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文章

黑豬的滋味

刊載於自由時報

====================================

我是一個路痴,來臺灣的第二天就迷路了,在大學的旁邊繞了好幾圈,卻遲遲找不到回宿舍的路,然而就算回去又能如何呢?吃六十元的蛋包飯,也只覆蓋了幾片薄薄的豬肉。不過迷路也會帶來意外收穫,我看到一家除了門口的LED外,一切都彷彿停留在廿多年前那種舊式小飯館。

我 隨便點了一份滷豬肉飯,我已經走了太長的路,就算堅如磐石的滷肉我也能咬下去,我只求大量的蛋白質能拯救我那疲勞的雙腳,我對五十元的特價套餐並不期待。 然而我卻沒想到,那小小的肉塊卻把的我心靈俘擄了!明明看起來只是普通的三層肉,一口咬下去,卻好似撕開了香袋,一股淡淡豆香觸動了我疲乏的神經。咬開表 面卻全無抗拒,而一根根肉絲反而堅韌地在展示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愛吃肥肉的,可那彈牙的豬皮卻讓我沒法拒絕那樣的快感。

在後來的日子當中,店長婆婆告訴我,她們只用臺灣黑豬,這是她們臺灣特有的豬!

回到共產中國,雖然媽媽做的菜也非常好吃,肉也切得很大塊,湯裡也放入了乾貝,但是我卻沒法享受這樣的盛宴,也再也沒法讓我胖個廿斤了。白白的豬肉真的一點也沒有香味,更沒有那種不過分彰顯的嚼勁。

後來我和奶奶講起臺灣的黑豬,奶奶說她「小時候(中國)也只有黑豬,白豬是引進品種,因為只要吃飼料,長得快,養黑豬就活不下去了,所以現在只有白豬」,奶奶也覺得白豬不好吃。

要是臺灣開放美國豬肉,本土的豬農還會繼續飼養黑豬嗎?還是黑豬只會變成有錢人的特供?傳統市場上還有用紙牌寫著的溫體豬嗎?老婆婆到底要走多少路才能訂到黑豬呢?

或許臺灣的黑豬也會成為你們的回憶,和我們一樣,只停留在回憶中。朝野能不能謹慎考量一下這樣開放帶來的一系列反應,而不是只是拿那冰冷的科學數字來教育民眾,無毒不代表著不會長遠影響整個產業。

或許我的後輩,在品嘗臺灣大米的同時,只有雞排來配了。那只能去花蓮了,咸咸的山豬還會是道地臺灣味。

ayaka 2016/05/07 5 1488
評論
排序依據: 
每頁:
 
評分
0
文章資訊
ayaka
工作希望
2016/05/07 (2883天前)
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