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輻射食品銷台 283件標示造假
日本輻射污染地區的食品入侵台灣!自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釀核輻射外洩後,衛生福利部暫停日本福島等5縣的食品進口台灣,但食品藥物管理署清查全台10家食品進口貿易商,發現283件產品的產地標示「貍貓換太子」,其中不乏午後紅茶、可爾必思、日清杯麵等熱門商品。
輻射污染食品 半衰期30年恐罹癌
日本核災區食品入侵台灣!日本核災輻射汙染區所生產的茶飲、泡麵、醬油、調味品,被發現經業者更換生產地標籤進口台灣,引起喜愛日系食品的消費者驚慌!毒物科醫師表示,若上述產品真有輻射容許量超標的情況,長期食用恐增加器官衰竭、癌症發生的風險,不可不慎!
輻射物易潛伏?半衰期長短是關鍵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以此次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至台灣的產品來說,若真有輻射污染的存在,依據當初福島核災所測的輻射物,可推測其所含射線核素類別應多為放射性碘-131、銫-134、銫-137三大類型。
雖然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於102年8月20所公布的「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法案,碘-131在乳品、嬰兒食品限量為55貝克/公斤、其他食品限量為300貝克/公斤;銫-134、銫-137在乳品、嬰兒食品、其他食品限量為370貝克/公斤,相當不容易超標。
但仍不可輕忽放射性物質半衰期,對人體的健康所潛藏的隱性危害,以放射性碘-131來說,其半衰期約為8天;銫-134,為2年;銫-137,則長達近30年。一旦不慎接觸,將長期影響人體器官、生理機能。
輻射污染危害多!罹癌、畸胎率恐上升
雖然目前學界對於食用遭受輻射污染食品,可能對於身體細胞的傷害難以評估。不過,仍有一定跡象可循,一般來說初期接觸時,多以胃腸不適、食慾不振、抵抗力下降等情況較常見。但隨著時間遞移,除了消化系統外,腦部、心血管到造血系統和腸道上皮細胞都會受到一定的傷害與影響。
倘若接觸輻射污染的次數過於頻繁,長期下來更會增加骨髓、肝、腎衰竭,以及甲狀腺癌、乳癌等癌症的罹患風險。特別是,懷孕中的婦女,更要多加小心留意輻射污染的危害、避免接觸,以降低流產、畸胎的發生的可能。
輻射污染難排出!避接觸規律作息降風險
至於多數人想問的,若真不慎接觸、食用了含有遭受輻射污染食品,是否有方法能將輻射污染物順利從身體代謝而出,具體方式又該如何操作?顏宗海醫師指出,想要降低輻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目前為止除了靜待其半衰期結束外,仍未有其他相關的有效方式。
除了盡可能避免接觸輻射災區的農作物、魚牧產外,建議大眾仍應從日常生活做起,保持正常作息、多喝水、均衡飲食、少吃加工製品、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使生理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提升自我免疫力,才是防範各式疾病、降低輻射危險、遠罹癌症威脅的不二法則。
核災食品改標 蔣丙煌:在日本就貼好
日本輸台食品標籤造假,是在何時貼上去?衛福部長蔣丙煌今天說,應該是在日本就改標了。食藥署也說,業者輸台前就已貼好,是日方責任或台灣進口商問題,待調查釐清。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郁美表示,依規定,日本食品輸台報驗時,產品就要張貼中文產地標籤,進口商對於產品外標籤與內標籤及產地代碼是否了解,進口時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態度,有待調查釐清。
蔣丙煌直言,應該是在日本就改標了;另外,進口商是知情或被蒙在鼓裡,新北檢方分案調查。
禁止進口的日本核災區食品矇混進口,進口貿易商今天聲稱「只是疑似」、「誤進」,請民眾和客戶自行退貨。
馬鹿國自己吃黑心海帶都吃了10幾年!區區的日本輻射污染食品,又不是直接用「輻射物」製造的,我看應該不會比黑心國的黑心食品可怕!
食安又出包,高市查獲黑心海帶!以工業用碳酸氫銨浸泡海帶後出售
反正日本出口的「茶飲、泡麵、醬油、調味品」台灣除了日本料理店以外,其他「中華料理」或是一般家庭不會買來用!更是幾乎不會吃啥「日本泡麵」!
馬鹿國最愛吃的我看應該還是黑心國泡麵,以及哈韓族最愛的吹牛泡麵才對!日本出口的「茶飲、泡麵、醬油、調味品」到台灣以後,我看大多數還是進了住在台灣日本人的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