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小覷婉君!中國網路實名制 3月起生效
中國政府周三宣布將實施網路實名制,規定網路服務使用者必須以真名註冊,杜絕人民在網路上散佈不利國家利益的內容。
中國網信網在官網上公布《互聯網用戶帳號名稱管理規定》,網路使用者的部落格、微博、即時通訊服務、線上論壇、新聞評論區和其他相關服務都適用此規定。
中國國營的《中國新聞網》引述一位不具名官方代表說法,用戶名稱混亂一直是中國互聯網上的一大問題,假帳號汙染了整個互聯網生態,損傷了大眾利益,也嚴重違反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根據該規定第十條,今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新規定。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本周稍早的數據,中國網民人口 2014 年自前一年 6.18 億人增加至 6.49 億人。
過去中國政府已經試圖在一些社交媒體平台上實施實名制,但是成效不彰,追蹤用戶的工作一般落在網路公司身上,但其中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落實有效追蹤系統的公司卻少之又少。
中國維權律師劉曉原曾表示,目前中國當局對於網路實名的限制尚未有顯著的統一標準,代表將標準握在手裡的中央,未來就能隨心所欲的「執法」,結果就是成了一條箝制言論自由的惡法。
網路言論再緊縮 大陸禁暱稱危害國安
中國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今天公布「互聯網用戶帳號名稱管理規定」,要求任何機構或個人註冊、使用的網路用戶帳號名稱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大頭貼照也不能有「不良訊息」。
大陸政府繼「微信十條」後,對網路言論的管制再度重磅緊縮。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國信辦公布上述規定,並從3月1日起實施。上述規定被媒體稱為「暱稱十條」。
規定指出,網路用戶帳號名稱指的是機構或個人在部落格、微博、即時通訊工具、論壇、回文等網路訊息服務中註冊或使用的帳號名稱。帳號名稱、大頭貼照和簡介等,若有違法和不良訊息的,不予註冊。
規定還說,網路訊息服務提供者應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要求使用者通過真實身分訊息認證後才能註冊帳號;使用者應與網路服務提供者簽訂協議,承諾遵守法律、國家利益、公共秩序、訊息真實性等7條底線。
大陸網信辦要求,任何機構或個人註冊和使用的網路帳號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洩漏國家秘密、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散布淫穢、暴力等訊息。
規定還說,網路訊息服務使用者若有虛假訊息,或大頭貼照、簡介等註冊訊息有違法和不良訊息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應通知期限改正、暫停使用、註銷登記。
大陸國家網信辦2014年8月公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微信十條),要求個人微信公共帳號不得發布或轉載時政類新聞,且須實施「後台實名制」。
紐約時報評論,此舉有加強控制言論自由和網路訊息的意味。
啥?假帳號汙染了整個互聯網生態?
真是怪了!黑心國根本就一片漆黑!比黑洞還黑!哪有可能污染啥?
所謂【大頭貼照也不能有「不良訊息」】的意思是... 不能用圖片寫「兩國一制」或是「兩國兩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