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

自組電腦不求人 - 電腦的升級觀念

電腦的升級觀念

想要為心愛的電腦升級嗎?請先看底下的實例:

某讀者為提昇電腦性能,換了一部彩色螢幕,並加裝 1MB 記憶體「升級」到 2MB,然而,升級的主角卻是 286 PC!升級後詢問經銷商才發現 286 不能升級為 386 ...。其實花在 286 電腦的任何升級費用都是不值得,升級到已淘汰的 386 也沒有意義。請記住一個基本的升級觀念:

不僅 286 不能升級到 386,386 不能升級到 486,同理 486 也無法升級到 Pentium,以此類推。不同等級 CPU 晶片的接腳與硬體架構並不相同,因此只能更換同級更快的 CPU,無法簡易升級,唯一真正升級的辦法就是更換主機板、CPU、記憶體與相關機件。通常使用者對電腦等級的提升,常取決於「個人的感覺看法」或是接受「某人的建議」,比如片面的更新高速的 CPU 或 Overdrive 加速晶片,更換某視窗加速卡、加裝硬碟、記憶體等。其實這只是「擴充電腦能力」罷了,不算是真正的「電腦升級」。為什麼呢?

事實上,我們不能憑主觀的想法隨意更換電腦機件,應客觀分析真正需要擴充或升級的部份,並藉著測試軟體找出工作瓶頸,再仔細評估新產品能提升多少效率,而不是直覺的更換高速 CPU,唯有找到真正需要升級的關鍵,才能使升級所花的費用得到最大的投資效益。比如說,同樣是「視窗加速卡」,但是不同廠牌、不同型號,在不同的工作環境或不同的顯示模式,加速效果未必相同或成正比,其他周邊產品也有類似的情形,如果選錯商品反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實選購一部電腦也必須客觀的測試電腦性能,說不定會發現不同廠牌、不同價位的 486DX2-66,整體性能指標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差異!聽過 486DX2-66 跑得比 486DX-33 慢的笑話嗎?試想,高速 CPU 經常停下來「等」慢吞吞的記憶體、螢幕、周邊設備,或超級視窗加速卡等慢慢走的 CPU... 電腦整體性能表現自然遜色多了。一味的殺價就可能買到這種電腦,所以添購電腦或升級時,最重要的是認清您需要或想要的是什麼,比如對某些人而言,換裝一台更大更快的硬碟,比換一顆更快的 CPU 晶片來得更為重要。正確的選擇一部「價格/性能」比最高的電腦,還可以節省將來的升級費用!要如何抉擇就在於您的遠見了!

找出電腦的速度瓶頸

大致而言,電腦整體的工作效率通常決定於:

CPU 和 RAM 的工作速度。一顆 486DX4-100 至少比 486DX2-50 快一倍以上。其實 RAM 的工作速度也很重要,但常被忽略。是否有內建的 FPU 數學處理器。如果要執行含有大量浮點數學運算的軟體,比如 Auto CAD、3D Studio 等,FPU 絕對是必須的標準配備,沒有 FPU 將無法執行這些軟體。主記憶體容量與執行速度。如果主記憶體大小遠低於軟體需求,比如只有 1-2MB,某些軟體會自動用硬碟代替記憶體,以空間換取時間(硬碟存取速度遠低於記憶體的存取速度)。對高性能機種而言,外部 Cache 快取記憶體大小也是影響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硬碟容量與存取速度。硬碟需求量與軟體有關,稍後會再說明。

資料匯流排與周邊設備的執行速度。資料 I/O(輸入/輸出)的速度是影響電腦整體效率最大的部份。同樣的介面卡採一般 AT-Bus 或 VL-Bus 或 PCI 設計,I/O 速度卻有戲劇般的變化。由於 I/O 工作速度與 Data Bus 資料匯流排和周邊設備的速率有密切關係,稍後我們會詳加說明。

找出電腦速度瓶頸的方法並不難,我們可以用 Speed、PC Tools 或 Norton 的 System Information、PCBench、WinBench、Whetstone 等軟體,測試電腦各種單項效率以及整體效率的比值,以找出真正影響執行速度的瓶頸。測速軟體的使用方法請參考第 9 章。

記憶體與 CPU 的工作時速

CPU 工作速度通常是選購電腦的重點之一,所以比較廣為人知。比如一顆編號 80486DX4-100 CPU,就是代表 80X86 家族屬於 DX 系列的 80486 CPU,內含 80487 浮點數學處理器(或直接稱為 Floating Point Unit,FPU 浮點單元)以及 8K 的高速快取記憶體,可同時快取指令和資料。CPU 內部工作速度為 100 Mhz,外部為 33 Mhz。可安裝在一般(直接適用於) 486DX-33 或 486DX2-66 CPU 的主機板。

其實,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人忽略,就是「記憶體執行速度」以及「記憶體容量」!比如目前流行的 SIMM 1MB 記憶體,除了廠牌名稱外,IC 編號可能會標示 MN41C1000ASJ-07,其中 -07 就是這顆記憶體 IC 的工作速度,即 70 ns,單位是 10-9 nano 奈秒。把 70ns 換算成 Mhz 大約是 14 Mhz。RAM IC 最後另一組號碼,比如 9429BC063 則代表 IC 的出廠日期是 94 年,您藉此可推斷 IC 的新舊。

假設一部 486DX2-66 電腦,搭配 -07 的記憶體,試想 66Mhz 高速 CPU 與 14 Mhz 慢速的 RAM 要如何同步工作呢?老爺車裝上 Porsche 保時捷的引擎?由於 DRAM 目前很難有較大的進展,因此在 DRAM 與 CPU 之間加上用 SRAM 製作的第二層 Cache 快取記憶體,以及 CPU 內含高速快取記憶體,是目前解決 DRAM 速度瓶頸的方案。Cache 快取記憶體大小通常是 128K、256K 或 512K。工作速度一般為 20 ns,等於 50Mhz,正好適合任何等級的 486 晶片。

CPU 工作速度是以每秒振動 106 Mega Hertz(簡寫 Mhz)為計算單位,因此 Mhz 數字愈大則工作頻率愈高,比如 486DX4-100 工作頻率為 100 Mhz 就比 486DX-33 的 33Mhz 要快 3 倍 。

RAM 工作速度是以時脈跳動一次需要 10-9 nano second 毫微秒(簡寫為 ns)。其實計算方式與 CPU 相同,只不過使用倒數的關係,比如 60ns 只要把 1/60*10-9 倒數值,再除以 106 即可,大約等於 16 Mhz。因此 60 ns 就比 80 ns 的 DRAM 快一些。數字愈小工作頻率愈高,與 CPU 標示正好相反。一般 486 通常使用 70ns 的DRAM,高性能 Pentium 主機則應該使用 45 ns 的 DRAM。

SIMMs 是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s 的縮寫,這是一個類似周邊介面卡插槽安裝方式的記憶體模組。目前常用的一條記憶體模組為 1MB、4MB、8MB、16MB、32MB 等。SIPP 縮寫是 Single In-Line Pin Package,這是用針接點插槽的模組。早期電腦的記憶體通常會使用 SIPP 模組。由於 SIPP 接點數有限、不易安裝或更換等缺點,目前已完全淘汰,不再使用。

DRAM :這是 Dynamic RAM 動態記憶體的縮寫。DRAM 是利用儲存電荷(即微電源)來記憶資料,但電荷的能量只能維持幾個毫微秒的時間,因此主機必須以極高的速度不斷 Refrash 刷新記憶體儲存的資料內容(即電荷),否則儲存在記憶體內的資料就會消失,因此稱為 DRAM。Refrash 這個字有「重新喚起記憶」的意思,如果不 Refrash DRAM 的記憶,有健忘症的 DRAM 很快就會「忘記」記憶的資料。DRAM 的優點是單位價格比 SRAM 便宜。BIOS Setup 裡頭的 Hidden Refrash Function 就是設定是否要隱藏 DRAM 動態記憶體定期刷新功能。SRAM :Static RAM 靜態記憶體的縮寫,SRAM 可以長時間記憶資料直到電腦關機為止。由於不必定期刷新記憶體內容,因此工作速度比 DRAM 要快很多,適合做為 Cache RAM 快取記憶體。CPU 的效率指標對一顆同級的 486DX2-50 與 486DX-50 而言,在 CPU 內部都是以 50Mhz 的速度在奔馳。這兩種 CPU 用 SPEED 程式測試,同樣可跑出相當於 167Mhz 286 CPU 的成績。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執行速度相當,然而,實際上這兩個 CPU 卻有不同的工作效率。

Intel 公司為了幫助使用者區分各級 CPU 之間的性能高低,便定出一個 Intel Comparative Microprocessor Performace,簡稱 iCOMP,Intel CPU 的性能比較表:

Intel CPU iCOMPTM 指數 Intel CPU iCOMPTM 指數486SX-25 100 486DX4-75 319486DX-25 122 486DX4-100 435486SX-33 136 Pentium-60 510486DX-33 166 Pentium-66 567486SX2-50 180 Pentium-90 735486DX2-50 231 Pentium-100 815486DX-50 249 486DX2-66 297 iCOMP 指數只能表示某個 CPU 性能的參考值,不含外部快取、記憶體等,因此整體性能高低還必須視主機板設計,以及執行的應用軟體而定。其實 CPU 也經常修正設計上的錯誤或推出升級加強版。因此新的 CPU 晶片性能指數可能稍有不同。

假設可以使 DX4-100 晶片跑得與 DX2-66 一樣快,CPU 內部工作頻率都是 66Mhz,那麼實際上 DX4-100 執行速度還是會比 DX2-66 快許多。主要是 DX4-100 內含 16K 快取記憶體,以及性能強大的整合式 FPU,其他 DX 或 DX2 系列的CPU 只搭配了 8K 的快取和 FPU,如果您曾經試過用 BIOS Setup 把 CPU 內部快取關掉,就會知道內部快取對 CPU 執行速度的影響有多大。

486DX4 系列包含 100/33、100/50、83/33、75/25(內部頻率/外部頻率)四種產品。新的晶片全部以 0.6 Micron Technology 微米的技術製作,不僅能在 3.3 Volt 伏特的低電壓工作,CPU 甚至可以完全靜止在 0Mhz,新技術除了能降低 CPU 工作溫度,而且符合 EPA 能源之星的標準。如果您需求選購綠色電腦,不妨考慮 DX4 系列。

AT-Bus 與 VL-Bus 資料匯流排

早期的 AT-Bus 設計由於 CPU、記憶體、周邊幾乎是各跑各的,沒有統一的工作時脈,比如 CPU 是 33Mhz,記憶體是 14Mhz、周邊介面卡則是標準的 8Mhz,結果往往使電腦性能大打折扣。

為了改善系統效率低落的問題,就有人提出 EISA、MCA、VL-Bus、PCI 等不同規格的匯流排,其中 VL-Bus 與 AT-Bus 幾乎 100% 相容,而且價格便宜,最受消費者喜愛。

VL-Bus 把電腦主機的最高速時脈,比如 33Mhz 或 50Mhz 直接接到 CPU、快取記憶體以及 VL-Bus 插槽,使 CPU、記憶體、周邊設備可以「同步奔馳」,再也不必相互等待。這就是為什麼 VL-Bus 電腦比一般 AT-Bus 或 ISA-Bus 電腦快很多的原因之一。

底下是各 Data Bus 資料匯流排的縮寫與全名:

ISA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16-bit bus。即 AT-Bus。VL-Bus:VESA Local Bus,32-bit 或 64-bit bus。其中 VESA 的全名是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32-bit bus。MCA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32-bit bus。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32-bit 或 64-bit bus。

記憶體的最佳需求量

個人電腦應該裝多少 MB 的主記憶體呢?其實是一個難以決定的問題,理論上是愈多愈好!但多餘的 RAM 除了幫忙耗電不會有任何好處。我們知道,記憶體的數量會直接影響軟體的執行效率,要找出軟體系統對記憶體的最低需求量,憑感覺並不準確,最好用軟體實測。

現在電腦的標準配備通常是 4MB 的記憶體,如果只在 DOS 環境工作、玩 Game、或做為教學用電腦,應該是足夠了。但如果希望用來執行中文 Windows,就會發現即使是 486DX2-66 竟然比 486DX-33 搭配 16MB 記憶體要慢得很多!

實際的測試報告指出,4MB RAM 只能啟動 Windows 罷了,要提昇系統效率,而且希望使用多媒體光碟,則至少要有 8MB 的記憶體,如果是專業 Windows 環境則最好擁有 16MB 的記憶體。

我們必須扣掉 1MB 傳統記憶體空間,512KB-2MB 的 SmartDrive 磁碟快取空間,剩下才是 Windows 實際可用的記憶體空間。

由於 Windows 自動會利用硬碟空間虛擬為可用記憶體,以彌補不足的 RAM。但主記憶體低於 16MB 時,由於 Windows 會經常利用硬碟的虛擬記憶體,反而影響系統的工作效率。根據以上資料,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

如果經常在 DOS 中英文環境操作,只要安裝 4MB RAM 即可。如果要執行多媒體與 Windows,則必須安裝 8MB RAM。如果是用於專業的工作環境,比如排版、製圖、動畫等,則必須安裝 16MB RAM,網路主機則必須有 32MB 以上的 RAM。

硬碟的最佳容量

您需要多少 MB 的硬碟呢?理論上是多多益善,愈大愈好!然而實際上由於受到價格因素的影響,反而變成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比如說 340MB 與 420MB 的 IDE 硬碟,容量相差 80MB 零售價格卻可能只相差 NT$500。200MB 以下的多為庫存品,建議您不要考慮容量太低的硬碟,以免硬碟空間很快就滿了。

目前一般 IDE 硬碟有 540MB 的限制,如果需要 540MB 以上的高容量硬碟可選擇 Enhanced IDE 加強型硬碟。IDE 的全名是 Intelligent Drive Electronics 聰明磁碟電子介面的縮寫。

1GB 以上的超高容量硬碟並不便宜,而且幾乎是 SCSIⅡ(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規格的硬碟,一般個人電腦必須另外安裝價格不低的 SCSI 介面卡,才能使用 SCSI 硬碟、光碟、磁帶機等。不妨考慮 Enhanced IDE 硬碟。通常要安裝多大的硬碟,應該視需要使用軟體的總和而定,比如中文系統+中文 Windows+文書處理軟體+資料庫軟體+多媒體軟體+使用者建立資料+... 再乘上 120% 預留空間,就可以知道您需要多大容量的硬碟,但受到硬碟價格波動的因素,因此建議您考慮考慮:如果只需要 200MB 的空間,不如多花點錢買 245MB 的硬碟。如果想買 340MB,不如選購 420MB。其實 420MB 與 200MB 也只差 $2000 元左右,容量卻是 200MB 一倍以上,花 6000 元買一部 200MB 硬碟,等將來再擴充,不如直接選 420MB 硬碟。

如果非常需要 1GB 以上的高容量硬碟,那麼別無選擇,唯一可選購的就是 SCSIⅡ硬碟。由於 SCSI 介面卡並不便宜,建議您不要考慮低於 1GB 以下的 SCSI 硬碟。另外不同的 SCSI 介面卡不見得 100% 相容,與主機和軟體之間也有許多相容性的問題,特別建議您要慎選 SCSI 介面卡(最好是 VL-Bus 或 PCI 規格)。

顯示卡與周邊介面

早期電腦多以文字模式或簡單的圖形模式為主,並不刻意要求顯示卡的處理速度,因此多搭配單色、彩色 CGA、EGA 或 VGA 螢幕。現在則以支援 VESA 的 Super VGA 為主,CGA、EGA、VGA 已停產。

然而,由於 Windows、CAD、多媒體、全彩影像處理等,需要花費大量的圖形處理時間,傳統顯示卡與 8MHz 匯流排時脈造成一個無法突破的瓶頸。現在有了 VL-Bus 或 PCI 介面,情況便大大不同:

傳統 AT-Bus 顯示卡只要改用 VL-Bus 介面至少可提昇 3-5 倍以上的執行速度。別忘了,VL-Bus 時脈與 CPU 外部時脈是同步的。

顯示卡可以依軟體需求,特別強化某種功能。比如適合 Windows 環境的「視窗加速卡」,適合 CAD 軟體的「圖形加速卡」,適合多媒體影像軟體的「影像加速卡」等等。

Windows Accelerator 視窗加速卡不僅有全彩(或稱為真實色彩)的顯示能力,而且可以利用介面卡新增或內建的加速晶片,以硬體直接進行螢幕重繪、區塊移動、高速視訊資料存取、圖形運算等。而一般顯示卡僅具有將視訊資料顯示在螢幕等基本功能。

要特別說明的是,某加速卡不是只能用在某軟體的專用加速卡,其實顯示卡只要符合 VESA 標準,都可以在各種軟體裡使用,只是加速效果各有不同。比如視窗加速卡,不僅能在 Windows 環境使用,也可以用於 CAD、3D Studio、多媒體、影像處理,甚至在 DOS 環境也有相當不錯的加速效果,可大幅提昇文字與中文系統的顯示速度。

VESA Super VGA 支援的常用圖形顯示模式如下:

640*480 :水平 640 點,垂直 480 點(pixel)。16/256/32768/ 65536/16.7M 色。需 1MB 視訊記憶體。800*600 :16/256/32768/65536/16.7M 色。其中 16.7M 色需要安裝 2MB VRAM(Video RAM)視訊記憶體。1024*768 :16/256/32768/65536 色。大於 256 需 2MB VRAM。1280*1024 :16/256 色。其中 256 色需要 2MB VRAM。32768/65536 色稱為 Hi Color 高色彩。16.7M 即 16,777,216 色則稱為 True Color 全彩。215=32768,216=65536,224=16.7M。

如果需要使用 1024*768 或 1280*1024 圖形模式,強烈的建議您選購 15 吋以上的平面直角彩色螢幕,以免畫面太小嚴重閃爍傷害眼力。許多 14" 螢幕無法支援 1280*1024 模式,或 Noninterlaced 非交錯顯示模式。Interlaced 交錯顯示閃爍情形比較嚴重。

其他需要加速的周邊介面有:「IDE 磁碟介面卡」、「SCSI 介面卡」、「網路介面卡」等。不過電腦主機最多只有三個 VL-Bus (一般 PC 只有兩個 VL-Bus)或 PCI 插槽,選購時要注意介面卡含括的功能是否齊全。比如選購 SCSI 介面卡最好可以包含軟碟、IDE 硬碟、2S/1P 通訊埠等,以免將來有擴充的問題。

FPU 浮點數學處理器

電腦對於浮點數(含小數點和指數的數值)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

用電腦程式模擬 80X87 浮點處理器的算術運算。程式的成本較低且安裝簡便,但模擬的運算速度「非常慢」,佔用許多 CPU 時間降低軟體執行速度,僅適用於對浮點數仰賴不大的一般軟體。

安裝一顆真正的 80X87 FPU 浮點處理晶片,CPU 會自動把浮點運算指令交給 FPU,FPU 運算完後會通知 CPU 抓取結果。如此可減輕 CPU 工作,而且 FPU 運算速度比 程式模擬快 20-30 倍以上。

要特別注意的是內建 FPU 會比外加更好。記住 386DX+387 不等於 486DX,486SX+487 也不等於 486DX!

486DX CPU 除了內含 8K Cache RAM、FPU,機械指令的執行周期(即執行時間)比 386DX CPU 更短更快。因此同樣是 33Mhz 的 486DX-33 比 386DX-33 執行同樣的軟體就會快許多。再加上 Cache 以及精進的 FPU,所以內建 FPU 的 CPU 會比外加的更好。

某些特殊專業軟體要求使用者必須安裝 80X87 或使用內建 FPU 的 486DX 或 Pentium CPU,才能執行 CAD、3D 動畫等軟體。與其用軟體模擬忍受超級慢的執行速度,不如升級到內建 FPU 的 CPU,或加裝一顆 FPU 晶片。我們相信 Pentium 以上的 CPU 應該會把 FPU 列入標準單元,不再發行不含 FPU 的 CPU。如果不希望您的電腦不能執行某某軟體,建議您直接選購內含有 FPU 的 486DX CPU。

請特別注意:調整、更換、加裝電腦的任何機件之前,必須先關掉電源開關,再進行升級更新的工作,待確定安裝無誤,可暫時開機測試是否一切正常,最後再蓋上電腦機殼固定即可。

電腦升級方案之一 簡易升級

如果使用 286 或 386 電腦,請參考更新主機板的升級方式。首先請用測試軟體找出 486 電腦的速度瓶頸所在。然後逐步更新這些配件,直到滿足您的需求為止。當然,如果不是使用 VL-Bus 匯流排,在周邊的升級效果可能有限,唯一的辦法只有更換主機板了。

更新 CPU。如果是使用老舊的 Intel 486SX 或 DX CPU,可直接更換 486DX2-50 以上的各級晶片。若是使用 Cyrix 486 則必須視主機板設計而定,如果有選擇 CPU 的 Jumper 設定子,就可以切換到 Intel 或 AMD 系列的 CPU,否則也只有更換主機板一途。

更換 CPU 的方法如下,請特別小心,CPU 很貴的:

如果主機板不是使用易於升級的 ZIF Socket 插座,而是一般 CPU IC 座,請用 CPU 拔取夾或一字螺絲起子,在 CPU 四周「慢慢地、小心地」把 CPU 撬起來,千萬不要太快或太暴力,CPU 傾斜角度不宜過大,儘量使 CPU 以垂直角度起出,以免 CPU 底下密密麻麻的接腳彎曲或折斷。

把新的 CPU 輕輕地插入 IC 座,請特別注意,CPU 晶片的斜角缺口必須對準 IC 座有斜角插孔的位置,即 CPU 的第 1 腳必須對 IC 座的第 1 腳,插錯就開啟電源可能會使 CPU 燒掉!

注意:請輕輕柔柔地插入 CPU,如果有任何一隻接腳折斷則一顆全新的 CPU 就此報銷了!建議您加裝一個含散熱風扇的 CPU Cooler 冷卻器,可以使 CPU 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溫度,不致於過熱當機或燒毀,還可以延長晶片的使用壽命。

更新或加裝主記憶體。建議您從目前的 1-2MB 直接擴充到 4MB,或擴充到 8MB 或 16MB。須特別注意的是,第 2 次擴充必須保留未來加裝 RAM 的空間。若插滿所有的 RAM 插槽,將來擴充時舊的 RAM 就會面臨去留的問題,通常是換給舊的機種或全數丟掉。當二手貨賣?誰喜歡老舊的 RAM、CPU 呢?

更新或加裝硬碟。如果您的硬碟容量實在太小,建議您再加裝一部新的 Enhanced IDE 硬碟,硬碟容量不妨考慮 420MB 以上。但必須注意的是,不要把 DoubleSpace 或 Stacker 等軟體計入,比如買一部 245MB 再用磁碟壓縮軟體加倍為 490MB。

原因之一是,任何壓縮軟體都只能處理可壓縮的資料,因此實際的平均壓縮率必須視儲存的資料性質而定。另一個問題是壓縮軟體提供的工作環境與各軟體環境之間的相容性有多高?比如 Norton Utilities、PC Tools 等軟體是否完全支援。最重要的是,是否可在新的 DOS、Windows、OS/2 等作業系統底下執行,如果作業系統不認識磁碟壓縮軟體,很可能就會在更新作業系統時毀掉硬碟。

當然,現在的磁碟壓縮軟體技術已臻成熟,不過還有一點必須考慮的是,壓縮軟體的費用是否可買到容量加倍的硬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建議您先買一部實體容量加倍的硬碟,以後再考慮壓縮。

更新螢幕顯示卡或周邊介面卡。如果您的 486DX-25 用 SPEED 實測 Video 速度只能跑 1927 chr/ms 左右(比如早期 Trident SVGA AT-Bus 顯示卡),我們建議立即換一塊全新的 VL-Bus 視窗加速卡,或許馬上就可以跑出 9000 chr/ms 以上的成績。

其他像 SCSI 或 IDE 磁碟介面卡可以視需要,更換 VL-Bus 等級更高更快的介面卡,如新的介面卡上面含有快取記憶體則更好,比我們使用 SMARTDrive 等程式有更快的存取效率。

更換螢幕、滑鼠、鍵盤。雖然更換這些周邊設備對提升電腦效率並沒有任何幫助,但可以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由於視窗、多媒體的高速發展,早期 640*480 解析度已無法滿足需求,比較常用 800*600、1024*768 或更高的解析度,因此有必要改用 15" 或 17" 的非交錯式螢幕。

更換一個輕鬆好按、符合人體工學的的鍵盤,將有助於減少手部關節神經的傷害,一般幾百元的鍵盤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只適合偶爾打打字的 User。同樣的,一隻好握好滑的滑鼠也很重要,至於顏色是否鮮艷美麗,外型是否可愛漂亮就不是那麼重要。

電腦升級方案之二 更新主機板

更換主機板,其實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像安裝周邊介面卡一般。對 286、386 使用者而言(8088 XT?不必升級了吧!),換一塊新的主機板是唯一有效提升電腦性能的根本方法。第一階段,升級主機板:請選購一張您喜歡的主機板,並請經銷商安裝好 CPU 與 RAM(建議您選購 72 Pin SIMM)。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請經銷商測試主機板是否可正常工作,接下來:

舊的主機板請先用小貼紙在電源、RESET、Turbo、喇叭等,各種的插頭和插座上標示功用與安裝的方向,特別是電源接頭有左右區分,絕對不能插錯。完成所有標籤才可以拆掉所有插頭。如此一來即使要重新安裝舊的主機板也不成問題。

用夾子或尖嘴鉗以及十字起子,卸下舊的主機板,並安裝新的主機板。新舊主機板的螺絲孔應該完全相同,您不必擔心無法安裝問題。千萬不可自行鑽洞,目前主機板都是 4-8 層 PCB 板設計,螺絲不要鎖太緊,以免發生 PCB 斷線的問題。

請依照主機板使用手冊,以及各接頭貼紙的標示即可安裝好一塊新的主機板,先不要安裝周邊介面卡,確認一切連接無誤,請打開電源測試是可否開機。會聽到嗶嗶聲表示正常。請關掉電源,安裝各介面卡再重新開機,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把主機機殼蓋回去了。升級完畢很有成就感吧!

第二階段,升級周邊介面卡:在第一階段升級完畢之後,您可以用各種測試軟體找出新主機的速度瓶頸,接著就可以逐步更新螢幕顯示卡、硬碟、CD-ROM 光碟機等。

電腦升級方案之三 升級到 MPC 標準

自從多媒體系統搬到個人電腦,只要接觸過多媒體的人都會喜歡上這個全新的聲光世界。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簡稱 MPC,多媒體個人電腦。只要您擁有一部 486 級 Super VGA 彩色電腦,升級到 MPC 標準其實是很簡單的事。誰喜歡單調的電腦喇叭呢?要說明的是 1993 年制定的 MPC Ⅱ 最新規格,只符合目前多媒體的電腦最低標準,建議您升級時最好超過這個標準,以免將來又得升級到 MPC Ⅲ。底下是 MPC Ⅱ 標準規格:主機與記憶體:486SX-25 以上,4MB 主記憶體,160MB 以上的硬碟(剩餘空間)。建議 486DX-33 以上,8MB 主記憶體。

作業系統:Windows 3.1 以上或 Windows with Multimedia。滑鼠:必備一隻輕巧可愛而且好握好滑好用的滑鼠。軌跡球亦可。螢幕顯示卡:必須支援 640*480*65536 色。建議您選購 Windows Accelerator 視窗加速卡,將有助於高速顯示影像畫面。音效卡:16-bit 錄放音能力的音效卡並具有混音功能。另外應配備標準 MIDI I/O 與 Joystick 搖桿介面。光碟機:資料傳輸速度 300KB/Sec 以上的倍數光碟機一部。搜尋時間須小於 0.25 second(即 250ms),以及 CD-ROM XA 影音同步功能。

關於 MPC Ⅱ 規格,有某些注意事項我們必須加以說明:

16-Bit 音效卡

一般音效卡應該都具備以下幾個基本功能:

播放 FM (全名是 Digital Frequency Modulation Synthesis)、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以及 MIDI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三種音源的能力。也就是說可以播放 FM 數位合成音效,.MID 數位電子樂器檔,以及數位取樣錄製的聲音或語音檔,比如 Microsoft 多媒體 Wave 標準的.WAV 檔。可播放光碟機的 CD 音樂唱片的樂曲,也可以連接家用音響的Rec 錄音音源輸入,比如把府上的「卡拉 OK」接到音效卡。Mic 麥克風錄放音功能。也可以選擇錄製光碟機音源或是外接 Line-In 音響的音源。錄音取樣頻率必須是 44.1Khz 或 22Khz 單音或立體聲。某些音效卡有提供音源壓縮功能 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可減少使用 16-Bit、44.1Khz 錄音時的資料量。

具有 Audio Mixer 混音器功能,可混合同時播放各種音源並可獨立控制各音源的音量大小。音效卡訊號輸出必須能直接推動無擴大器的一般喇叭(4W 瓦左右),或將音樂記號連接到含擴大器喇叭或家用的高傳真立體音響。

一般音效卡都會與 AdLib 和 Creative Labs Sound Blaster 16 音效卡相容,然而某些號稱與 Sound Blaster 聲霸卡 100% 相容的音效卡或「專業版」16-Bit 音效卡,其實相容性很差,甚至不是真的 16-Bit 或達到宣稱的 CD 音質水準。

比如非標準 Audio Mixer、音量控制以及錄放音,結果在多數多媒體軟體或 Title 裡無法使用該音效卡的基本功能,進行簡單錄音還會使系統當機。另外還有聲音失真、8-Bit 音質、單音源、高頻振盪等問題。

通常音效卡會佔用一個 DMA 通道,音效卡就可以把錄製的聲音資料直接存入記憶體,或直接由記憶體取出播放,不必經由 CPU。播放或錄好一段 .WAV 數位聲音檔時,會通知 CPU 由磁碟抓取或儲存聲音檔。另外音效卡還會使用一個 IRQ 中斷需求,以及某些資料 I/O Address 位址。

如果希望使用 MIDI 線連接您的 Keyboard 鍵盤樂器或其他電子數位樂器,選購時請特別注意音效卡對 MIDI 的支援能力以及是否附有 MIDI 連接線,或直接選購 MIDI 專用介面卡。

喜歡玩 MIDI 音樂的朋友,可能需要一片 MIDI 介面卡、MIDI 音樂編輯軟體 Sequencer、一部 Synthesizer 合成樂器(也就是鍵盤樂器)、一台 Effector 效果器(或多段頻率等化器)、一部 Drum Sound 電子鼓、一台 Audio Mixer,可調整立體音量、左右音量、平衡(可選擇左、右或立體)等。

如果您擔心音效卡與聲霸卡的相容性問題,那麼乾脆選購 Sound Blaster Pro,或大多數多媒體支援的音效卡(玩家會知道是那些音效卡)而不要使用相容性產品。如果音效卡音質不是很好,建議您不要接到 Hi-Fi Stereo 音響上,以免嘶嘶電流雜音、訊號失真、Frequency Response Distortion 頻率響應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互調失真,以及 Chanel Separation 頻道分離度不佳等,全部聽得一清二楚!玩音樂的讀者對音質會相當敏感。我們會在 CD-ROM 規格列出 CD 音質標準。

CD-ROM 光碟機規格

相信很多讀者都不了解 CD-ROM 的標準規格,說不定廠商也沒有附一本使用手冊或規格表。

CD-ROM Specifications 規格表

  • Data Capacity :資料容量 Maximun 最大值為 680MB/disc。大約等於 72 分鐘的音樂CD (Compact Disk) 唱片。
  • Total Number of Blocks :資料區段總數為 333K Block/disc。Data Blocks :每個資料區段大小為 2048 bytes/bolck。我們可以把一個 Block 想像成硬碟的一個 Cluster 磁群。
  • Data Transfer Rate :資料傳輸率,傳輸速度以 150KB/每秒為一個基本的計算單位。比如 Single Speed 單倍速光碟機的資料傳輸率為 150KB/sec。
  • Double Speed 雙倍速光碟機為 300KB/sec,Triple Speed 三倍速為 450KB/sec,Quadruple Speed 四倍速為 600KB/sec,以此類推。單倍速機種已淘汰,目前最受歡迎是雙倍速光碟機。如果不是專業用途,選購雙倍速即可,三倍速以上光碟機售價仍偏高許多。
  • Access Time :資料存取(搜尋)時間為 195ms,即 0.195 秒。存取時間愈短愈好,至少要小於 250ms。
  • Memory Buffer :光碟機記憶體的資料暫存區,可快取光碟機讀取的資料。快取記憶體容量愈大愈好,通常是 256KB-1MB。
  • Command Set :可選擇 SCSI 1 和 SCSI 2(限 SCSI 光碟機)。新的 SCSI 介面卡應該都支援 SCSI 2 規格,如果使用早期的 SCSI 1 介面卡則光碟機可切換到 SCSI 1。其實,無論是 AT-Bus 光碟機專用介面卡或 SCSI 介面卡的資料傳輸速率都比光碟機要快多了,即使每秒 600KB 四倍速光碟機 ,仍比介面卡資料傳輸速度慢許多。因此您不必擔心介面卡的問題,至少現在還不是問題。
  • Photo CD Compatibility :光碟機是否與照片 CD 相容。如果支援Single session Photo CD 表示可以讀取一次寫入所有照片資料的照片 CD。可以讀取多次分段寫入資料的 Photo CD 則會特別標示 Multisession Photo CD。要特別說明的是,並非所有光碟機都支援 Multisession Photo CD 規格,如果您的光碟機不支援這個規格,就無法讀取多段寫入的像片 CD。
  • XA Compatibility:XA 相容性為 Mode2,Form1 與 Form 2。Philip 公司制定了 XA 規格,即 eXtended Architecture 的縮寫。簡單的說這是一種影音同步播放的規格。
  • CD-ROM XA 規格可以使光碟片在同一軌同時存放影像、聲音、文字各種資料,使多媒體軟體能同時播放這些資料,不再有早期只能播放影像或只聽到聲音的問題。其實 Photo CD 是 CD-ROM XA Mode 2 規格之一,音樂 CD 唱片則是 XA Mode 1。
  • Audio Specifications 音響規格表 Sampling Frequency :訊號取樣頻率為 44.1Khz。要特別說明的是電子學上 K 這個單位是代表 1000,而電腦的 K 則是 1024。
  • Quantifying Bit Number :數位訊號的測量位元數,其實這一項就是一般 CD Player 的 D/A Conversion 。通常是 16-bit linear,也就是 16 位元的數位/類比線性轉換器。高傳真 CD Player 會使用 20-bit linear 以求更完美真實的聲音,不過以目前光碟機與音效卡的 CD 音質來看,似乎 16-Bit linear 就非常「不錯」了。
  • Number of Channels :聲道數目。通常是 2,Stereo 立體聲。
  • Frequency Response :輸出聲音的頻率響應。一般光碟機為 20Hz 到 17Khz。專業 CD Player 標準是 5-20,000 Hz ±1 dB。也就是在5Hz 低頻或 20Khz 輸出聲音訊號不得衰減 1 分貝。
  • Dynamic Range :音頻訊號的動態範圍。一般光碟機為 80 dB。 CD Player 則可能高達90 dB 或 95 dB 以上。

動態範圍愈寬廣表示聆聽俄國 Tchaikovsky 的 1812 Overture 逼真的加農砲聲與鐘聲,以及 Orchestra、Symphony、Opera 等各種古典音樂 CD 或樂團 CD、重金屬 CD 也不會有訊號動態過大而導致輸出聲音失真的問題。如果聲頻訊號送到 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之前就已經失真,那麼即使將音響的音量關小,仍會聽到破裂失真的聲音。

Signal/Noise Ratio :訊號噪音比。普通光碟機可能只有 80 dB。CD player 則有 100 dB 以上的表現。分貝數愈高表示噪音抑制愈佳,音樂品質也愈純淨優美,否則音響的音量較大時在比較靜音的片段,就會聽到哼聲的交流音或嘶聲的電流雜音。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總諧波失真。這是指輸出音樂訊號時所產生的全部諧波失真度,通常以 1Khz 為基準。一般光碟機為 0.05%,CD Player 則有低於 0.005% 的表現,% 愈低愈好。諧波是某個頻率的整數倍頻率,所有的音樂聲音都是由許多複雜的音頻所組成,如果諧波失真太大,就無法聽到純淨清淅的音質。

Channel Separation :左右聲道的分離度。一般光碟機只有 65 dB 而 CD Player 則有 90 dB 以上的立體分離度。如果分離度太低就表示左右聲道相互「串音」相當嚴重,會影響立體聲歷聲的效果。

Wow and Flutter :CD 片播放振動時的放音失真。通常是低於可測量的靈敏度或精確度 (Quartz accuracy)。Line Output :聲音訊號線輸出大小。一般光碟機可能只有 0.6V 伏特左右。CD Player 的 Output Voltage Max 則有 2V rms。

如果我們把光碟機音質與一般 CD Player 使用音響同時播放,就會發現光碟機的音質實在遜多了。如果將光碟機 Line Output 接到音效卡再接到音響設備,輸出的音質可能比高級 CD 隨身聽還要糟。簡單的說,想在電腦聽到所謂的 CD 音質,可能要大失所望了。不過用來播放普通的多媒體 Title 則應該足夠了。其實想在電腦安裝一套 CD 音響所花的費用,就可以買到一套非常棒的 Hi-Fi CD 音響!

當然,有好的 CD-ROM 與好的音效卡,也必須有好的喇叭!一般防磁喇叭只是允許我們把喇叭擺在螢幕旁邊,使喇叭產生的磁場不會干擾螢幕即可,音質並不是很重要,有聲音就好。如果您是使用傳統音響喇叭、床頭音響喇叭、內含擴大器的主動式喇叭,音質會比一般的防磁喇叭要好很多。事實上,喇叭只要不是放在螢幕兩側,是否防磁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原音重現的音質,與聲音的甜美度。

加裝硬碟

認識 IDE 和 SCSI 硬碟

IDE 是 Intelligent Drive Electronics 聰明磁碟電子介面的縮寫。我們的電腦就是安裝 AT-BUS/IDE 介面卡與硬碟。

IDE 介面卡只能連接兩部硬碟,而且硬碟有 540MB 的限制。一般讀者是夠用了,對玩家來說可就少了點,如果需要高容量硬碟可選擇 Enhanced IDE 加強型硬碟,最高容量可達 4GB,可同時連接 4 部加強型 IDE 硬碟,而且與目前 IDE 硬碟向下相容。如果這還無法滿足您的需求,沒關係,還有 SCSI 規格的硬碟。

SCSI 是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電腦系統介面的縮寫,最新規格是 SCSI Ⅱ。SCSI 介面卡可以連接 7 部 SCSI 規格的設備,含硬碟、CD-ROM、MD 光碟機、磁帶機等。SCSI 硬碟最高容量可達 4.5GB。

我們無法由硬碟外觀辨別是 IDE 或 SCSI 硬碟,唯一的區分方式是看硬碟訊號線的數目,50 條長接頭就是 SCSI 硬碟,IDE 硬碟接頭購比較短。

每部電腦可同時安裝 2 張加強型 IDE 卡或 SCSI 卡。但受限於目前 VL-Bus 只有 2-3 個插槽,通常只能插一張硬碟卡。註 2。

聽起來似乎很不錯吧,但是,$$ 可不便宜!普通 IDE 卡只要 1000 台幣左右,而且含 2S/1P 周邊。註 3。加強型 IDE 或 SCSI 卻要 7000 以上,售價之高足以再買一部硬碟啦!為什麼會這麼貴呢?尚未全面普及是一個因素,最主要是卡上有 80186 或 80286 CPU,以及 256K-16MB 的快取記憶體。一張介面卡幾乎是一部小 AT 電腦,難怪不便宜。別氣餒,還好現在的 IDE 卡最多可接兩部 540MB 硬碟,總共 1080 MB,約 1GB,絕對夠用了。不夠?莫非您用來裝大補帖?

加裝硬碟

事實上,加裝或換裝硬碟是很簡單的,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動手做。硬碟外觀其實很簡單,除了一個密封的金屬盒子(絕對不要拆開或撕開保固貼紙),就是一個電源接頭與資料線接頭、幾個調整功能的 Jumper 選擇子,如此而已。而且:

D字型的電源接頭絕對不可能接錯或插反。資料線即使不慎接反也無所謂,只要關機重接即可。選擇子出廠時已經調好了,最多要選擇安裝在 C: 或 D:。我們最擔心的是,很多「暴力組」的讀友,不太會控制手指力量,要裝硬碟是吧!好,就「用蠻力硬裝」上去,常常把硬碟的電源或記號線接頭給弄壞了。您不心疼嗎?那是花幾千塊買來的耶...

其實,只要方向正確,輕輕適當的力量就可以連接好。硬碟廠商不會故意給使用者和自己找麻煩。

加裝硬碟步驟一

請關掉電腦的電源,然後「打開機殼」。安裝前先找一個不會導電的紙盒子或書本,暫時墊著硬碟,待一切操作正常再固定硬碟。

如果要安裝到實體的 D: 磁碟,即第二部硬碟,請參考廠商提供的硬碟安裝說明書(常常是一張簡單的紙)調整 Jumper。您也可以請經銷商事先調好,不過您必須知道要如何調,而且硬碟說明書不可遺失,否則將來很可能沒有人會幫您調整 Jumper。硬碟排線的一端會有淡淡的「紅邊」,那就是標示第 1 條線的位置。接著,請找到硬碟訊號線插座,第 1 腳的位置。通常會印刷在 PC 版插座的某側,然後 1 對 1 腳方向接好就對了,請參考圖一。

請打開電腦,電腦的運作應該一切正常,硬碟?當然不能用,我們只是測試而已,如果電腦無法正常啟動,就表示接錯了或硬碟嚴重損壞(新硬碟不太可能會發生這種問題)。然後關掉電源。

加裝硬碟步驟二

通過第一關考驗,就可以把硬碟的電源插上。您應該會找到幾個合適的空接頭,理論上這些接頭都可以使用,但某些電源供應器,不同的接頭的電力高低或許不同。為了避免因電力不足推不動硬碟,請使用與 C: 硬碟「並聯」的插頭,或電線最粗的插頭。所謂並聯是指同一條電源再分支的電源線插頭。比如您家裡一條電話線,連接了兩部電話機,則這兩部電話就是「並聯」在同一支電話號碼。同時插在「電源延長線」的家電用品也是並聯的方式使用 110V 的市電。

硬碟電源插頭是 D 字型,只要「看清楚方向」不要硬插,就不會接錯,請參考圖二。不過,我們還是要告訴您,如果不小心插反... 在打開電源時就會聽到電源供應器發出很小聲的「答、答」聲。電腦完全沒有啟動,螢幕也不會有畫面,因為電力根本沒有穩定的送達主機板。

電腦的電源供應器與一般家電的電源設計完全不同!我們稱為交換式電源供應器 Switching Power。這種供應器在開機或運作時,如果偵測到外部設備有問題,會立即停止電力供應,以免燒壞主機板和電源供應器。

接著會間隔約 0.5 秒嘗試啟動,您聽到的「答答」聲,就是電源供應器在嘗試啟動時發出的聲音。有聲音表示保護機構是正常的。其實 Switching Power 在沒有連接任何設備(稱為空載)時也會啟動自我保護,想知道新的 Switching Power 是不是好的,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不建議您做這些測試,萬一保護機構有問題,就會有東東燒掉了。

如果聽到電源供應器保護啟動的聲音,請立即關掉電源並檢查硬碟電源插頭是否插反了。短時間應該不會燒毀硬碟才對。我們特別為您「故意」做了這個危險的試驗!一旦試驗失敗,電腦就完了!幸好保護裝置生效,硬碟與主機板仍完好正常,是否有「內傷」就不知道了。唉,可憐的電腦,為了寫這篇硬碟物語,也只好拿來開刀了。

加裝硬碟步驟三

現在打開電源硬碟應該會開始運轉,注意:硬碟運轉時「絕對」不可以移動、敲打、碰撞,以免全新的硬碟,「磁片」就受無法修復的內傷!即使一切連接正確,現在硬碟還是無法使用,因為我們還沒有告訴電腦硬碟的「種類」。

請按 Alt+Ctrl+Del 或 Reset 鈕重新開機,請按照您電腦 BIOS 開機的說明,進入 BIOS 的 CMOS 設定。比如 AMI BIOS 是在開機時按 Del 鍵,就會進入系統設定。接著請看 CMOS 設定的說明。註 3。

如果是使用加強型 IDE 硬碟或 SCSI 硬碟,由於 BIOS 不支援這類硬碟,您可能必須在 CONFIG.SYS 安裝好硬碟驅動程式,才能使用。硬碟驅動程式是由介面卡廠商提供(不是硬碟廠商)您可以向介面卡廠商索取或更新驅動程式。

更換硬碟

我們知道 IDE 卡只能接兩部硬碟,如果其中一部硬碟的容量太低,比如只有 40MB,那只好更換一部新硬碟。更換方式與「加裝硬碟」的步驟相同,但更換前請把 CMOS 設定值改為 Not installed,以免新舊硬碟的型號不同發生存取錯誤的問題。換下來的舊硬碟要如何處理呢?可以送給學弟學妹或沒有硬碟的學校,再者可以用來測試病毒...

CMOS 系統設定

進入 AMI BIOS 的 CMOS 設定就會看到圖三的畫面。如果您的功能表有提供 AUTO DETECT HARD DISK 自動偵測硬碟型號的選項,可以試試這個命令,找到的資料應該與廠商提供資料相同。請選擇 STANDARD CMOS SETUP 選項,然後在圖四畫面的 Hard Disk D: Type 或 C: Type 輸入新的硬碟型號。

Cyln :設定 Cylinder 磁柱的數目。磁柱是指硬碟磁頭,在垂直位置對應的磁區。Head :設定硬碟的邏輯磁頭。實際磁碟數通常比較少。WPcom:設定寫入補償值,通常為 0 或 65535。LZone:設定磁頭在關機時降落的位置,通常會停在最後一個磁柱或磁軌,即 LZone 同 Cyln。這是 Landing Zone 降落地帶縮寫。Sect :設定每個磁軌的 Sector 磁區數目。輸入完畢按 Esc 鍵回到主功能表,然後按 F10 功能鍵,並輸入 Y 按 Enter,就會離開 BIOS SETUP 並存入設定值到 CMOS RAM。開機後份無法使用全新的硬碟,還記得使用新磁片之前要做什麼事嗎?

規劃新硬碟

早期 MS-DOS 無法直接使用大於 32MB 的硬碟!咦?怎麼會呢?因為當時的硬碟都是 10-20MB(其實不過是 5-6 年前的事)因此容量較大的硬碟只好劃分幾個邏輯硬碟。現在 MS-DOS 可直接使用 2GB 硬碟,但高於 2GB 的硬碟仍必須劃分為兩個以上的分割區。由於超高容量硬碟仍未普及,對一般使用者不會造成困擾。因此一部硬碟有一個分割區即可。

Physical 硬碟是指真實的實體硬碟。一部電腦可安裝兩部 Physical 的 IDE 硬碟。而 Logical 硬碟則是一部實體硬碟以軟體劃分後的磁碟。新硬碟必須用 FDISK 建立硬碟分割區,FDISK 會把劃分的資料存入硬碟的某個磁區。我們把這個劃分資料稱為 Partition Table 硬碟分割表或分區表。

如果硬碟無法啟動,請由 A 開機。請輸入 FDISK,按 Enter。就會看到圖五的畫面。請注意畫面上: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1目前硬碟的編號。如果要設定第二部硬碟,請選第 5 項命令,然後輸入 2,按 Enter 即可。建立 DOS 分區或 DOS 邏輯磁碟的方法很簡單,請選第 1 個選項,FDISK 會問您是否要建立一個最大的 DOS 分割,即整個硬碟為一個分割區與一個邏輯磁碟,請看圖六。預設是 Y,直接按 Enter即可。請注意,有資料的硬碟千萬不要隨意使用 FDISK,任何的調整都可能使硬碟的資料全毀!不可不慎!!接著就會看到圖七或圖八的畫面。系統會重新啟動,請隨意按一鍵繼續。如果必要會由 A: 磁碟開機。

如果要分割為幾個邏輯磁碟,比如把一部實體的 C: 劃分為 C:、 D:、E: 三部磁碟,則圖六畫面必須輸入 N,然後再分幾次設定各磁碟的大小與邏輯磁碟的名稱和「可開機」磁碟分區。

到底把一部硬碟劃分為幾個磁碟好呢,或一個磁碟好?或許有人會建議您分為幾個比較好,但請您深思原因。我們認為不要分割比較好!一部低於 2GB 硬碟實在沒有分割的理由。一部實體硬碟就是一個邏輯磁碟,有許多好處:

不會佔用 DOS 的磁碟代號。減少 LASTDRIVE 也可以節省些許記憶體空間。一對一對映,不會造成使用上的困擾。可避免因增加磁碟分區表所佔用的空間。硬碟空間也可以比較大些。

注意,分割多部邏輯磁碟無法避免病毒發作的破壞行為。因為還是一部實體的硬碟,而不是多部硬碟。其實分割表不是什麼特殊的東東,不過是記錄在硬碟磁區的資料,與一般檔案使用的磁區相同。當病毒要徹底破壞硬碟時,沒有什麼磁區的資料是可以倖免於難的。另外,邏輯磁碟的大小是無法隨意調整的,如果想取消或新增某個邏輯磁碟,或調整分區磁碟大小,都會面臨硬碟資料全部消失的問題。

其實 FDISK 可以在不影響硬碟資料的情形下建立或調整邏輯磁碟,不過呢... 咱們的電腦打從 N 年前,十幾年來從來沒有一個軟體提供這種功能,即使是 MS-DOS、IBM-DOS、DR-DOS、OS/2、Windows NT 等等。做不到?不可能!這不是什麼極困難的技術。是誰需要劃分邏輯磁碟呢?答案某些電腦玩家或作者。因為劃分邏輯磁碟唯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在一部硬碟上,同時安裝幾套不同的作業系統,比如前述幾種,再加上 UNIX、網路系統等。

如果不想把硬碟弄得太複雜,建議您不要設定多部邏輯磁碟,一部硬碟一個分割區即可。

格式化新硬碟

終於快安裝完畢,我們只要再進行高階格式化,即可享用新硬碟了。請輸入 format D:(或 C:)按 Enter,就會看到圖九的畫面。這是格式化一部 62MB 硬碟的情形,為什麼不格式化筆者的 320MB 硬碟呢?這... 大爺小姐們,饒了小人吧!雖然硬碟容量太小了,但格式化過程與高容量硬碟完全相同,請放心。

筆者的 486 電腦就是親自 DIY 組裝的,憑藉專業的硬碟素養,請看 PROFILE,電子本科系的喲!事實上很多非電子科系也會自己組裝電腦(連編輯小姐也會!)這並不難。我們可以保證按照本文的操作步驟,只要有信心,一定可以安裝成功!

固定好硬碟

OK,一切正常就可以把硬碟固定好。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使用硬碟原廠附的螺絲!不要隨便找其他螺絲代替,不含規格的螺絲可能會把硬碟的螺紋弄壞,或因為螺絲太長,鎖壞硬碟內部的機件或電子線路,反而得不償失。請看圖十。

如果任何一個操作步驟有問題,請「深呼吸」然後耐心的檢查是否 Jumper 跳錯、接頭鬆動、IDE 卡排線接頭有沒有接錯或接反等等。別擔心,如果硬碟真的壞了,有「保證書」的硬碟廠商會無條件更換一顆全新的硬碟,直到您滿意為止,沒有保證書就很難講了。所以特別再提醒您,選購硬碟、螢幕、電腦、CPU 之前,別忘了詢問是否有保證書。

格式化硬碟

一般來說,只有在第一次安裝或加裝硬碟時,才要對新硬碟進行格式化。硬碟的格式化有低階和高階兩個步驟,低階格式化會在出廠時完成,使用者沒有必要再做一次,我們只要用 FDISK 劃分硬碟配置區,不同的作業系統有不同的劃分方式,然後再以 FORMAT 完成高階格式化即可使用。

硬碟的高階與低階格式化

什麼是高階與低階格式化?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或許會更容易明白。比方說格式化磁片,如果我們指定:

 C:\>format a: /u

無條件格式化磁片,這個動作很類似硬碟的低階格式化!格式化的速度很慢,必須仔細規劃硬碟的每個磁區。如果指定快速格式化:

 C:\>format a: /q

這個工作很類似硬碟的高階格式化,FORMAT 只是重新設定磁區並建立新的開機磁區等資訊。我們可以用系統 BIOS 或特殊工具軟體,對硬碟做低階格式化。通常硬碟出廠後就永遠不需要做低階格式化,錯誤的格式化反而會傷害硬碟,使硬碟無法使用或減少硬碟容量!用 FORMAT 格式化硬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輸入:

C:\>format c: Enter ← 只要輸入這個指令即可,不必加上任何選項WARNING: ALL DATA ON NON-REMOVABLE DISK ← 警告,在 C: 磁碟的DRIVE C: WILL BE LOST! 所有資料都會遺失!Proceed with Format (Y/N)?n ← 仍然要格式化硬碟嗎?不要!

電腦散熱問題

「電腦的散熱問題」也是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通常使用者喜歡選購機殼小巧可愛的電腦。問題是,性能等級愈高的電腦,往往因高速運轉,使散發出的熱能也愈高,加上室內溫度的幫忙,一般 486DX2-66 以上等級的電腦一打開機殼簡直像是一部小暖爐。

散熱不良,長時間下來電腦就容易出毛病。最簡單判別電腦是否過熱的方式,就是放入一張磁片或光碟片,如果一段時間取出後有溫熱的感覺,就是電腦太熱了需要「涼快涼快」!建議您選購或更新為直立式機殼,加裝 CPU 散熱風扇和散熱膏。如果您的電腦已經具備這些條件,可以再加裝另一個散熱風扇,電腦後面的風扇主要是為電源供應器散熱,間接幫電腦主機散熱。

如果沒有空間或位置加裝風扇,我們可以拆掉一個安裝周邊介面卡的金屬片,最好是靠外側位置以便清除灰塵,利用電源風扇向外抽出的動力,從周邊孔導入更多的冷空氣,以利散熱。這樣電腦就不會太密閉不通風,藉以便延長電腦主機的壽命。

在夏季氣候燠熱潮濕的日子,建議您將電腦置於有空調冷氣設備的房間內使用,至少要除濕,可確保電腦正常操作並延長壽命。

80386 CPU 的 BUG

80386 CPU 在設計上有一點小瑕疵,執行某個組合語言指令之後再執行另一個指令就會發生錯誤,比如 popa 和 mov [si][bx],ax。我們發現某個自己設計的軟體在全部的 286、486 和 Pentium 機種都可以正常的工作,唯有在任何的 386DX 或 386SX 電腦卻無法正常執行,才知道是 CPU 本身設計上的「歷史錯誤」。

建議您不妨直接選購 486SX,即使是工作頻率最慢的 486SX-20,(iCOMP 指標為 78) 也比最高速的 386DX-33 (iCOMP 為 68) 跑得更快功能更強!電腦售價卻相差不遠。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使用 486DX、486DX2、486DX4、OverDriver 會更好,電腦可以跑得更靈活順暢。

關於 Remark CPU

所謂 Remark 是把舊型晶片或性能等級較低的晶片,重新整理並打上新的編號,外觀與新 IC 一般無二。Remark 問題從 N 年前就已經存在,由於 CPU 晶片價位高,所以成為 Remark 業者「美化」的對象。

通常一顆 CPU 平均可 Turbo 加速 20% 左右,即 486DX-33 大約可加速到 486DX-40,486-40 CPU 加速到 486DX-50,以此類推。當然也能減速執行,比如 486DX-50 也可以跑 486DX-25 或更慢的速度。

為什麼 CPU 可以加速跑呢?其實就像一部設計良好的汽車,相同的引擎可用自然進氣,也可以加裝 Turbo。CPU 執行速度是依最安全穩定的工作環境來決定,並非 CPU 的極速,因此可以加速執行。

事實上,有些玩家就會花較低的代價買 486DX-40 或 486DX-33 然後加速到 50 Mhz,當做一顆 486DX-50 來使用,但如果因此燒毀 CPU,廠商將不負責保固或維修,請特別注意!然而,話說回來,如果您花的是 DX2-66 的代價,買到的 CPU 卻是被 Remark 成 DX2-66 的 DX2-50,那豈不就成了冤大頭?

根據非正式的調查指出,市售號稱 66Mhz、50 Mhz 的 486 CPU 中,Remark CPU 所佔的比例相當驚人。而偽印商標型號的技術,已達幾可亂真的地步!一般人,甚至電腦商家,就算用放大鏡也很難分辨真偽,更何況消費者單憑肉眼是完全無法辨別的。因此建議您購買時,務必選擇信用可靠的電腦品牌或電腦商,千萬不要又為了區區幾元。

測試 CPU 極速!

要知道是否為 Remark CPU,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 CPU 加速跑,例如把一顆 486DX-40 CPU 加速為 486-50,請參考電腦主機板手冊,如果主機板允許調整 CPU 工作速度,請試著調整 Jumper 以改變 CPU 速度,並且以 SPEED 程式測試實際工作速度是否正確。如果開機後跑 DOS 或 Windows 軟體都很正常,就可以確定這是顆原廠標準的 CPU,極度絕對超速 50Mhz,或許可達 -55 或 -60 Mhz。

如果開機後偶爾會發生當機的情形,特別是執行 Windows 等多工軟體,就表示這顆 CPU 極速接近 50Mhz,應該是原廠 CPU。

如果無法開機必須降回 486-40 才能啟動,就表示這顆 CPU 極速大約 40Mhz,最多不會超過 -45。這種情況又分為兩種。

一是很可能用 486-33 或 -25 的 CPU,Remark 為 486DX-40,因此加速到 486-50 就無法工作了。當然也可能把 486DX2-50 重新 Remark 為 486DX2-66,要再加速為 DX2-80 就很困難了。

另一個原因是,電腦的確使用原廠 CPU,但主機板的其他零件無法超速使用,這時必須用其他主機板測試,或是把 CPU 送回原廠鑑定,才能知道問題所在。

請特別注意,短時間 CPU Turbo 超速並不會發生問題,如果無法開機,只要降回標準速度即可。長時間超速可能會使 CPU 因高熱燒毀,建議您在加速前先加裝「散熱片和散熱風扇」。

我們曾試過把原廠 486DX-40 加速到 486DX-50,486DX2-66 加速到 486DX2-80,將 386DX-20 加速至 386-25 或 386-33,甚至把 386SX-16 超加速為 386-40,這些 CPU 晶片都跑得十分正常,而且已經「超」了好幾年。

我們不建議一般使用者任意改變主機板設定或超速使用 CPU!不過用來檢查是否為 Remark CPU 卻是目前最簡便的測試方式。

蘇言霖 2013/09/15 0 3853
Comments
Order by: 
Per page: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Rate
0 votes
Post info
蘇言霖
「超級懶貓級」社群網站站長
2013/09/15 (3869 days ago)
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