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對不起的價值、從日本的「謝罪」文化看歐巴馬的廣島參訪

不說對不起的價值──從日本的「謝罪」文化看歐巴馬的廣島參訪

還記得來日本之前,在台灣的電影院看了由宮藤官九郎擔任編劇的《謝罪大王》。整部戲充滿了獨特的宮藤式幽默,以誇張的演技表現「謝罪的精髓」,是一部讓人不緩頰都難的喜劇片。片中飾演主角「謝罪師」的阿部貞夫大喊:「如果謝罪就可以了事的話,就真的不用警察了!」的場景,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當然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不可能完全如同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可以經由道歉來解決所有事情。不過我們也無法否認,日本人將「謝罪」視為一件很重要的社會/道德規範。

在許多日常生活的場合中,若單單一句抱歉就可以將衝突和平收尾的話,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在法律訴訟中,有些人會說最好不要先向對方道歉,因為一道歉,就代表你有歸責性且犯錯在先。而在國際/外交場合,謝罪一事,往往顯得更加複雜。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今年伊勢志摩會議結束後的 5 月 27 日造訪廣島。此行被日本各大新聞社解讀為是為了在卸任前,以現任總統的身分表態,以實踐他 2009 年在布拉格作出「無核宣言」的承諾。

除此之外,最受媒體矚目的議題,還是:「歐巴馬(代表美國)對於二戰時美軍於廣島投下的原子彈,是否還存在著戰爭責任」。

歐巴馬在訪問廣島前特地聲明,此次的參訪是為了「追悼」而非「謝罪」。實際上,在原爆死沒者慰靈碑進行獻花儀式的時候,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獻花後「低頭」,歐巴馬卻只是站在旁邊沒有進行任何的動作。

部分日本人對此感到極度不滿。他們認為:日本在二戰後因為戰爭責任,多次向國際社會低頭,更因此長久以來都處於美國的政治支配之下,時至今日,在美國表態要與日本平起平坐的此刻,歐巴馬對於美國投下原子彈一事卻毫無批判。

但反過來說,像這樣單方面從日本的觀點,去解讀歐巴馬的行為,也有失公平性。至今許多美國國民仍舊認為,若是當初沒有投下那兩顆原子彈,很可能導致於日本本土決戰。原子彈攻擊是為了結束二戰,以停止犧牲美國士兵的正當舉動。

對於出自人道關懷的廣島訪問,本是眾所期待的,但是如果將問題侷限在美日雙方的戰爭責任歸屬釐清,則會有擴大爭議的可能。

在此情況下,堅持廣島參訪的歐巴馬,特別表明這次參訪的目的是「專注於推動核廢絕運動(非核運動)上」,這句話背後的意義,也可以被解讀為:站在達成無核世界此一目標的面前,更重要的是實際具體的行動,而不是將問題導入難有結果的謝罪問題中。

「謝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可以將對方怒火平息的好方法。小時候當我為了要搶便當的雞腿跟班上同學打起來,老師就要我們兩邊都道歉才結束這場鬧劇。「既然我道歉了,你也該道歉啊」的理論在小學的班上非常通用。

不過,若是將這一套理論原原本本的套用在國際關係上,恐怕只會模糊了焦點,喪失我們重新面對原子彈傷痛的意義。

映画『謝罪の王様』オリジナル予告編

🍎たったひとつの真実見抜く、見た目は大人、頭脳は子供、その名は名馬鹿ヒカル!🍏
Forums  ›  新聞話題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