Mark IV」與不是同樣等級的「Nikon D750」。在同樣的「ISO 51200」雜訊顆粒似乎差不多,但是Nikon D750便宜很多,不如直接買D750!
「Canon EOS 5D Mark IV」與同樣等級的「Nikon D810」比較的話,很顯然「Nikon D810」比較差,甚至比「Nikon D750」還要差!
因為還沒有「Canon EOS 6D Mark II」,所以就比較一下「Canon EOS 5D Mark IV」與「Canon EOS 6D」,雖然不太一樣,但是沒有很明顯的優異差別。所以「Canon EOS 5D Mark IV」與「Canon EOS 6D」好像差不多,好像EOS 6D的RGB雜訊比較多一點點,還是買便宜的EOS 6D比較好。
比較一下「Canon EOS 5D Mark IV」與「SONY A9」的話,在「ISO 102400」似乎也沒有很明顯的優劣,當然是買「SONY A9」比較好!還有「5軸防手震」
比較一下「Canon EOS 5D Mark IV」與最頂級的「Canon EOS-1D X Mark II」的話,在「ISO 102400」似乎也沒有很明顯的優劣,RGB雜訊顆粒看起來好像差不多,所以還是買「Canon EOS 5D Mark IV」比較好。
為什麼dpreview、DxOMark都是非常不專業的網站?下載許多的RAW寫真檔案,請注意「Av(絞り数値)」的「光圈值」就會看到,竟然有的是「f/5.6」有的是「f/8」!
「測試」絕對要在完全一樣的光線設定、相機設定... 完全公平的情況下測試,才能看到「公正」的結果。但是因為「光圈值」有的是「f/5.6」有的是「f/8」,所以前面的「雜訊」比較圖,有些看起來比較模糊,有些看起來比較清晰、銳利,讓某些人「誤以為」看起來比較模糊的DSLR比較差、很差,其實是dpreview不專業的錯!
另外,下載的RAW檔案,因為有使用「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而且設定在很高的位置,所以需要自己動手關閉!
在「Canon EOS 5D Mark IV」關閉「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才能看到真實的結果,不然會誤以為畫質非常好。
因為「Canon EOS 5D Mark IV」是「約3040万画素」與最頂級的「Canon EOS-1D X Mark II」只有「約2020万画素」,所以同樣是「+1」的「100%」比例顯示的時候,「Canon EOS-1D X Mark II」看起來會比較小一點。一樣都是關閉「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RGB雜訊能力好像沒有很明顯比「Canon EOS 5D Mark IV」好很多。看起來差不多。
當然,下載Nikon D810的RAW寫真檔案也一樣,因為有使用「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所以看起來畫質好像非常好。
關閉「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就會變成這樣。
在旁邊的「 i 」按一下,就會看到EXIF資訊。「絞り値」的光圈是使用「f/5.6」。如果所有的DSLR的全部測試,都是使用「f/5.6」那也沒什麼問題。只要「一樣的設定」就可以公平比較。但很顯然不是很公平。
在SONY的「Image Data Converter」一樣可以看到我下載的SONY A7、A7II、A9的「絞り値」的光圈是使用「f/5.6」、「f/6.3」、「f/8」。竟然有3種不同的光圈!所以,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結論「dpreview、DxOMark都是非常不專業的網站」的事實!
在SONY的「Image Data Converter」一樣要關閉「ノイズリダクション」雜訊消除的功能,才能看到「真實的畫質」的情況。
光圈有使用「f/5.6」、「f/6.3」、「f/8」,當然「快門速度」也就不會一樣!現場的光線亮度也可能會不一樣!
更不用說,使用的測試鏡頭更不可能一樣!
測試DSLR「本体」的話,無論是什麼品牌,絕對只能使用相同的一個鏡頭,要如何轉接同樣的鏡頭到不同品牌的DSLR,當然是測試網站自己要想辦法解決。使用不同的鏡頭,當然也就會因為「鏡頭因素」影響到「寫真的畫質」的結果!
所以,結論已經在最前面說過了,dpreview、DxOMark只能隨便看看就算了,不要用這兩個網站的測試結果,來決定你想要買哪一台相機。
OLYMPUS也有專用的RAW寫真處理軟體,但是需要「相機序號」才能下載(與Canon一樣),必須先去弄一個序號,才能下載,其實在Google隨便搜尋「OLYMPUS番号」就能找到「BEH507231」的序號。
OLYMPUS Viewer 3 ソフトウェア ダウンロード
很明顯,RAW寫真的顯示速度極為超慢無比!使用100%比例的時候,有很長的時間,都只能看到這種非常模糊的寫真!
一樣要關掉「ノイズフィルタ」與「偽色抑制」功能,才能看到比較真實的RAW的寫真。顯示RAW的速度都這麼超慢,當然RAW轉成JPEG也不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