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使用閃光燈,或是不想要使用閃光燈的時候,請參考這兩篇:
(閃光燈不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導致需要「露出補正」的問題點!
(閃光燈不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不需要「露出補正」的拍攝方式!
使用閃光燈的時候,閃光燈的ETTL、i-TTL的「自動測光」功能造成的「白熊、黑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請參考這篇:
(閃光燈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導致需要「露出補正」的問題點!
雖然照相手機、CDC、DSLR... 所有的相機都會有「白熊、黑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但基本上「白熊、黑熊都拍成灰熊」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在自然環境裡面,很少會有「全白」或是「全黑」的時候,所以「自動測光」的「18%灰色」就很夠用了。當然,「雪景」跟「夜景」例外。
使用「18%灰卡」來測試閃光燈
要解決閃光燈的「ETTL自動測光」又會有「白熊、黑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當然還是要靠「測光錶」來解決!但是現在有「數位相機」,不用沖洗底片,所以可以用「多拍幾張測試寫真」的方式,來取代價格不便宜的昂貴「測光錶」!
你可以使用一張專業的「18%灰卡」(不能用印表機隨便列印的灰色,因為沒有經過校正,拿一個沒有測試校正的灰色紙張,不能當作18%標準測光!)或是「純白的白紙」來進行「閃光燈測光」校正。
被写体による露出補正があるのに、マニュアルにする理由(フラッシュ発光編)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400 |
閃光燈使用「ETTL」模式與「18%灰卡」+「光圈f/8」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閃光燈的設定就像這樣,設定在「ETTL」模式。因為我是使用「スピードライトトランスミッター ST-E3-RT」來遙控閃光燈,閃光燈只是放在桌子上,往天花板上照明「跳燈」而已,所以閃光燈會設定在「SLAVE」模式。
キヤノン スピードライト Canon 600EX-RT ストロボ:06 液晶画面
像上面那樣的寫真還不行!要把相機更貼近「18%灰卡」或是把變焦鏡頭轉到「望遠端」,讓「18%灰卡」充滿整個鏡頭,再拍一張寫真。從「色階分佈圖」來看,這是正確曝光。這表示「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400的時候,可以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
在「色階分佈圖」的最高位置,剛剛好就是在「黑、白中間的灰色」的「0EV」位置!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400 |
那麼,把感光度改成「ISO 200」,然後從「色階分佈圖」來看,這是正確曝光。這表示「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200的時候,可以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既然ISO 200沒有問題,再把感光度改成「ISO 100」,然後從「色階分佈圖」來看,這還是正確曝光(但其實嚴格來說,已經略有曝光不足約1/4EV!只要看一下「色階分佈圖」的最高亮度部份低於0EV就很清楚了!)。這表示「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100的時候,可以非常勉強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
你可以看到這3張的「18%灰卡」寫真的「灰色」都一樣!幾乎是完全相同的一張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閃光燈使用「ETTL」模式與「18%灰卡」+「光圈f/11」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雖然「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可以在「快門 1/100秒」「光圈f/8」「ISO 400〜100」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但畢竟閃光燈只靠「4個AA鎳氫充電電池」提供電力!再怎樣明亮,GN值(閃光燈的燈泡亮度)再高的閃光燈,閃光燈的光線亮度都有一定的「極限」!
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閃光燈的性能、極限,只是「打開閃光燈」、「按快門」而已,其實就等於「不會活用閃光燈」!
所以,在閃光燈仍舊是「ETTL」模式,但是把相機的光圈設定,從「光圈f/8」改成「光圈f/11」再拍看看。先使用「ISO 400」來測試,看樣子還是可以拍出正確曝光的「18%灰卡」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400 |
那麼,把感光度改成「ISO 200」,然後從「色階分佈圖」來看,這是正確曝光。這表示「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200、光圈f/11」的時候,可以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嚴格來說,已經略有曝光不足一點點)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200 |
再把感光度改成「ISO 100」,完全不用看「色階分佈圖」,一看就知道這張寫真已經嚴重「曝光不足」!閃光燈的設定從前面到現在都完全一樣,全部都是「ETTL」模式!
因為會拍出明顯「曝光不足」的「18%灰卡」寫真!這表示「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100、光圈f/11」的時候,閃光燈本身的亮度已經達到「1/1」最高亮度,但還是拍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所以相機就只能拍出「曝光不足」的失敗寫真了。
也就是說「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200、光圈f/11」的時候,就已經達到最大極限!而且這只能用來拍放在桌上的「被写体」,相機的鏡頭從上往下拍的時候,可以「勉強」得到正確曝光。但如果是拍「被写体」的側面,「跳燈」的光線只有來自天花板的反射,拍「側面」的時候,絕對會拍出嚴重曝光不足的寫真!
從「色階分佈圖」來看,已經曝光不足將近「-1EV」大約是「-4/3EV」左右!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100 |
「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100、光圈f/11」的時候,已經是「曝光不足」!那麼,放上一顆黑色的鏡頭呢?很顯然還是曝光不足!
這張寫真的對焦點是在「18%灰卡」的背景上,所以鏡頭看起來會有點模糊。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100 |
把對焦點改成「鏡頭」就可以拍出清晰的鏡頭寫真。但是「ISO 100、光圈f/11」已經是閃光燈的「1/1」最高亮度,還是不夠明亮,還是會拍出曝光不足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100 |
閃光燈使用「M」模式+「1/1」與「ISO 100」「光圈f/11」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既然「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在「ISO 100、光圈f/11」的時候,已經是「曝光不足」,那麼閃光燈雖然在「ETTL」但真的是已經達到「1/1」最高亮度了嗎?
想要知道,確定閃光燈是不是已經達到「1/1」最高亮度,就不能只用「ETTL」模式!我故意把閃光燈的亮度設定在「M」模式、閃光燈亮度是調到「1/1」最高亮度!
因為「ST-E3-RT」可以遙控600EX-RT的設定,所以我都是直接在ST-E3-RT變更閃光燈設定。
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トランスミッター ST-E3-RT:03 液晶画面
相機同樣是放在「三腳」上,完全不改變相機的拍攝位置、角度、相機上的任何設定,只有把閃光燈從「ETTL」改成「M模式」、「1/1」而已,拍出來的「測光寫真」很明顯的「曝光不足」!灰色的深度比最前面第一張寫真的「18%灰色」更深!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100 |
閃光燈在「ISO 100、光圈f/11」的時候,而且已經是「1/1」最高的照明亮度,在「跳燈」的時候,仍舊是「曝光不足」!就表示閃光燈已經達到「最亮極限」!閃光燈的光線不可能比這個還要更明亮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1. 感光度提高到「ISO 200」
2. 光圈使用更大的「f/8」
雖然「降低快門速度」也會有一些效果,但是在「一片漆黑,沒有開燈的室內」其實降低快門速度到「1秒」以上也沒用!這個問題就另外再討論。
我先把光圈改成更大的「光圈 f/8」來測試看看。拍出來的「18%灰卡」看起來確實是接近正確曝光。不過閃光燈一直使用最高亮度「1/1」的話,一直拼命拍,會導致閃光燈內部過熱!燈泡過熱!
雖然高級閃光燈會自動降低亮度、延長允許拍攝的時間,甚至是「禁止發光」來保護閃光燈,但不是拍什麼重要寫真,最好是不要一直使用「1/1」最高亮度,改用「1/2」或「1/4」亮度會比較好。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閃光燈使用「M」模式+「1/2」與「ISO 100」「光圈f/8」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上面的那張寫真改成「ISO 100、光圈f/8」,閃光燈是「M」模式與「1/1」最高亮度,雖然能勉強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但是我故意把閃光燈的亮度設定在「M模式」閃光燈亮度降低到「1/2」,降低到一半的亮度!不過,底下的畫面是示範,把閃光燈亮度降低到「1/4」。
相機的設定完全不變,果然會拍出曝光不足的寫真!因為灰色比上面的標準18%灰色還要深!
看一下「色階分佈圖」就會知道大約曝光不足「-1/2EV」左右!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閃光燈使用「M」模式+「1/2」與「ISO 200」「光圈f/8」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閃光燈的亮度維持在「M」模式與「1/2」,降低到一半的亮度!很顯然,相機使用「ISO 100、光圈f/8」是不行的!這樣只會拍出曝光不足的寫真!所以上面寫了「兩個辦法」,另外一個辦法當然是:
・把感光度提高到ISO 200。而不要堅持非要使用ISO 100!
這樣就能拍出曝光正確的寫真了!因為經過上面的一堆測試,我們已經知道閃光燈的極限是:
・閃光燈「1/1」最高亮度,相機可以使用「ISO 100、光圈f/8」。
・閃光燈「1/2」減半亮度,相機可以使用「ISO 200、光圈f/8」。
「閃光燈亮度」與「ISO感光度」正好都是相差一倍,應該是還很容易理解。在「色階分佈圖」可以發現曝光大約略高了「+1/3EV」。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閃光燈使用「ETTL」模式與「ISO 200」「光圈f/8」來測試閃光燈跳燈亮度
不改變相機的設定,直接把閃光燈改回到標準的「ETTL」自動測光模式,拍出來的「灰色」應該要用這張寫真來當作「標準曝光」才對。因為「灰色」看起來跟上面一張完全相同,而且Canon DPP程式裡面看到的「色階分佈圖」的直線位置也相同,所以這兩張寫真都是「標準曝光」。也就是說,上面的「閃光燈設定」+「相機設定」就可以拍出曝光正確的寫真了!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8、ISO 200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閃光燈使用「M」模式+「1/2」與「ISO 200」「光圈f/8」來測試被写体亮度
閃光燈的亮度維持在「M模式、1/2」,降低到一半的亮度!相機使用「快門1/100秒、光圈 f/8、ISO 200」能不能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就讓我們實際來拍看看吧~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就算換成白色背景也沒問題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當然,就算換成「黑色背景」也不會影響雪白滑鼠、白色USB Power Adapter紙盒的顏色、明亮度!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當然,換成黑色鏡頭+黑色背景,也不會拍出「灰色鏡頭」曝光過度的寫真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當然,就算換成白色背景,黑色鏡頭本身的「黑」還是不變!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不用說,就算換成「深紅色」背景,也不會影響黑色鏡頭的曝光。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我的拍攝方式其實就像這樣,只是不小心拍到了一點,放在右上方的白色滑鼠。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相機放在「三腳」上固定不變,只有變焦鏡頭到「望遠端」而已。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只要像是這樣,設定好閃光燈、相機,以後不管拍什麼「被写体」都能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8、ISO 200
可是閃光燈「跳燈」的光線主要是來自天花板,所以相機只能拍「從下往下」拍的寫真,不能拍「被写体」的側面!這絕對會拍出曝光不足的寫真!如果不想改變閃光燈設定,通常我都是直接把ISO提高到ISO 400、ISO 800,這樣就能拍出明亮的「側面」或是「微距特寫」的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如果是使用「微距鏡頭」的話,越是貼近「被写体」景深就越淺(一般鏡頭也是一樣),有時候會覺得「光圈 f/8」的景深還不夠深,這時候可以改用「光圈 f/11」。但這樣一來,閃光燈「1/2」亮度,就會拍出曝光不足的寫真!
從「色階分佈圖」來看,大約是曝光不足「-2/3EV」左右。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200 |
一定要使用「光圈 f/11」的話,而且閃光燈希望固定在「1/2」而不要提高到「1/1」,最好是重新測光、校正。不要用「想像」的方式隨便更改相機設定!因為「閃光燈」的光線經過「跳燈」以後,天花板的高度、顏色(白色也會有不同深淺的「白」),受到一些影響!
所以拿「18%灰卡」來測試,果然是曝光不足大約「-1/2EV」!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200 |
想要在「光圈 f/11」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很顯然要提高到「ISO 400」才行!在只有「一個閃光燈」的情況下,只用ISO 200是絕對不行的!
雖然比正確曝光的「18%灰卡寫真」略高了一點,大約曝光過度「+1/3EV」到「+1/2EV」,但可以使拍的「被写体」「料理」看起來更明亮。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400 |
閃光燈使用「M」模式+「1/2」與「ISO 400」「光圈f/11」來測試被写体亮度
從「色階分佈圖」來看,白色幾乎接近「+2 EV」可以證明,這是一張正確曝光的寫真!最高的部份接近「+2EV」就已經是幾乎是白色了,但如果等於或是超過「+2EV」反而會曝光過度!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11、ISO 400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11 |
ISO 感度 | 400 |
你可以跟另外一組設定來比較看看,這兩張寫真的曝光非常接近(不太可能完全相同,因為閃光燈的燈泡亮度的控制,總是會略有一點誤差)。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8、ISO 200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拍攝方式就像這樣簡單,把雪白Magic Mouse滑鼠放在白紙上而已,沒有什麼「密技」。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如果你沒有「18%灰卡」的話,在「美食写真の達人」這本書有說明,其實可以用「白紙、+2EV」來換算成「18%灰卡」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當然,要拍閃光燈的測光校正(不使用閃光燈也一樣)要把鏡頭變焦到望遠端,把相機更貼近白紙,讓整張白紙超過相機「觀景窗」看到的範圍,這就是一張正確曝光的「白卡寫真」。
這個「正確曝光」的「白卡寫真」從「色階分佈圖」的最高部份來看,大約是在「+1 2/3EV」部份,已經非常接近「+2EV」,所以是一張正確曝光,但沒有「曝光過度」的寫真。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100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結論:
使用「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600EX-RT」或是「Canon スピードライト580EX-RT」(這兩個閃光燈亮度幾乎一樣,雖然600EX更明亮一點,但也只有更亮一點點而已),在閃光燈「跳燈」到「白色天花板」的時候,想要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相機的設定其實是: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8、ISO 200
・閃光燈:M模式、1/2亮度
・DSLR相機:快門1/100秒、光圈 f/11、ISO 400
只要記住這個設定,不管拍什麼都很簡單了!但還是要注意拍攝「側面」「微距」需要提高ISO感光度。而且這樣的設定只能用在自己熟悉的「跳燈」到「白色天花板」的室內,而且只能拍桌面上的小東西,不能在任何環境,全部都用這個設定來拍任何寫真!
也就是說「旅行」的時候,就算可以使用閃光燈,因為不是自己熟悉的環境,最好是全部都使用全自動「ETTL」測光來拍!雖然這樣會有「白熊、黑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但是「旅行」的時候,不管你在戶外、室內、一般餐廳(某些餐廳甚至是黑色天花板),但是拍攝的「景物」很少會有全白(雪景例外)的時候。
因為ETTL測光的誤差導致曝光偏差的問題,在「旅行」的時候,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回來再到Canon DPP來調整一下RAW的「露出補正」曝光補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