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所有的數位相機,不管是CDC還是DSLR,全部都有因為「測光系統」的關係,導致「黑熊、白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所以白色背景、黑色背景、白色被写体、黑色被写体的問題,只能靠調整「露出補正」來解決!沒有其他辦法!
(閃光燈不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導致需要「露出補正」的問題點!
不過,如果是在「室內」拍攝,而且室內的「光線亮度」不變的話,有另外一個辦法可以解決!
被写体による露出補正があるのに、マニュアルにする理由(発光禁止編)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6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其實只需要一個「18%灰卡」就可以解決黑熊、白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當然,其實「黑卡、白卡」也一樣可以,但不管是那種顏色的卡片,最好是買專業相機品牌的卡片,而不是自己隨便製造一個。
光是這樣拍還不行!你必須把鏡頭更貼近一點,讓整張「18%灰卡」紙張充滿整個鏡頭畫面!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6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把相機更貼近一點,讓整張「18%灰卡」紙張充滿整個鏡頭畫面,就像這樣!因為是18%標準灰卡,所以拍攝出來的灰卡寫真的「色階分佈圖」很明顯的正好平均是在「0EV」的中間位置上!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6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200 |
為什麼要拍兩張完全一樣的寫真?其實不一樣!上面是使用「ISO 200」,底下是改成「ISO 100」!
雖然快門速度只有「1.3 秒」,但反正相機是放在「三腳」上面,就算快門速度長達30秒以上也沒關係!
只要是「18%灰卡」,相機的測光系統會把「18%灰卡」當作測光標準,所以就算從改成「ISO 200」改成「ISO 100」拍攝出來的灰卡寫真的「色階分佈圖」很明顯的正好平均是在「0EV」的中間位置上!當然,就算你改用改成「ISO 1600」或是其他感光度,結果還是一樣。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記住上面的測光結果的「快門 1.3秒、光圈 f/8、ISO 100」,把拍攝模式從「Av光圈優先」改成「M模式」,然後設定在完全相同的「快門 1.3秒、光圈 f/8、ISO 100」,再來拍一些「測試用寫真」,應該就可以拍出「正確曝光」的寫真!
再也不會有因為「測光系統」的關係,導致「黑熊、白熊,都拍成灰熊」的問題!因為在「M模式」時,「測光系統」變成僅供參考,完全不會改變、影響相機上的所有設定!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換成黑色的鏡頭,也能拍出鏡頭本身真正的黑色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換全黑、全白,還是任何顏色的「被写体」,你比較一下這幾張寫真,應該會發現背景的「18%灰色」完全一樣!背景再也不會因為「被写体」的不同,也跟著一起改變背景顏色!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當然,換成白色背景更沒有問題!
你還記得嗎?在「(閃光燈不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導致需要「露出補正」的問題點!」第一張寫真,白色紙盒很明顯就很暗,幾乎是灰色紙盒!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就算是換成「黑色背景」也不會讓鏡頭顏色變得很亮,像是「灰色鏡頭」了!你可以跟前面一篇的「(閃光燈不使用篇)因為拍攝物體不同,導致需要「露出補正」的問題點!」比較一下,我就不重複貼寫真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換成深藍色、深紅色、金色的背景,也不會影響鏡頭本身的黑色深度!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當然,不管「被写体」是黑色、白色,背景的「金色」的顏色都一樣,不會因為「被写体」而改變!
事實上,使用「M模式」以後,不管是你拍什麼顏色的「被写体」,還是什麼顏色的「背景」都完全不會改變了!不過,這只能用在光線亮度固定的「室內」,到了室外,就會因為缺少「固定亮度的光線」,沒辦法這樣拍!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整個拍攝場景就像這樣!你可以看到就算「雪白滑鼠」變得很小,但「白色」的明亮度還是一樣不變!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可是,「被写体」「背景」「構図」,畫面內容、拍攝角度... 完全不變,只不過把「M模式」改成「Av光圈優先」模式,整張寫真的明亮度就變暗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另外,從「色階分佈圖」來看,上面的寫真最高的部份在「0EV」左右,但是底下這張寫真的「色階分佈圖」的最高部分卻靠近「-1EV」!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底下這張寫真的曝光不足大約低下「-2/3EV」「-1EV」左右。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6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那麼,再把鏡頭變焦到跟前面的寫真一樣,就可以看到「雪白滑鼠」的顏色變暗了!背景也變暗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5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只要改成「M模式」就算換成「黑色鏡頭」背景顏色也不會跟著一起改變!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就算改變畫面也不會改變「被写体」黑色鏡頭的明暗度。
露出制御モード | マニュアル (M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3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依據「被写体」「背景」的顏色,有時候,從「M模式」改成「Av光圈優先模式」看起來也差不多。其實只有從「1.3秒」變成「1秒」而已。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1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在「M模式」的時候,不管更換什麼「被写体」「背景」的顏色都不會改變,甚至改變「畫面大小比例」也不會改變!但是改成「Av光圈優先模式」只不過把鏡頭變焦到最「望遠端」把黑色鏡頭拍到最大,很顯然鏡頭的黑色就變得很淺!甚至背景開始出現「曝光過度」的「亮點」!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3.2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換成白色背景,就會看到鏡頭的顏色更淺!變得更明亮!這是「正確曝光」嗎?
當然不是!事實上背景的左上角已經「曝光過度」變成全白!只要下載RAW,用Canon DPP打開這張寫真,選取「表示」「ハイライト警告」(高亮度警告)就會看到了。
從「色階分佈圖」來看,就會發現白色的部份已經完全偏向+2EV,甚至有超過+2EV而無法顯示出來的部分!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2.5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相機的設定完全不變,只不過把鏡頭變焦到「廣角端」,拍出來的鏡頭顏色、白色背景的明亮度就改變了許多!
露出制御モード | 絞り優先 (Av、A モード) |
露出補正値 | 0 EV |
シャッタースピード | 0.6 秒 |
絞り値 | f/8 |
ISO 感度 | 100 |
這當然是不太好的情況!明明室內的燈光的明亮度一樣,人的眼睛看起來的鏡頭顏色、白色紙張的顏色也一樣,卻因為「望遠」「廣角」的「構圖方式」改變,就拍出明暗不同的寫真,這其實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如果換成有內藏「自動露出補正」,應該就不會差這麼多了!但目前沒有任何CDC、DSLR的任何相機有這種功能!就連「照相手機」也都一樣!
你可以拿「照相手機」拍一下全白、全黑的物體來測試看看!
這個系列是(閃光燈不使用篇),如果是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呢?
因為閃光燈的發光時間非常短,而且是在「按下快門」拍照之後才會發光!所以相機上原本的「半按快門測光」變得完全沒用!我們只能靠「試拍看看」來得知閃光燈的光線亮度。這個情況就等到另外一篇(閃光燈使用篇)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