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view

自組電腦不求人 - 選購篇

▲  篇名:自組電腦不求人 - 選購篇

●  作者:蘇言霖

▲  時間:3/17/95

■  電源供應器 (Power Supply)


    如果有人問起,電腦「最重要」的機件是什麼?您會選什麼呢?呃
,CPU、RAM、硬碟... ,或許 CPU 的確是最貴重的機件,但是還有一
個體積龐大,價格低廉(約 NT$600-$1200),卻默默地扮演十分重要
角色的「電源供應器」!

    為什麼電源供應器特別重要?這得從認識 Switching Power Supply
說起,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瞧瞧電源供應器長什麼樣子。

<插圖>電源供應器寫真照

●  認識 Switching Power Supply

    電腦需要 +-5V 和 +-12V(伏特)四種電壓,其中 -5V 和 -12V 負
電壓較少使用,主要的用電需求是以 +5V 和 +12V 的正電壓為主。因此
供應 IMB PC 使用的電源供應器,只要能把 110V AC 交流電,轉換 DC
直流電壓並提供 +-5V 和 +-12V 電壓和足夠的電流(低電壓大電流設計
)即可。底下是 AC 和 DC 的解說:

‧  AC: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電。這是一種把正電壓和負電壓用
    50-60Hz(每秒)的頻率,並以「正弦波」(三角函數之一)的方式
    來交互變換電壓。變電所會把高壓電轉成 110V AC 後送到家裡。

‧  DC:Direct Current 直流電。這是能以直線性穩定供應電流或電
    壓的「電」。電池所供應的 1.5V 電壓就是標準的直流電。

    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供應直流電的目的,一是使用整流器(或稱為
變壓器),另一是採用交換式電源供應器。這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

‧  整流器:英文是 Transformer 或 Regulated AC Adaptor,Power
    Supply。這種供電方式主要是以一顆線圈感應的變壓器,把 110V
    60Hz AC 變成 12V 和 5V 60Hz 的 AC 電,再以整流電路轉成直流
    電。

‧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這種供電方式,
    是把 110V 60Hz AC 電壓直接震盪成 20Khz-100Khz 高頻的 AC 電
    壓,再經由變壓器和整流電路轉成穩定的直流電。

    變壓器的構造相當簡單,把幾條各自獨立的線圈,圍繞在 E 形的
矽鋼片上,利用線圈產生的磁場(磁力線)把 110V 電力感應到另一端
並轉成 12V AC 的電壓(低壓大電流)。由於 110V 和 12V 線圈並未
直接連接,而且線圈對高頻反應遲鈍,較能吸收瞬間的突破電壓。

    因此一般家電用品,很少會因為打雷而使電視、音響燒毀,或許是
使用傳統變壓器的緣故。但變壓器並未改變 60Hz 市電的頻率,低壓低
頻(哼聲)不易整流成純淨的直流電流,這將影響需要大電流的電腦運
作。另一個缺點是,若要供應 250W 12V、5V 和 10A 左右的電流,變壓
器會變得十分笨重!

    電腦使用交換式電源供應器,或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100KHz 高
頻電壓,很容易整流成線性的直流電,不需要高容量的電容器濾波器,
也不需要龐大的變壓器。體積輕巧且易於攜帶。但最大的缺點是,直接
取用 110V 市電,很容易受到突波干擾,譬如打開其他電腦或特別耗電
的家電產品。

    更糟的是,雷擊的突波往往會燒掉首當其衝的電源供應器,並連帶
主機板、滑鼠、螢幕、輸出入介面卡、硬碟等,都可能會因此燒毀!(
視突波承受力而定)

    為避免遇到這種意外的「天災」,通常會建議使用者在電腦 110V
電源插頭上串接一個「突波吸收器」,或選購含有突波吸收器的三孔電
源插座。當然,最重要的是選購符合 UL 或 SA 安全規格的電源供應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電源供應器特別重要的理由。

●  Power Supply 的種類

    常用的電源供應器有 200W、230W、250W 三種。另有一種規格特
殊的 300W Power Supply,專供直立式 Server 主機使用。除此之外
,電源供應器還可以分為一般 Power Supply 和 Green Power 兩種。

    支援綠色環保的省電電腦,其 Green 電源管理系統可分為全速(
Full-On)、打盹(Doze)、睡眠(Sleep)、中止(Suspend)幾個階
段。但不是僅選購 Green Power Supply,在一段未使用的時間後停止
電源供應即可,還必須搭配支援 Green 的主機板、CPU、硬碟、螢幕顯
示卡、Green 軟體等。

●  Power Supply 的選購要點

    就像音響的輸出功率,電源供應器的輸出功率也常有不實標示,誇
大之嫌!200W 很可能只有 150W,雖然一般電腦消耗的功率只有 50W-100W
左右,應該不致於推不動。但是長時間使電源供應器在接近滿載,很可
能影響 Power Supply 壽命,甚至危及主機板和其他機件!

‧  請選購 250W 符合 UL 和 SA 安規的電源供應器。

    不要選購與主機板不相容的 Green Power Supply。如果電腦各部
份的 Green 綠色省電機制都各自為政,無法相互協調,當某個機件的
Green 功能啟動時,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當機。

‧  不建議選用 Green Power Supply。

●  Power Supply 的組裝

    組裝 Power 的方法很簡單,請把 Power Supply 的風扇朝外,輕
輕推入電源供應器座,再用 6 顆螺絲固定好電源供應器。

    如果電源供應器附有 Power 開關,請把電源開關裝到 CASE 上的
POWER 座上並以 2 顆螺絲固定開關即可。

    如果電源供應器只提供「藍、白、黑、棕」四條電源線,請把電源
線接頭插到電源開關上。接法如下:

                    藍│黑
                    白│棕

    電源開關會有一條間隔區分兩邊的接點,請以「藍、白」一組,「
黑、棕」一組接好即可(請不要接錯)。最後請把電源供應器後面的 220V/110V
切換開關,撥到 110V 的位置。

●  故障排除及保養須知

    也許您會有這樣的問題:老舊或不良的 Power Supply 會發出惱人
的「嗡嗡聲」,這是因為電腦的 Switching Power 有 20KHz 以上的震
盪頻率,因此電源供應器機件一旦老舊鬆動,就可能會發出嗡嗡之類的
聲音了。

    這通常是灰塵、過熱引起的故障。請用空氣噴嘴或小毛刷(可用小
油漆刷代替)清理電源供應器的「風扇」以保持空氣的流通。

    如果開機後風扇不會轉,電腦也沒有動靜,就可能是電源供應器壞
了。您可以打開電源供應器,檢查內部的保險絲是否已燒斷。您可以試
著更換同規格,相同安培數的保險絲。如果保險絲是好的,就別修了,
直接換一部新的 Power Supply 吧!

■  主機外殼 (Case)


    桌上型 IBM PC 的外殼有水平式、小直立、中直立、大直立 4 種
。各直立式主機的外觀和大小,請看附圖的寫真照片。

<插圖>直立式 Case 寫真

●  外殼的外觀與結構

    Case 的面板通常會提供「2 大 2 小」或「3 大 2 小」的磁碟機
空間、一個 Power Switch 電源開關、TURBO 切換開關、RESET 鈕、一
個鍵盤鎖。三個 LED 燈,分別是電源、TURBO、硬碟指示燈,以及一個
速度顯示器(某些 Case 不提供)。中、大型直立式 Case 還會附加腳
座或滑輪,以便您把電腦推著走。

    Case 內部會提供一個可裝 200W 到 250W Switching Power Supply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位置。以及主機板、介面卡插槽、輸出入接頭預設孔
等等。並內藏 1-3 部 3.5" 硬碟的空間,和一個可加裝內部風扇的位置
(某些機殼不提供)。

‧  水平式 Case

    早期的 IBM XT/AT 幾乎都是使用平放的水平式機殼,電腦螢幕則
放在機殼上方。其實水平式 CASE 也可以分為兩種 Size,一種是 XT 時
代的大 Case,寬度較寬,使用 Baby AT 主機板時,磁碟機較不會擋到
主機板,但 Case 太寬,很佔用桌面的空間。

    另一種 CASE 寬度較窄,可節省桌上空間,但磁碟機位置會擋住主
機板,若希望升級 CPU 或更換主機板時,還必須先拆掉磁碟機才行。

    由於水平式 Case 一般都只有 4 部磁碟機的容量,如果裝了 2 部
軟碟和 2 部硬碟,就沒有空間再加裝 CD-ROM 了。另一個缺點是螢幕放
在機殼上,User 可能要長時間抬頭盯著螢幕看,這對減少電腦傷害,無
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市場上,還是以小直立和中直立 Case 最受歡迎,水平式 Case
也逐漸被市場淘汰,愈晚愈難買到。喜愛水平式 Case 的 User,請不要
扔掉舊愛!

‧  小直立式 Case

    別誤會,小直立 Case 不是把水平式 Case「立起來」而已。一般
小直立式 Case 的面板上都會提供「二大二小」或「三大二小」的空間
,讓 User 可以裝 2 部一大一小的軟碟,還可以裝一部 CD-ROM,再加
上一部 MO、二部硬碟,或三部硬碟。

    某些小直立 Case,雖然從面版上只看到「三大二小」,然而內部
卻有「三大三小」或「三大四小」的「大肚量」!選購時可多多比較。

    小直立 Case 通常和螢幕一般高。把電腦主機和螢幕靠在一起,鍵
盤放在電腦前面,如此不僅易於使用,而且頗協調美觀。

‧  中直立式 Case

    中直立式 Case 一向是電腦迷的最愛!雖然面版上可能只看到「三
大二小」的磁碟機位置,但內部空間卻相當「寬敞」,即使裝滿三大四
小或三大五小的各式磁碟,仍不會有擁擠感。甚至還可加裝一個內部風
扇幫助電腦散熱。

    中直立大約比電腦螢幕高出 2-3 部磁碟左右,為了避免 Case 被使
用者撞倒,通常會附帶一個 Case 腳座,使主機站得更穩。如果不想把
電腦放在桌上,中直立式 Case 對個人 User 來說,應該是最適當的選擇。

‧  大直立式 Case

    對網路工作站 Server 和 Power User 來說,最多可裝 5 大 5 小
磁碟機,全高的大直立式 Case 應該是您最佳的選擇。一般 User 如果
要選購大直立機殼,要注意的是「磁碟機排線」和「電源線」可能會不
夠長,以及您的工作空間是否夠擺一部特大號 Case。

    一般磁碟機介面卡所附的 Cable 線,是針對中、小型 Case 設計
的,若使用全高 Case,您可能要走趟光華商場,特別定做兩條軟碟和
硬碟的排線,並添購 3.5" 磁碟機的電源延長線,以及「一對二」的磁
碟機電源線。一般 Power Supply 提供的電源接頭可能會不夠用。

●  外殼的選購要點

    如何選購 Case 呢?很簡單,選購一部美觀大方、流線外形的機殼
即可。這會比其他因素重要!理由是...

‧  美觀。電腦的外殼可以用很久,用到主機板淘汰升級後,還可以繼
    續使用。很少聽說有人把 Case 用到嚴重生銹,不堪使用要換 Case
    。雖然台灣的氣候非常潮濕,但國內 Case 的防銹處理相當不錯。
    既然一部電腦要用很久,買一部「醜斃了」的電腦 Case,然後天
    天用、天天看,會不會因此「花轟」就很難講。

    至於 Case 上是否要有 CPU 速度顯示器並不重要,對電腦執行速
    度也沒有什麼幫助。反觀蘋果電腦,從未添加速度顯示器,高雅如
    藝術品般的電腦外殼,總比望之就令人生畏硬梆梆的 Case 好吧。

    建議:請選購一部好用、耐看、美觀大方、亮麗的機殼。

‧  容量。機殼容量涉及擴充能力,如果您想組裝或改裝成多媒體電腦
    ,就要考慮考慮 CD-ROM 和硬碟的空間了。

‧  價位。一般 Case 的報價大約在 $1500 到 $3000 元左右,Case 愈
    大售價也愈高。您可以視需求和預算多多比較。

■  鍵盤 (Keyboard)


    面對眾多的競爭壓力,滑鼠、手寫輸入、語音辨識等,鍵盤仍是最
快速方便、簡單好用的文字輸入工具。

    在英文鍵盤上輸入中文字,已有許多方案能解決「學習曲線」和「
輸入速度」的瓶頸,譬如廣受大家喜愛的有:輕鬆輸入法、自然輸入法
、忘形輸入法,以及注音詞庫和倉頡詞庫等等。

●  鍵盤的種類

    鍵盤的按鍵開關(Key Switch)有機械式、導電橡皮式、電容式、
薄膜式幾種。不同的材質設計,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和按鍵觸感,很難說
那鍵盤最好。一般的評價是以機械式和薄膜式鍵盤最佳,按鍵觸感佳、
耐用、價格低廉,因此市面上的鍵盤也以機械和薄膜式最多。

‧  機械式鍵盤:所謂機械式是指,鍵盤 101/102 個按鍵是使用一顆
    顆各自獨立的 Key Switch 開關(電容式則是使用無接點電容式固
    態開關)。然後把 101 個按鍵統統焊在幾乎和鍵盤一樣大的 PC 電
    路板上。請參考附圖。

<插圖>機械式鍵盤的 Key Switch

‧  薄膜式鍵盤:這是用透明塑膠片做為按鍵接點的「塑膠」鍵盤。由
    於塑膠無法導電,因此薄膜上含有簡單的電子線路和黑色的石墨層
    供接點導電用。註:稱為薄片式鍵盤或許更貼切,因為「膜」這個
    字會給人如薄如蟬翼,像「保鮮膜」般的感覺。其實塑膠片的厚度
    如紙張一般。

    薄膜鍵盤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使用導電橡皮鍵的薄膜鍵盤(常用在
筆記型電腦)。另一種則是使用兩片金屬彈片的薄膜鍵盤。

    導電橡皮鍵盤,使用的按鍵和一般「電子計算機」的橡皮鍵類似,
只是採用一般的按鍵鍵帽罷了。橡皮鍵上含有能導電的石墨層,當按鍵
按下時,按鍵上的石墨會使薄膜(或 PC 板)上的兩個端點的石墨導通。

    薄膜式鍵盤的按鍵則是使用,三張塑膠薄膜、兩個金屬彈片、一個
彈簧所構成。在兩張薄膜中間,以一張空白的塑膠片隔離上下兩個接點
。當按鍵按下時,彈簧會迫使薄膜上的石墨接點接觸,請參考附圖。

<插圖>薄膜式鍵盤的 Key Switch

    薄膜式鍵盤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減少按鍵反彈力,並降低噪音,可
輕易做出超靜音的鍵盤。

    然而問題是,無論那種按鍵設計,一般使用者很難從鍵盤表面(即
鍵帽)上區分機械式或薄膜式鍵盤。除了詢問老闆或是請老闆推薦外,
最好的方法是「拆開來」一觀究竟!但老闆娘可能不會答應您把鍵盤拆
了。不過,沒關係,這裡提供幾點建議,供研判機械式或薄膜式鍵盤的
小秘訣:

‧  機械式鍵盤,按鍵的壓下與回彈的力道,通常比薄膜鍵盤大。適合
    喜歡用力敲打鍵盤的 User。您可以同時按兩個鍵盤比較一下。

‧  把鍵盤舉起來左右搖搖看,並前後 180 度翻轉看看,幾乎聽不到
    什麼雜音的應該是機械鍵盤(或導電橡皮鍵盤),反之有細碎的金
    屬聲音,則是彈片式薄膜鍵盤。

‧  薄膜式鍵盤具簡單的「日常防水」機能,但無法「潛水」,您不能
    把整個鍵盤泡在水裡面。如果鍵盤在開機時,不小心被 User 灌了
    一杯烏龍茶或果汁,也不會因此損壞。這是因為鍵盤和按鍵的外殼
    是一體成形的,宛如一道防洪堤。機械鍵盤除非灌上防水矽膠,一
    般並不防水。

●  鍵盤的選購要點


‧  是否符合人體工學。一個鍵盤通常只要 $500-$3000,如果因節省
    開銷,使手腕和手指關節造成難以復原的「重複性運動傷害」,是
    否划算呢?人體工學鍵盤,可以使鍵盤上的每個按鍵,更符合手指
    的運動方位,並可做各種仰角的調整,某些鍵盤的打字區,還可以
    分離為 ︿ 字形,以減少手腕左右的彎曲度,減少腕道傷害。

‧  按鍵的回彈力是否適中。對每天打幾千個字的 User,回彈力應愈
    小愈好。回彈力愈大意味著,手指得承受更大更多的力道,對指尖
    的末梢神經可能會造成傷害或引起發炎。特別聲明:筆者並非醫生
    ,關於腕道和手指關節傷害,應請教專業醫生,切勿自行診療延誤
    病情,造成更大的傷害,謝謝。

‧  提供護手墊。正確的手腕位置應與按鍵同高或略高於鍵盤。選購護
    手墊可支撐手腕的力量,並使手腕保持水平。

    如果市面上找不到適合的護手墊,您也可以自己動手做。材料是泡
棉(或保麗龍板)、布(吸汗)、針線。把泡棉剪裁成與鍵盤的長度,
寬度則依您的喜好而定,但不要小於 5cm。然後用針線把布縫在泡棉外
圍,就像一個小枕頭。如果女孩子精於裁縫,可以在一邊縫上一條拉鍊
,以便清洗。


●  安裝鍵盤

    安裝鍵盤的方法很簡單,以水平式主機來說,請把鍵盤插頭標示「
↑」的符號標誌「向上」插入鍵盤插座即可。直立式主機,← 箭頭應
該轉到「向左」的方向(從主機後面看是向右)。

    然後重新開機,並進入 BIOS CMOS 設定,請選取 Advanced CMOS
Setup 項目,然後打開 Typematic Rate Programming:Enable,再把
Typematic Rate Delay(msec),鍵盤重複鍵延遲時間調到最小,並將
Typematic Rate(char/sec),按鍵重複速度調到最快即可。

    您也可以在 DOS 提示號或 AUTOEXEC.BAT 使用底下的指令:

MODE CON RATE=32 DELAY=1

    把鍵盤的反應速度調到最快!

●  故障排除及保養須知

    機械式鍵盤每個按鍵都是獨立的,如果有某個按鍵按壞了,只要跑
趟光華商場,買一顆新的 Key Switch,用烙鐵、焊錫換上即可。

    由於薄膜式鍵盤,把所有按鍵統統做在塑膠片上,對經常輸入文
字或喜歡用力敲的 User,薄膜鍵盤和導電橡皮鍵盤並不耐用,很快就
按壞了(因為石墨並不耐磨),而且無法維修某個鍵!因此一年換幾個
鍵盤是常有的事。

    鍵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請把鍵盤倒過來,用力拍拍鍵盤的背,清
出掉在按鍵底下的灰塵、頭髮等。再用保養照像機的吹氣瓶,吹出剩餘
的灰塵。如果您府上有強力吸塵器,也可以試試。

    然後以藥用酒精擦拭鍵帽和整個鍵盤(滑鼠也順便清潔一下!)。
對於用了好幾年的老舊鍵盤,就必須把鍵盤拆開來,才能做徹底的清潔
保養了。

■  滑鼠 (Mouse)


    滑鼠是 Windows、OS/2、Multimedia 等圖形環境,不可或缺的標
準配備。有些滑鼠外形相當「可愛」,長得就像一隻「小白鼠」、「大
腳」、「逗號」、有煙囪的「家鼠」、「瓢蟲」、「筆」(筆式滑鼠)
等等。有些滑鼠的外形符合人體工學,適合長時間操作使用。

    滑鼠底下有一個特別「球」,這顆球一聽到音樂就會在桌上滾來滾
去,「多爾滾」球?啊,說錯了,他叫做「滑球」,可以使滑鼠隨著任
意的方向到處跑。

    滑鼠的「耳朵」就比較別致了,常用的滑鼠有 1-3 隻耳朵(按鈕)
三種。蘋果電腦的滑鼠只有一隻耳朵,IBM 電腦的滑鼠則有 2 隻或 3
隻耳朵。

    如果想叫滑鼠到那裡做什麼事,只需握住滑鼠身體,在「滑板」上
隨您的意滑動滑鼠,螢幕上的滑鼠指標會隨著移動,然後按一下滑鼠耳
朵,告訴電腦說:「我要使用滑鼠指標所指的物件!」

    我們可以用滑鼠選取所需的物件,或是叫滑鼠「拖著」物件到處跑
,等移到另一個地方,再把拖移的物件放下即可(這個動作稱為「拖放
」。如何?滑鼠很好用吧!

    滑鼠能感知滑球滾動的方向,並精確算出滑球滾動的距離,這些數
據經由滑鼠尾巴,傳給電腦內的「滑鼠驅動程式」處理之後,再交給 Windows
或所需的軟體,就可以知道要如何執行滑鼠交付的任務了。

●  滑鼠的種類


    滑鼠的驅動結構可分為機械式、光學式、半光學式三種:

‧  機械式滑鼠:早期機械式滑鼠和半光學滑鼠很類似,最大的差別是
    檢知滑球移動量,是採用多金屬接點的轉盤。由於接點容易有彈跳
    、接觸不良、磨損等問題,早已改用半光學設計。

‧  光學式滑鼠:機械和半光學滑鼠,都需要滑球和滾軸等「機械」裝
    置,長時間使用容易故障,因此光學式滑鼠改良了半光學滑鼠的設
    計,把滑鼠移動量(格子)設計在反光的「滑板」上,利用光線感
    應滑板上的格子,就可以知道滑鼠移動的方位,而且不需要任何機
    械的滑鼠和滾軸裝置。或許是光學滑鼠,需要在特定反光板上才能
    使用,滑鼠本身又用不壞,目前已被 User 和廠商雙雙淘汰。

‧  半光學滑鼠:由於機械和光學滑鼠已被市場淘汰很久了,因此市面
    上的滑鼠統統是半光學滑鼠。本特刊所介紹的滑鼠都是這種滑鼠。

    您可以用中型的十字螺絲起子,拆掉滑鼠底下的 2-4 螺絲,就會
知道半光學滑鼠機構究竟長什麼樣子。別擔心,拆開滑鼠不會使滑鼠損
壞故障,不過要記得關掉電腦,或拔掉滑鼠接頭。

    在滑球的垂直和水平方向各有一個轉盤和感測器,並在 45 度角的
方向有一個壓力軸,促使滑球與垂直和水平的滾軸緊密接觸。

    當使用者移動滑鼠時,這兩隻滾軸就會順著滑球的滾動方向一起滾
動。滾軸和刻度轉盤是連動的,因此轉盤也會同時轉動。而轉盤上的刻
度孔,就像是一把「尺」的刻度,可以告訴光線感測器,滑鼠移動了多
少格。滑鼠內的 IC 晶片,會把這些動作算出來,並轉換成 RS-232 資
料規格,用 COM Port 把滑鼠資料傳給電腦。這就是半光學滑鼠的工作
原理,不難懂吧。

    請問,為什麼光線感測器上沒有看到光呢?那是因為光線分為「可
見光」和「不可見光」兩種,像紅外線、紫外線都是不可見光。電子設
備是使用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光,譬如電視、錄放影機的「搖控器」就是
使用紅外線光與電視溝通,所以您看不到搖控器上射出的光線。

    紅外線除了用在滑鼠,也用在軟式磁碟機的「防寫檢知器」上。用
紅外線光來檢測磁碟的防寫孔,是否可以穿過光線,如果無法透光,就
表示磁片已打開或貼上防寫貼紙了。這也就是不能用「透明膠帶」貼住
防寫孔的原因。

●  滑鼠的選購要點


    一隻滑鼠的售價,通常在 $500-$2000 之間,價格愈高的滑鼠並不
表示功能愈多性能愈強,其差別在於滑鼠的解析度(即轉盤刻度的密度
)和按鈕、滑球機構等。滑鼠的解析度愈高,所需的移動空間愈小,愈
容易操控,而設計良好的滑球機制則可以提高耐用度。輕鬆好按的按鈕
則可以減低對手指的傷害。

    因此選購一隻好用的滑鼠端視您的工作需求而定:

‧  用於簡報會議:這類場合可選用「無線滑鼠」。這類滑鼠又分為兩
    種,一是指向性高、距離短的紅外線搖控滑鼠,只適合在桌面使用
    。另一種以無線電波傳輸,使用距離較遠的無線電滑鼠或軌跡球,
    才適合簡報人員,拿著滑鼠到處走動,輕鬆掌握全局。

‧  用於 CAD/CAM:一隻三個按鈕的滑鼠或軌跡球,會是 AutoCAD 等
    專業繪圖的好伙伴。當然「數位板」的精確定位能力,會是相當棒
    的繪圖工具。

‧  用於 Windows、多媒體:在一般工作上,只要選購 2 隻耳朵的滑
    鼠即可,這樣使用者只要用兩隻手指(食指和中指)就能輕鬆按滑
    鼠按鈕。若使用 3 個按鈕的滑鼠,反而要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左右
    兩個鈕,使用上較為不便。不過,國內的滑鼠都是做成 3 鍵式,
    2 鍵式滑鼠的唯一選擇就是 Microsoft Mouse 了。

‧  用於 Game、幼教:如果您不會長時間使用滑鼠,外形可愛的滑鼠
    比較討小朋友的喜愛,也可增進電腦的親切感。

    滑鼠有一個長得很像的兄弟,叫做「軌跡球(Track Ball)」,其
實就是將滑鼠反過來設計。某些滑鼠為體貼 User,也可以反過來當做
軌跡球用。

    軌跡球最大的好處是節省使用空間,我們只要用食指或拇指在原地
滾動,那顆特大號的滑球即可。因此筆記型電腦幾會內建一顆滑球,以
便使用者輕鬆的操作 Windows。

    桌上型電腦要選用滑鼠或軌跡球,完全視個人的喜好而定。選購前
您可以試用看看,這裡就不特別推薦了。要提醒您的是,軌跡球的保養
和滑鼠一樣重要,若疏於清潔,軌跡球可能會更容易故障。

●  滑鼠的安裝及使用

    通常滑鼠包裝內應該會提供三個按鈕的滑鼠一隻、9 Pin 對 25 Pin
的轉接頭一只、使用手冊一本、for MS-DOS 和 Windows 磁片各一張。
然而某些 3、5 百元的滑鼠則只提供滑鼠和磁片各一,陽春的緊,因此
安裝滑鼠的方法也很簡單。

    請把滑鼠尾巴的接頭插到電腦後面 9 Pin 的 COM1 公接頭上,並
且把接頭鎖緊即可。如果您的 COM1 輸出入接頭是屬於舊式的 25 Pin
公接頭(COM2 Port 一定是 25 Pin 公接頭),請在滑鼠接頭和 COM1
接頭之間串接一個 9 對 25 的轉接頭。

    然後把磁片上的滑鼠驅動程式,分別安裝在 DOS 的 CONFIG.SYS
檔和 Windows 環境即可。詳細的解說,請參考應用篇「安裝 Windows
3.1」裡頭「安裝滑鼠驅動程式」的說明。

●  故障排除及保養須知

    滑鼠最容易故障的地方,就是滑鼠的機械部份,也就是整個「滑球
機構」。一般滑鼠的使用壽命約為 1-3 年,電子零件部份則很少會損
壞。

    導致滑球故障的頭號殺手就是「灰塵」!雖然滑球都採抗靜電設計
,可減低灰塵的吸附量。但還是會把一些灰塵髒污黏在球上,帶入滑鼠
內部並黏給滾軸。當滾軸表面不再是平滑的圓柱體時,滑鼠就無法平滑
的移動了。

    另一個容易受傷地方就是滑鼠的「尾巴」,尾巴內有 7 條極細的
電線,很容易被使用者「拉傷」。如果滑鼠尾巴能像鍵盤或電話線段捲
繞起來,或許就比較不會被拉斷了。

‧  建議您平常養成保養滑鼠的習慣,每周或定期為滑鼠「洗澡」,用
    酒精(一般藥局均售)擦拭「滑球」和內部的三個「滾軸」,並清
    潔滑板表面。這樣可延長滑鼠的使用壽命。

‧  一般滑鼠的尾巴都很長,請儘量保留較長的部份在桌面上,以防尾
    巴受內傷。若真的不夠長,可加裝 COM1 延長線。

‧  如果滑鼠的按鈕壞了,電子、電機相關科系的讀者,可以到電子材
    料行,選購與滑鼠相同的「微動開關」換上即可。

‧  另外一種「非故障」是未安裝正確的滑鼠驅動程式,或驅動程式的
    參數設定錯誤,譬如連接到 COM1 軟體程式卻設為 COM2,或正好
    反相等等。請參考使用手冊的說明,檢查驅動程式和設定值是否正
    確。

■  磁碟機與輸出入介面卡 (EIDE and Multi-I/O Card) 

   一部 IBM PC 可以沒有音效卡、MPEG 卡、Modem/Fax 卡,但一定要
有螢幕顯示卡、磁碟機介面卡和輸出入介面卡。現在的電腦為節省室內
空間,空出一條 Slot 插槽、節省製造成本和組裝手續,已經把磁碟機
介面卡和輸出入介面卡「合而為一」了,我們稱為「五合一 Super I/O
卡」。即:軟碟、硬碟、COM、LPT、GAME。

    Super I/O 卡包括 2 部軟碟、4 部 EIDE(或稍為 IDE2)磁碟、
以及高速的 COM1、COM2、LPT1、GAME PORT,簡稱 2S/1P/1G。

    您也可以分開選購磁碟機介面卡與輸出入介面卡:

‧  Enhanced IDE 介面卡:支援 4 個 IDE 裝置,可接 4 部硬碟或
    連接 2 部以上的硬碟以及 CD-ROM、磁帶機等。某些 EIDE 卡提
    供加裝磁碟機的快取記憶體功能,可提昇資料的存取速度。

‧  SCSI 2 介面卡:支援 7 個 SCSI 裝置,可隨意連接支援 SCSI
    規格的硬碟、CD-ROM、MO、磁碟機、Scanner 等等。SCSI 介面卡
    上會有一顆 80186 或 80286 CPU 負責控制工作。某些 SCSI 卡也
    提供加裝快取記憶體的機能,可大幅提昇硬碟的存取速度。

‧  Multi-I/O 介面卡:提供 2 個 16550AF UART High Speed Serial
    Port、一個 ECP+EPP High Speed Parallel Port,以及一個 Game
    Port。

●  規格說明

    底下是 IDE 和 SCSI 磁碟機介面卡的規格說明:

‧  介面卡插槽:常用的匯流排介面有:16 bit ISA、32 bit VL-Bus
    以及 32 bit PCI Bus 三種。由於 ISA 匯流排工作頻率僅 8Mhz,
    限制了資料的傳輸速度,因此以 VL-Bus 和 PCI 為佳。

‧  支援硬碟數:每片 EIDE 介面卡可接 4 部硬碟,一部電腦最多可
    同時插 2 片 EIDE 卡,可同時控制 8 部硬碟。每片 SCSI 介面卡
    可接 7 部硬碟(SCSI 有 8 個 ID 編號,其中介面卡本身要佔用
    一個 ID),因此「理論上」一部電腦可操控 28-56 部硬碟,視主
    機板插槽數和電源推動能力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部電腦最多可
    同時接 4 部 IDE 或 SCSI 硬碟,這是沒有問題的!建議用 250W
    Power Supply。

‧  最大硬碟容量:EIDE 每部硬碟最高可達 4GB/pcs,而 SCSI 硬碟
    最高可達 4.5GB/pcs 硬碟。只要您的經濟許可,能負擔一部超高
    容量硬碟接近一部 486 電腦的價位!

‧  平均資料搜尋時間:Average Seek Time,應小於 0.3ms。

‧  最大的硬碟資料傳輸速率:IDE 為 5MB/Sec,SCSI 為 10MB/Sec。
    然而實際的硬碟傳輸速率,無論是 IDE 或 SCSI,一般都在 1.2MB-1.5MB
    左右,最快的硬碟也在 2MB/Sec 以下。

‧  最大的匯流排傳輸速率:ISA IDE 為 5MB/Sec,VL-Bus EIDE 為 11-20MB/Sec
    SCSI-2 為 33MB/Sec。無論介面卡的傳輸速度有多快,搭配 300-600KB/Sec
    的 CD-ROM 和 2MB/Sec 的硬碟,也沒有什麼差別。

‧  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一般 EIDE 介面卡不使用 CPU,只有 EIDE
    或 SCSI 硬碟加速卡,才會使用 Intel 或 AMD 的 80186/80286 CPU。
    以處理介面卡與快取記憶體機制。

‧  快取記憶體容量:一般介面卡上可加裝 SIMMs 256K-16MB 的快取記
    憶體,以增進資料的存取速度,並能彌補硬碟內建快取記憶體之不足。

‧  支援軟式磁碟機:一般 EIDE 或 SCSI 介面卡都會支援 2 部軟碟,
    但如果您需要同時加裝 EIDE 和 SCSI 介面卡,請關掉 SCSI 上面
    的軟碟機介面。讓主機 BIOS 去抓 EIDE 卡上的軟碟介面。

‧  支援鏡射功能:Hardware Disk Mirror 機制可將資料同時儲存在
    兩部硬碟上,以維持資料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如果您的電腦需要隨
    時貯存重要資料,或做為 24 小時服務使用,選購這種硬碟介面卡
    會比軟體程式更安全可靠。

‧  省電功能:在一段時間無磁碟存取動作時,介面卡會自動送出 START
    /STOP 命令給還在運轉的硬碟,暫停磁片運轉以節省電力。硬碟上
    的 Wait/Spin Jumper 需同時設為 Enabled。

    底下是 Multi-I/O 介面卡的規格描述:

‧  高速串列端:High Speed Serial Port。通常輸出入介面卡會提供
    COM1 和 COM2 兩個 RS-232C 介面。標準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s)是使用 8250 或 16450 晶片,8250 最
    高的資料傳輸速度可能只到 19200 bps(Bit Per Second),16540
    則可以達到 57600 bps 的能力,並提供 1 byte 資料暫存區。

    但為了使 14400 和最新的 28800 Modem 資料傳輸不會有 data lost
    情形,新的 Multi-I/O 都改用 16550AF,專為處理高速資料的晶
    片,內建有 16 個 FIFO 的資料暫存器。可說是 Modem 族的最愛。

‧  高速並列端:High Speed Parallel Port。隨著高速印表機日漸普
    及,傳統的 SPP 並列端已無法滿足所需,因此超級 Multi-I/O 卡
    都會支援 ECP 和 EPP 以及 Bi-Tronics parallel。如果您的印表
    機也支援這些高速 LPT 埠,比如 HP LaserJet 印表機,請記得搭
    配 Super I/O 卡,以提昇電腦和印表機之間的傳輸速度。

●  EIDE 與 SCSI 的優缺點


    由於 EIDE 和 SCSI 互有見長,也互有所短,這或許是 IDE 和 SCSI
硬碟同時並存的原因吧。他們的優缺點如下:

‧  IDE 的優點:

    ‧  BIOS 支援 IDE 硬碟。因此無須加掛任何驅動程式,即可使用
    IDE 硬碟。新式的 BIOS(從 1995 年初)都已支援 4 部 Mode 3
    PIO(Fast ATA)Enhanced IDE 硬碟,不必加掛任何驅動程式,就
    可以存取超過 528MB(LBA)的硬碟(每 MB 以 1000 bytes 計)。

    舊式的 BIOS 也可以在加掛驅動程式的情形下,使用超過 540MB 的
    高容量硬碟。並可以加掛 4 部硬碟。

    ‧  資料的傳輸速度快,一般可達 11Mbps 以上。實際的硬碟存取
    速度不會輸給 SCSI(同型的硬碟)。

    ‧  IDE 介面卡物美價廉,一片五合一的 Super I/O 卡,也只要
        $1000-%1500 左右,而 SCSI 卡則是以幾千元計算。

‧  SCSI 的優點:

    ‧  一片 SCSI 卡最多可串接 7 部硬碟。而且每部硬碟都可以超
    過 1GB,最高可達 4.5GB。沒有 IDE 硬碟有 528MB 的門檻。

    ‧  Plag and Play 易接易用。SCSI 硬碟的 Jumper 設定十分簡
    單,即使拆掉任何一部硬碟,也不需要調整其他硬碟的 Jumper。
    若拆掉第一部 IDE 硬碟,就必須把第二部硬碟的 Jumper 設為第
    一台,否則會無法使用。

    ‧  資料傳輸效率高。傳統 8 bit SCSI 也有 5MB/Sec 的成積,
    新的 SCSI2 在 8 bit,就有 10MB/Sec,16 bit 可達 20MB/Sec
    ,32 bit 可跑出 40MB/Sec 左右的成積。但實際硬碟的速度與
    IDE 相差不遠。

    IDE 和 SCSI 就像兩條高速公路,IDE 最高限速為 100 而 SCSI
    為 200,但實際在跑的汽車最高卻只能飆到 30。因此您不必因誰
    傳輸速度快而選擇那種介面卡,硬碟本身的速度比較重要。

‧  IDE 的缺點:

    ‧  Enhanced IDE 不是公認的標準,而且從 Mode 2 到 Mode 3、
    4、5 一直在改進之中,還不算是非常成熟的產品。

    ‧  舊的 BIOS 不支援大於 528MB 的硬碟(BIOS 可設定,不算!)
    若是加掛驅動程式,則無法接到第一部硬碟。因為電腦開機時驅動
    程式尚未執行,而且也會影響安裝 Windows 95 和 OS/2 的能力。

    ‧  如果加掛驅動程式,但驅動程式尚未啟動前,就無法使用硬碟
    的資料(第一部或第二部)。某些 EIDE 卡會提供 BIOS,除非會
    佔用一塊 UMB,也可能會佔用 640K 最上層 1KB 的空間。

    ‧  各 Enhanced IDE 各自為政,在另一部電腦做好 FDISK、FORMAT
    的硬碟可能無法拿到另一部電腦使用。特別是該電腦 BIOS 不支援
    EIDE 就更麻煩了,可能會發生硬碟資料損毀,得重做 FDISK、FORMAT
    等工作。

    比方講,從 Mode 2 到 3 的做法,可能是把 Cylinder 磁柱數減半
    (因為舊的 BIOS 最多只能使用 1024 個 Cylinder),並且將 Head
    磁頭數加倍。

‧  SCSI 的缺點:

    ‧  由於 BIOS 不支援 SCSI,因此 SCSI 介面卡、硬碟、CD-ROM、
    Scanner... 統統要加掛 SCSI 驅動程式。

    ‧  有許多工具軟體不支援 SCSI,增加許多管理硬碟上的困擾。
    而且 SCSI 的 BIOS 會佔用一些 UMB 空間,使擁擠的上層記憶體
    空間變得更小。

    ‧  SCSI 介面卡會佔用系統的 DMA、IRQ、I/O Port 資源,常與音
    效卡等介面卡相衝突。

    ‧  介面卡的價格太高,而且支援 SCSI 的硬碟、CD-ROM 價格特
    別昂貴,整體加起來比 IDE 系列貴很多,卻沒有更好的使用效率。

    諸如此類的優缺點還很多,就不再介紹了。要提醒您的是,如果真
的要使用超過 540MB 的硬碟,由於 MS-DOS 對 Cluster 規畫的問題,
540MB(以 1024 計,約 528MB)每個 Cluster 的空間會比 504MB 硬碟
的 Cluster 大一倍。

    504MB 每 Cluster 只要 8KB,而 528MB 每個 Cluster 則要 16KB。
無形中增加浪費許多空間,而硬碟容量卻只增加 24MB 而已。(註:關
於硬碟空間使用率的問題,必須對 MS-DOS 檔案貯存和管理系統十分清
楚的讀者,才看得懂我們在說什麼。如果您不清楚這方面事情,請參考
新的 MS-DOS 書籍,多找找,或許會找到您要知道的答案)。

    因此建議您,如果真的需要用到 540MB 以上的硬碟,不如一次就買
820MB。空間加大 280MB,價格卻相差 $2000 元不到。

●  輸出/入介面卡的種類


    市面上的輸出入介面卡有:

‧  ISA 的 IDE 介面卡。不支援 EIDE,但可能會提供 Multi-I/O,即
    2S/1P 介面(2 個 COM 和 1 個 LPT)。

‧  VL-Bus 或 PCI 的 EIDE 磁碟機介面卡。某些 EIDE 介面卡會提供
    2S/1P/1G,但不一定支援高速 COM 和 LPT。選購前請多多留意介
    面卡說明書及其規格。

‧  ISA、VL-Bus 或 PCI 的 SCSI 介面卡。同樣的,某些 SCSI 介面
    卡會提供 Multi-I/O,可依您的需要選購。

‧  Multi-I/O 卡,提供 2S/1P/1G。如果您需要擴充 COM 和 LPT,可
    添購一片 Super I/O 卡。一部電腦最多可裝到 4 個 COM 和 3 個
    LPT。

●  輸出/入介面卡的選購要點

‧  如果不使用高速 Modem 或高速印表機,則只要選購五合一的 Multi-I/O
    和磁碟機介面卡即可。適合一般 User、公司、電腦教育中心使用。
    一片 IDE 卡報價約在 $900 左右。

‧  Super I/O 卡非常適合電腦玩家和各種電腦工作站使用。其實售價
    並不貴,一片也只要 $1500 左右。若需要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
    選購「硬碟加速卡」可增加一些重複性資料的傳輸速度。

‧  對 SCSI 情有獨鐘的 User 建議您選擇 AHA-1542C SCSI2 介面卡。
    這片卡可說是許多 SCSI 卡相容的對象,就像音效卡裡的聲霸卡一
    般。名聲太大了,還有人誤以為聲霸卡和音效卡是不同的介面卡。

●  如何驅動輸出/入介面卡

    某些 EIDE 和 SCSI 會提供自己的 BIOS ROM,但也可以使用外掛
的驅動程式,以某 EIDE 卡來說,您可能要在 CONFIG.SYS 加上底下的
指令:

DEVICEHIGH=C:\EIDE\WBIDE.EXE

    才能存取大於 504MB 的硬碟。當然,如果您想把 528MB 當做 504MB
使用,就不必掛驅動程式啦,主機的 BIOS 可直接提供這項服務。

    SCSI 介面卡可能要掛一堆的驅動程式,譬如 SCSI 介面卡驅動程式、
SCSI 硬碟驅動程式、SCSI 光碟機驅動程式,才能使用:

DEVICEHIGH=C:\DOS\DEVICE\ASPIDRV.SYS /P330 /S04 /A2 /B1  ← 介面卡
DEVICEHIGH=C:\DOS\DEVICE\ASPIDISK.SYS                    ← 硬碟
DEVICEHIGH /L:1,36736 =C:\DOS\DEVICE\ASPICD.SYS /D:NECCD ← 光碟機

    其實 SCSI 硬碟也可以當做 C: 開機硬碟或 D: 使用,但條件是電
腦沒有 IDE 硬碟。如果有 IDE 硬碟會優先從 C: 開始。在只有兩部 SCSI
硬碟的情形下,只要靠 SCSI 介面卡的 BIOS ROM 程式,不必掛任何驅
動程式,就可以直接使用。但若是大於 2 部硬碟,還是得加掛驅動程
式。

    SCSI 硬碟的用法和 IDE 硬碟完全一樣,只是不必設定 CMOS 型號
。如果 SCSI 硬碟當做 C: 或 D: 使用時,必須把 CMOS 型號設為 Not
Installed(未安裝 IDE 硬碟的意思),然後做 FDISK 和 FORMAT 就
可以使用了。

    要提醒您的是,無論是使用 AT-Bus、IDE、SCSI 的光碟機,最後
都必須在 AUTOEXEC.BAT 檔加掛 MS-DOS 提供的 MSCDEX 光碟機控制程
式:

LH C:\DOS\MSCDEX /L:G /D:NECCD

蘇言霖 2013/09/14 0 3325
Comments
Order by: 
Per page: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Rate
0 votes
Post info
蘇言霖
「超級懶貓級」社群網站站長
2013/09/14 (3849 days ago)
Actions