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棘龍會游泳 比暴龍巨大
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國家地理協會等研究團體,在12日出刊的美國科學雜誌《科學》(Science)發表研究結果,白堊紀的肉食性恐龍棘龍,背上有著長得像魚鰭般突起的長棘,比起在陸地上,更適應在水中生活。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12日報導,這項研究是根據在北非發現的少數棘龍(Spinosaurus)化學標本數位化,研究其骨骼構造後確認。棘龍體長約15公尺長,比目前所發現的肉食恐龍暴龍(Tyrannosaurus)中最大的樣本還大了2.5公尺。
研究團隊推測,棘龍原本是在陸地上的物種,進化成適合在水中生活的狀態。研究學者驚嘆,「與其說是肉食性恐龍,在體型上不如說像是早期的鯨魚」。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棘龍屬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億1200萬年到6500萬年前。
棘龍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發現於埃及,並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最初的標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但最近幾年發現了其他的頭顱骨、爪子、胳膊、尾錐、頭冠等身體部分的化石。
目前仍不完全確定棘龍屬有一個種還是兩個種,其中最著名的種是發現於埃及的埃及棘龍(S. aegyptiacus),而第二個種是摩洛哥棘龍(S. marocannus),化石發現於摩洛哥。
棘龍的背部有明顯的長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經棘延長而成,長度可達2.2公尺,長棘之間推斷有皮膚連結,形成一個巨大的帆狀物;然而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長棘是由肌肉覆蓋著,形成隆肉或是背脊。
對於這帆狀物的功能,目前已有數種看法,包括調節體溫、視覺展示物。
棘龍的頭顱骨長寬但是較矮,外形類似上龍類,棘龍被認為是以中型鳥臀目和蜥腳類恐龍以及魚類為食。一項針對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研究,推測棘龍是陸地動物,但也偶爾會在水域中棲息,類似北極熊。
埃及棘龍愛泡水 鯊魚吃到飽
美國科學家發現目前所知最愛在水中悠游的恐龍,牠水陸兩棲,體型大過暴龍,兇猛、食肉可和鯊魚一同游泳,然後再把鯊魚吃了,來個海鮮吃到飽。
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報告今天顯示,從摩洛哥沙漠峭壁發現的埃及棘龍(Spinosaurusaegyptiacus)化石,可推斷這種恐龍身長15公尺、重達7噸,打破人們對恐龍行為和外觀的既定印象。
報告說,埃及棘龍大約比暴龍長2.5公尺,生活在9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也是目前所知唯一愛泡在水裡的半水生恐龍。
「紐約時報」(NYTimes)照片顯示,埃及棘龍四肢相對較短、體型前重後輕、尾巴有韌性,後腳扁平且趾間可能有蹼,利於滑行。牠會躍入水中然後來個史前鯊魚、鋸鰩和肺魚等海鮮吃到飽。
埃及棘龍背部有高達2公尺的帆型骨棘結構,口鼻部較長、鼻孔位置較高讓牠浸在水中時還是可以輕易呼吸。
研究主要作者、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者伊布拉欣(Nizar Ibrahim)說:「這些特色強烈顯示,埃及棘龍是科學家首次發現,花大量時間在水中的恐龍。」
2011年電影「侏儸紀公園3」(Jurassic Park III)曾描述,1隻埃及棘龍攻擊1隻暴龍,並咬斷暴龍的脖子。
但科學家早就知道這不可能發生,因為暴龍在埃及棘龍消失後3000萬年才在北美現蹤,且目前出土的埃及棘龍化石都在非洲。
比暴龍還大七倍 科學家研究「無畏龍」化石
外電報導,美國卓克索大學的科學家,正研究在阿根廷所發現的大型恐龍化石,科學家並且將這個大型恐龍化石,命名為「無畏龍」。
報導說,這具巨型恐龍化石,體重是暴龍的七倍、大象的十二倍,應該是目前所能發現,體型最大的恐龍,化石的保存狀態相當好。
研究人員指出,這具化石重約六十噸,身長二十六公尺,頸部長十一點三公尺,是屬於「蜥腳類恐龍」的一種。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恐龍骸骨化石,大約有七千五百萬到七千七百萬年的歷史。這些化石將在明年運回阿根廷,然後放在博物館永久珍藏。
啥?科學家早就知道這不可能發生?馬鹿記者肯定根本沒看「侏儸紀公園1」全系列電影!「侏儸紀公園」裡面的恐龍都是「人工繁殖」出來的,又不是利用「時光機」回到恐龍時代,當然是絕對會有「埃及棘龍攻擊1隻暴龍」這種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