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亞洲又踢鐵板,新加坡叫車服務GrabTaxi拿下多數東南亞市場

Uber 亞洲又踢鐵板,新加坡叫車服務 GrabTaxi 拿下多數東南亞市場

Uber 搶攻亞洲市場踢到鐵板,不僅在中國須對抗有騰訊、阿里巴巴和蘋果三位富爸爸的滴滴出行,印度最大叫車服務 Ola 也是一大勁敵。不過在人口 6 億、幾乎是美國人口兩倍的東南亞市場,另一個主打在地叫車服務的 GrabTaxi 迅速崛起,目前在東南亞推出服務的城市已經超過 Uber。

東南亞叫車服務市場前景看好

東南亞的叫車服務市場前景看好,根據《華爾街日報》,到 2025年,東南亞叫車服務市場預計將成長至 131 億美元,較 2015 年的 25 億美元成長 5 倍。而隨著東南亞新興市場的智慧型手機使用人數迅速攀升,也帶動了叫車服務 App 的發展。其中,叫車服務 App GrabTaxi 無疑是目前最大贏家,

研調機構 App Annie 指出, GrabTaxi 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 iOS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叫車服務 App 綜合下載排行榜皆位居第一,站穩東南亞市場。此外,在部分東南亞國家的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中,GrabTaxi 的活躍用戶也比 Uber 多。

推機車計程車、現金支付,在地化服務站穩利基

擁有 16 億估值的 Grab,在 2012 年於新加坡成立,其叫車服務已推展到東南亞地區的 6 個國家、30 個城市,約為 Uber 的兩倍。根據《華爾街日報》,Grab 從本土市場需求出發,主打在地化服務,是 Grab 與 Uber 的差距所在,也是最大優勢。

例如,Grab 在塞車嚴重的城市(如胡志明市、雅加達等)推出機車計程車,Uber 隨後也跟進。另外,在僅有少數人擁有信用卡、沒有銀行帳戶的東南亞市場,Grab 是第一個提供現金支付的叫車服務。Grab 也提供包裹運送服務來幫助當地的電子商務新創,過去受限於缺少地址或路況糟糕,有些包裹難以順利交到顧客手上。Uber 也有提供快遞服務,然而目前僅限美國地區。6 月時,Grab 更開始試營運馬來西亞到新加坡的跨境共乘服務,讓馬來西亞居民以較低的交通費進入物價較高的新加坡。

除專注發展東南亞在地化服務,Grab 也與其他叫車服務組成全球聯盟,共同對抗 Uber。其中包含美國的 Lyft、印度的 Ola 和中國的滴滴出行,各家使用者使用任一種 App即可在其他國家使用合作聯盟的叫車服務。

Uber 跟進創新,口袋深有利長期發展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面對估值約 680 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Uber,斷定 Grab 打敗 Uber 還言之過早。Uber 日前籌措 140 億美元融資,將成為 Uber 全球擴張和佔領各地市場的重要動力。龐大的金流也讓 Uber 有能力網羅頂尖工程師與開發重要技術。長遠看來,Uber 對亞洲市場的投資可更穩定持久,可能因此對「口袋沒這麼深」的 Grab 造成壓力。

面對各地本土業者的競爭壓力,Uber 也跟進推出創新服務。例如 5 月推出的食物外送服務 UberEats 選擇新加坡作為亞洲第一個發布國家,共乘服務 UberPool 也於近日於雅加達和馬尼拉推展至新加坡。


「值約 680 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就算「開罰100萬元」、累計近「6000萬元」絕對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yell只要「1秒」就賺回來了!yell

公平會:Uber「免費加入最夯共享平台每周多賺上萬」等語誤導民眾,開罰100萬元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不只外患還有內憂,Uber在美國遭到3.5萬名Uber司機集體訴訟

最近Uber不但遭到各國政府的訴訟,內部也面臨一些問題。Uber 的司機,對於Uber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是僱員、「合夥人」,還是獨立承包商?恐怕是Uber自己要想清楚的一件事。

今年 4 月,美國加州和麻州的 38.5 萬名 Uber 司機對 Uber 提起了集體訴訟。控訴 Uber 把司機當作了外包工,許多費用無法報銷,自己的福利等也得不到保障。

關於這件案子, Uber 與司機其實之前達成了總額約 1 億美元的和解協議。這看上去是一大筆錢,但真正落實到每個司機身上其實只有 24 美元。並且加州地方法院以共享經濟的長遠發展為由否決了該和解協議。

9 月 11 日,Uber 與司機共同向法院提交聯合報告,要求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給予為期 60 天的商討期限,以便於雙方有機會達成和解協議。據彭博社消息,Uber 在聲明中向法院明確提出,還沒有結束和談的打算。同時,在提交的聯合報告中,雙方還表示:

雖然地方法院之前否決了初步和解協議,但雙方將繼續磋商,以便於達成協議。

Uber 的 CEO Travis Kalanick 曾表態,如果把司機當做全職僱員,將會扼殺一個新的商業創新,並且許多司機也希望保留自己靈活的身份和工作時間。

但其實,不建立僱傭關係,除了保持司機的寬鬆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讓 Uber 節省了一大筆用人成本。司機不算是公司員工,公司即可不必代扣和繳納所得稅,不必承擔員工的社會保障。

而同樣作為共享乘車服務的 Lfyt在今年 6 月,也就同樣問題和司機 Lyft 與司機達成 2700 萬美元的和解協議,將司機歸為獨立承包商。

Uber 司機對於 Uber 的滿意度一直不高,這次的事件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爆發點,如果無法達成和解,保證司機利益,穩固基礎環節,Uber 恐將喪失自己的優勢地位。


控訴 Uber 把司機當作了外包工?think自己要跑去被超爛的Uber利用!要怪誰?yell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蘋果  ›  App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